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古宅位于宾阳县古辣镇境内,算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岭南古建筑的瑰宝。
在壮阔恢弘的中国古建筑画卷中,岭南建筑是璀璨的一笔。博各家所长,又自成一派,岭南建筑因地制宜、布局开阔,兼具传统风格和民俗色彩。广西南宁市的宾阳蔡氏古宅建筑群便是这灿烂遗产中的一粒明珠,历经数百年历史风尘,仍不减光辉。

青垣接碧瓦,古泉映绿荫,隐在广西宾阳县古辣镇蔡氏古村落中的蔡氏书香古宅独享一份幽静,令人向往。
蔡氏书香古宅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其后曾毁于兵火。现存的古宅最早由清朝举人蔡凌霄重修,虽历经百年风雨,却依旧保存完好。古宅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89多间。
走进蔡氏古宅,游人无不被其精巧的建筑格局和建筑艺术所折服,难怪有人称之为广西的“乔家大院”。
蔡氏书香古宅由三大古宅群组成,三处建筑群均为三进式青砖瓦屋,以青灰色坡屋顶、白墙为主基调,简洁淡雅。主体建筑分为正厅、二厅、三厅,各厅之间左右均有首廊相连,中有天井,形成“四水归堂”的建筑格局。每逢天降甘霖,雨水便顺着四边屋顶流下,汇聚于天井,并通过墙角处的金钱状孔眼流入地下的排水沟,民间称为“四方聚财”,有升官发财的好寓意。
古宅依照修建年份,分为“老屋”和“新屋”。“新屋”始建于清末民初,严整的对称艺术尤为突出,体现出屋宇的庄严气派。屋内雕梁画栋、飞檐走檩,门窗饰以“福禄寿”等篆文图案,前门亦有山水画及篆文书法,是清代民居的典型。
古朴的楼门里,一栋西洋建筑“小金洋楼”掩映在残壁红梅中,与其余的古典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小金洋楼为民国初年蔡钦孔建造,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方正结构,又大量运用西洋圆拱建筑艺术。圆拱窗户镶嵌的彩色玻璃呈放射状,墙体的水磨石米和西洋进口的彩色地砖尽显豪奢。这种中西合璧、不拘一格的建筑风格,也恰是岭南建筑的独特之处。
除了造型美观,蔡氏古宅还兼具军事防御功能。大院四周设有三处炮楼,古宅外围墙采用特制的三合土(黄泥、石灰、粘糖等搅拌而成)夯筑而成,每隔一段距离开有枪眼,这样的建筑固若金汤、易守难攻,能保护族人免受敌人侵扰。
蔡氏古宅建筑群以蔡氏书院最为出名,书院由大讲堂、小讲堂、受戒处等构成,古旧的建筑中至今仍透溢出氤氲书香,折射出书香世家的昔日辉煌。蔡家尊尚儒学,子弟们在家族中接受极其严格、近乎残酷的私塾教育。
“棍棒打出聪明仔。”在蔡氏学堂里,子弟如有不认真读书,背不出先生要求背诵的篇章者,就会被先生领到受戒处,用戒尺敲打手掌,以作体罚,并用朱丹圈其眼眶,让其“赤眼”回家见爷娘,重回学堂面壁思过后,方可洗掉圈眼的朱丹。
因为这样严格的教育,在明清两代时,蔡家竟有八名就读于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太学生。此后蔡氏家族更是代有才人出,成了闻名遐迩的书香门第。据记载,蔡氏家族考上大学的人数至今已达200多人。
蔡氏书香古宅屹立百年不倒,历史的烟尘扬扬落落,却未曾减损它半分魅力。2008年12月,蔡氏书香古宅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成为国家3A级景区,其珍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更留待后人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