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历史渊源 更多

蔡氏渊源

考析论坛

蔡国沉钩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渊源 > 蔡国沉钩 > 内容 

蔡国纪事本末(3)

作者:尚景熙 尚伟 尚丹凤  发布时间:2016/6/19

   蔡伯荒、蔡宫侯、蔡厉侯与蔡武侯时在公元前约1020年至公元前837年。在这个时期,包括西周的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8个天王,计约184年。

 据《管蔡世家》:“蔡仲卒,子蔡伯荒立。蔡伯荒卒,子宫侯立。宫侯卒,子厉侯立。厉侯卒,子武侯立。武侯之时,周厉王失国,奔彘,共和行政,诸侯多叛周。”

   蔡仲受封,未明爵位,从其子蔡伯荒,可知蔡仲受封时蔡国为伯爵。其子袭封,称蔡伯荒。蔡,国名;伯,爵位;荒为名。春秋时期,此例甚多,如郑伯突,郑为国名,伯为爵位,突为国君名;楚子围,楚为国名,子为爵位,围为国君名;晋侯黑臀,晋为国名,侯为爵位,黑臀为国君名;宋公鲍,宋为国名,公为爵位,鲍为国君名。蔡国至蔡宫侯时始晋升为侯爵。

   《吕氏春秋·音初》有这样一段记载:

   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

   荆即楚国。王右,即周昭王的车右边保卫天王的武士。梁即舟。抎即坠。振即救。

   译文:周昭王亲自将兵征伐楚国,辛余靡身长多力,充当昭王的乘车右边的保卫人员。伐楚回归的时候涉渡汉江,船坏了,昭王与蔡公均坠入汉江。辛余靡拯救昭王到达汉江北岸,返回又救了蔡公。

   这件事也记载在《帝王世纪》里。《帝王世纪》说周昭王时德衰,向南征讨,济渡汉江,划船的人厌恶周昭王,将用胶粘制的船让周昭王坐。船行至中流,胶化,船解体了。周昭王和祭公俱沉于水中死去。周昭王的车右辛游靡长臂多力,游到水中获得昭王的尸体。

   祭公即蔡公,蔡、祭古通用。上面两段记载,在情节上和人名上虽有矛盾,但是蔡公陪同周昭王伐楚,与昭王同船济汉的记载是一致的。蔡公既然同周昭王伐楚,同舟共济,蔡国必然出兵。据《竹书纪年》:“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十九年”“丧六师于汉”。可知这次战争共经历4年,即由公元前980年至公元前977年(按《夏商周年表》推算)。从“涉汉”与“丧六师于汉”,可知周王室的“王师”,先是进攻,渡过汉水与楚军交战,最后失败,在渡汉水时,六师丧没。周王室六师丧没,蔡国的军队也一定受到很大损失。

   与周昭王同舟济汉的这位蔡公,窃以为即蔡伯荒。按《周本纪》,从周成王至周厉王共计9位国君,即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据《夏商周年表》,这段时间是从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841年,共计201年。在这201年中,蔡国只有5位国君:蔡仲、蔡伯荒、蔡宫侯、蔡厉侯、蔡武侯。每个国君平均每人在位40余年,原则上都是长寿和在位时间很长的。从周成王即位至周昭王没于汉,共计65年,从时间上看,与周昭王同时没于汉的蔡公,应即蔡伯荒。由于蔡伯荒忠于王室,又为王室出兵征楚,死难,所以至蔡宫侯时升为侯爵。前文已言,蔡伯荒为伯爵,为什么称蔡公呢?春秋时期,爵位低的国君的谥号也可称公。如郑伯寤谥号为郑庄公,秦伯任好谥号为秦穆公,晋侯重耳谥号为晋文公。

   按以上推断,蔡宫侯、蔡励侯时期应该相当于西周王室的周穆王时期。周穆王50岁即天子位,立55年而崩。即从公元前976年至公元前922年。在这个期间,发生一件与蔡国有关的事情,即徐偃王“通沟陈蔡之间”。《太平御览·地部》引《博物志》曰:

   徐偃王治其国,仁义著闻,欲周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得朱弓朱矣。

   上国:杜预注“上国,诸夏。”(见《左传》成公七年注)诸夏即中原的诸侯国。古代西方为上,东方为下,徐国在中原东面,故称中原诸侯为“上国”。

   徐偃王是徐国国君。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徐国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洪泽湖西侧的淮河北岸。徐偃王通沟陈蔡之间,应是从淮河西上,经今颖河至陈,经今汝河至蔡。为了顺利通航,将淮河、颍河、汝河的某些部分重新疏通也有可能,决非从徐国千里迢迢新开一条沟渠至陈蔡。

   由于徐偃王推行仁义政治,诸侯归顺,直接威胁着周穆王政权,正在西方游玩的周穆王,日行千里,急忙回归进行征讨。《括地志》曰:

   昔周穆王巡狩,诸侯共尊偃王。穆王闻之,令造父御,乘腰褭之马,日行千里,自还讨之。

   巡狩即天子离开国都巡行境内,这里指周穆王到西方游玩。造父,御马能手。腰褭,千里马名。周穆王听说诸侯共同尊崇徐偃王,急令造父御车,用千里马驾车,亲自回归征讨,结果消灭徐偃王。

   徐偃王虽然被消灭了,但是,从其“欲周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可见对陈蔡二国是很景仰的,并且势力已经发展到这里。

   蔡武侯时期,西周王室已是晚期。周厉王“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周本纪》)。召公谏诤,厉王不听,反使卫巫监视国人活动,禁止国人谈论国家政事,违者杀戮。国人不能忍受了,便群起袭击周厉王。周厉王惊惶失措,狼狈地渡过黄河,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周厉王逃走,朝中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周本纪》)。这个时期,戎人内侵,诸侯多叛周。蔡武侯就处在这个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

   蔡夷侯与蔡釐侯时在公元前837年至公元前770年,西周共和政治结束,继之为周宣王、周幽王共和政治经过14年,即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828年。蔡武侯卒于共和政治的第四年,即公元前838年。蔡武侯卒,子夷侯立。蔡夷侯十一年(公元前827年),群臣拥立厉王子太子静为王,是为周宣王。周宣王励精图治,“修政,法文、武、成、康之贵风,诸侯复宗周”(《周本纪》)。这段历史,人称“宣王中兴”,实际是西周王朝的回光返照,到了周幽王的时候,西周就被犬戎灭亡了。

   从周宣王即位(公元前827年),到周幽王亡国(公元前771年),共计57年,蔡国的国君是蔡夷侯、蔡釐侯。据《管蔡世家》记载,蔡夷侯在位28年,“卒,子釐侯所事立。釐侯三十九年,周幽王为戎所杀,周室卑而东徙。”周王室东徙,即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因为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历史上称东周。东周时期,周王室失去了控制四方诸侯的能力,进入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时期。从此,蔡国也卷入了大动乱的旋涡。

   蔡共侯、蔡戴侯与蔡宣侯共侯、戴侯、宣侯正当周平王在位的东周初期,是蔡国国力最强和在诸侯国间最活跃的时期。

   据《管蔡世家》,蔡釐侯四十八年“卒,子共侯兴立。共侯二年卒,子戴侯立。戴侯十年卒,子宣侯措父立。宣侯二十八年,鲁隐公初立。”

   蔡釐侯、蔡共侯、蔡戴侯、蔡宣侯与周王室、公元对照年表如下:

   蔡釐侯 周宣王十九年~ 公元前809年~(在位四十八年) 周平王九年 公元前762年

   蔡共侯 周平王十年~ 公元前761年~(在位二年) 周平王十一年 公元前760年

   蔡戴侯 周平王十二年~ 公元前759年~(在位十年) 周平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750年

   蔡宣侯 周平王二十二年~ 公元前749年~(在位三十五年) 周桓王五年 公元前715年鲁隐公是鲁国的国君。鲁隐公元年是鲁国史书《春秋》的开始。时年为周平王四十九年,

   蔡宣侯二十八年,公元前722年。从此,春秋时期开始。(待续)

·上一篇:蔡国纪事本末(2) ·下一篇:蔡国与上蔡的由来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