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村居祠陵 更多

古宅村居

宗祠祖堂

陵园古墓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居祠陵 > 古宅村居 > 内容 

昔日繁华俱是梦,唯有书香留后世——宾阳蔡氏书香古宅

来源:广西龙行天下  发布时间:2022/9/26

   蔡氏书香古宅位于广西宾阳县古辣镇蔡村,是保存得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堪为中国岭南古建瑰宝。来过蔡家古宅的人,无不被这座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的气派所吸引,为古宅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惊叹不已!


   古宅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逾500年,现存的大多是清代建筑。古宅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189间,整个蔡氏古宅由蔡氏书院、蔡氏古宅群(包括“旧屋”和“新屋”)和小金洋楼等几部分组成,其规模之大、其势之弘,建筑艺术之精,今人叹为观止!

   古宅极具岭南特色,设有婚房,嫁房,食堂,书院,大门前有大型饮马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宅中还有西洋特色建筑——小金洋楼。作为昔日的大户人家,当地最为显赫的家族,蔡氏古宅体现了蔡家作为官宦世家的庄严与气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性和科学性,是研究清代民居的一个典型之所。

   来到古宅门前,有一个称为饮马池的池塘,是蔡家过去洗马、饮马的地方。饮马池水面宽广,波光涟涟,在晚霞的映衬下美丽非常。传说以前这个池塘中有一块龙骨石,凡在这个池塘中养大的鱼,在鱼尾两侧会被龙骨石各打上一个吉祥的金钱印,若有人偷塘里的鱼去集市上卖,很容易就会被认出来。

   在古宅入口的旁有一个书院,叫蔡氏书院,是蔡氏家族设立的私塾。在这里,蔡氏子弟接受极其严格的训导。


这是蔡氏书院里的受戒处。据传,当有子弟在私塾里学习不认真,就会被先生带到受戒处用戒尺敲打手掌,以作惩罚,再用朱丹圈其眼眶,让其“赤眼”回家无颜面见爷娘。


   蔡氏古宅发扬光大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当时蔡家有一个叫蔡天泽的勤奋好学,鱼跃龙门就读于国子监,这是蔡氏家族的第一个太学生。后来蔡天泽的孙子蔡士瞻秉承家训,发奋读书,被赐赠为正五品奉政大夫。蔡士瞻的儿子蔡光宗、蔡光烈均为太学生,亦赐赠奉政大夫,蔡光烈还被封为“文林郎”,官至知县。蔡光烈的儿子蔡凌霄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乡试第四名中举,从此步入仕途,历任广东定安、澄海、英德、揭阳等县知县。蔡光烈的孙子蔡钦孔,更是将祖业推向极盛,蔡钦孔的儿子蔡灏也成为民国年间宾阳大名人。据史料,蔡灏在抗战时期曾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总办公厅副主任,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后历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北平行辕中将参议等职。


   蔡氏书香古宅分的“老屋”和“新屋”部分,有三座主要建筑群,分别是太学第、大夫第和蔡府新第。这三处建筑群均为三进式青砖瓦房,占地约5000平方米,大小房屋100多间。每座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均分为正厅、二厅、三厅。正厅最高,二、三厅次第降低,突出正殿至高无上的地位。各厅之间在左右有首廊连接,中间有天井,成“四水归堂”建筑格局,体现了“四方聚财”的民间建筑理念。外围四面包廊绕护,形成抱护之势,包廊后方两角均设高高的炮楼,整个建筑格局显露出蔡氏古宅的气派,庭院深深。

   院内地面用料考究,由大青石或青砖铺就,主、副道的铺设等级分明。房屋雕梁画栋、飞檐走檩,门窗饰有"福禄寿"等篆文图案,前门有山水画及篆文书法,书香世家表露无遗。

   古村门,这是蔡氏古宅的入口向明门,是蔡氏古宅的第一道大门。


   不远处是第二道门,门头上书有“太学第”三个字,字样苍劲有力、铁骨松风。蔡家先后有8名子弟成为国子监的太学生,故名“太学第”。

   进入第二道门后是一条窄窄的巷子通道,巷道铺砌得很整齐,也很干净。走过巷子后就是蔡氏古宅的核心建筑群——“大夫弟”和“蔡府新弟”。行走于府第间,回廊幽长,石板青青,小巷窄窄,透露出的是古朴、大气,犹如水墨丹青,让人沉醉于此。

   这是一个叫做洋房院子,看起来像个四合院。建于民国后期,按原规划是要建成高层建筑的,但由于受时局影响,只建了一层便草草封顶停工。

   古旧的院墙,青砖碧瓦,显出历史的沧桑,怀古悠长。而大门上高挂的红灯笼和门联,却又显示着新鲜的气息,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蔡氏古宅的第二座建筑群“大夫第”。蔡家先后有数人被赐为奉政大夫。这个大院的左侧有一个会客厅,虽显破旧,隐约中依然显示出当年的豪华。

   房屋顶上有鸟兽形的檐角,屋内雕梁画栋,门上绘有山水壁画,配上篆文书法楹联,书香门第之风悠然。

   古宅的建设者匠心独运,大院里的排水沟被设为暗沟,全部暗埋在地下,墙角处的泄水口为金钱状孔眼,叫做金钱水沟。

   墙上的窗花古色古香,精美异常。梁上的雕刻工夫更是一流!

   屋檐横梁有火烧过的痕迹。据当地人讲,当年太平天国军队打到蔡村时,族人已全部转移,太平天国军队迁怒于得不到粮食而放火烧屋。

   古宅群内有一眼古井叫福寿泉,当时我觉得水井有什么好拍摄的,就没有摄照片。井旁立有两块石碑,一块是画《蔡家才俊汲泉图》,另一块刻有一首《题本家古井》诗。诗云:泉古源清盈生意,钟灵毓秀哺俊才。千秋万代流不断,汩汩滔滔福寿来。古井现在还能出水,水质清澈,据说蔡村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这是伙房和酿酒房。蔡家当年有一百多人用膳,单火夫就有十多人。

   坐月房是产妇坐月子期间洗澡、洗衣服的专用房,按照当地旧俗,孕妇、产妇不能串门,产妇不能到公开场所活动、哺乳,所换衣服要单独到避人处洗晒,否则被认为有伤风化。

   看过了伙房和酿酒房后,就来到了蔡氏新第。新屋的建筑,非常注重对称艺术,屋宅规整、庄严与威武。地面用青砖铺就,屋上雕梁画栋,门窗饰以“福禄寿”等篆文图案,前门亦有山水画及篆文书法,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新屋外的地上,放置着一些形状大小不一的石墩,这是以前蔡家人用来习武练功用的。要举起这些石墩,要有相当的功力才行,多试提了一下,丝文不动。

   蔡氏书香古宅中有一栋三层砖木结构的洋楼,建于民国年间,叫做小金洋楼,曾是当时宾阳第一楼,可惜该楼支撑楼层的檩条因白蚊所蚀,已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拆卸,现在只剩下几垛断垣残壁。

   小金洋楼是一幢中西合壁的小洋楼,大量运用欧式或圆拱式建筑结构,大量使用进口彩色地砖和彩色玻璃,墙体使用水磨石米,尽显豪华与气派。

   蔡氏古宅的炮楼是护村的瞭望和防卫岗哨,设有瞭望口和枪眼,一切动静尽收眼底。蔡氏古宅共有三座炮楼,鼎足而立。

   蔡氏书香古宅现已辟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到此访古寻幽。望这座保护得当的书香大宅,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存……

·上一篇:蔡氏古宅:氤氲书香中的岭南建筑.. ·下一篇:蔡氏古民居——半部官桥史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