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纪昭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泮洋村人,生于1953年9月。因为他从小就爱书,爱读书,成年之后又能影响别人读书,在家人的协作下,致力于报道勤奋好学、扶贫济困、乐于助人、忠于职守、搏弋艺海、民俗风尚、历史人文、自然景光等人物风情,所以,他家终于荣获第十一届广东省“优秀书香家庭”的称号。
▲接受今日潮州的采访:听曾楚南专家的学术讲座之后的感想
一、家风熏陶,自幼爱书
“栽桃育李,记善昭良”
是原林业部副部长蔡延松先生为蔡纪昭老师个人文集《奇葩迭秀》所作的题词。题词的前四字是对蔡纪昭老师的职业肯定,后四字则是对其发挥专长、热心公益、投身社会的概括与评价,言简意赅——引自许崇益先生抒写我的一篇文章的开头语。
蔡纪昭从小就受其家庭的良好的熏陶。他的长辈经常给幼小的他讲述《蔡襄公造桥》、《夸父追日》、《韩信受辱》、《卧薪尝胆》等等的故事,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作用。他读小学5年级时就碰到文化大革命,尽管那时的学校教育很不正常,很多学生的学业都荒废了,但对他的影响不太大,因为他爱书,更爱读书,那些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鼓励他自强不息、自学自救。一张包装的废报纸、书页都要留下来认真学习,如获至宝地收藏,反复地诵读以至背诵,有时是包装煮熟的海鱼,的确太腥太腻太脏了,也要洗干净之后再看。老师、同学家里的书,能借到的就借,能抄的就抄。村里人知道他喜欢读书,并且读得认真,为人又老实,乐于助人,所以,很多不识字的乡亲,在他读5年级之后就常来找他读信写信,看说明书,写寻物启事,写借条,写申请书等等。
▲接受汕头电视台的采访:讲述潮汕抗日独十九旅、186师英勇杀敌的故事
上中学时,他的父母身体得了慢性病,几近送失劳动力。他14虚岁那年就开始成为一个6、7口之家的顶梁柱。生产队下达的劳动任务,他利用早午晚及休息日完成,夜里挑灯勤读。交不起学杂费,买不起书簿文具,就开垦边角地种植地瓜,丝瓜,南瓜,养鸡鸭鹅,摸螺捕鱼卖钱,一直坚持走完中学读书路。
▲接受汕头电视台的采访:讲述古驿道的故事
二、教书育人,率先垂范
文化大革命时,高考停止了,他的大学梦破灭了。1972年,他高中毕业之后,深得村干部、乡亲们的关爱、培养,安排在泮洋小学(当时附设初中班)当教师(小学、初中的课程都有兼任)。从此,他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读书。1978年,他参加高考上了最低分数线,但是落第了,是书,鼓励他振作起来,继续拼搏。1979年,他以中学教师的身份考上了中文大专函授班,1982年,毕业了,开始创作了。不久,他的创作就有了收获,公开课,演讲,征文屡屡获奖。1987年,他参加全国民间故事征集工作,他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骑牛将军》入编《全国民间故事总集》;接着,他被聘请为《潮州日报》首批通讯员,他与蔡忠合写的新闻报道《田园奇葩迭秀——潮州市文化长廊凤塘书画展透视》荣获国家地级市新闻三等奖。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用30年的业余时间,钻研了世界300多年来悬而未决及后来毕尔提出更复杂、难度更高的数学大难题。他简直到了痴迷状况,吃饭时在想,睡觉时在想,下课时在想,走路时在想,骑车时在想,劳动时在想,与人谈话时在想,病倒了还在想……苦功不负有心人,他用心血写成的论文——《关于费尔马大定理和毕尔猜想的证明》终于在贵州省安顺学院学报发表。他所采用的证明方法,引用的论据、数学公式完全没有超越费尔马时代的数学水平,吻其所求。接着,他把国际上几千年来仅能推理到的8个可以经过整除判别法判别的数一下子推理到所有两位数,个别还可推理到更多的数位,成为庞大数群,为古老的数论注上了新鲜的血液,为数论的故乡——中国,献上了绮丽芬芳红玫瑰。其论文《整除判别法的推理与应用》(与女儿蔡东娃合作)在山东省《菏泽学院学报》、《科学中国人十年优秀论文选》发表并获奖;在教育科学上,在考古学上,在生物科学上,在地方历史文化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先后在省部级刊物以上发表了《破解船棺葬之谜》、《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自制力》等十多篇论文,并获得市级以上论文一二三等奖;采写过大量人物、市内文艺界大型事件、县级教学大型活动、国内名胜风景、潮汕民俗风情等报道,2011年出版了个人专辑《奇葩迭秀》。2005年之后,他先后参编《凤塘闻见录》、《凤塘镇志(1986——2005)》、《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集》等10多部书,执行主编《蔡氏永盛公族谱》等4本族谱,鼓励并协助多位朋友出版文集。《足迹》、《潮俗花絮》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为其撰写序言,选择材料、修改文稿,排版,策划等,还为市内外多座宗祠、公厅、宫庙、公共场所、学校、楼亭牌坊撰写碑文,为各地文友解读志类古文,向学生推荐适合其个人的书,把家里的藏书分享给需要的人。所有这些,都是他对学生的一种最好的培养方法,教育效果真是事半功倍。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培养了10多位文学青年,利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解开了很多人的心结,治疗了不少人的心病,挽救了几综频临解散的婚姻、家庭,指导青年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管理上的“奇难杂症”;多年来,他还资助过几十位贫穷学子。
▲潮州电视台为他所做的专题采访——攻克费尔马大命题
为更好地学习交流,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他先后加入潮安县文学工作者协会,潮安县民间艺术工作者协会,潮州市作家协会等文学团体。为弘扬正气笔耕不缀。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前夕,为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记者、学者提供抗战资料、带路深入当年战场、寻找抗战知情人。
▲潮安电视台为他所做的专题采访——中国梦,我的梦
三、退而不休、书情伴老
2013年4月,蔡纪昭退休在即,还毫不推辞地参加凤塘镇教育创强资料编写、整理工作,一直忙到2014年5月完成为止。退休后,家乡学校因有一位老师请长假,还去代课。2014年11月,潮安区申报“中央苏区县”工作启动,他被聘为特邀顾问;潮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成立,他被聘请为特约研究员;今年5月,《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调查》工作开始,他被凤塘镇政府叫去搞这项工作,8月《潮州市潮安区历史建筑普查》工作也开始。这两项工作,他都负责采访、调查、拍照、挖掘、考证、编辑、撰写、输入电脑、收发文件。他经常是风里来雨里去,顶酷暑之后还将冒严寒。午饭经常要延迟,有时要到下午1、2点才能吃饭。每天工作不少于10小时。这些工作至少要两年才能完成。面对历史资料贫缺、不少人对此无兴趣,在采访时还有可能遭到抗绝、回避、抵制、嘲笑,其艰巨性繁杂性屈辱感可想而知,尤其是对他这个瘦弱的老头儿,很多人都劝他辞掉,不要作茧自缚,好好地欢度晚年,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老教师,他认为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发挥余热,起先锋模范作用。因此,他坚定地走下去了。
▲参加《上东埔蔡氏族谱》发行仪式与族谱主编、领导合影
四、书香盈门,引誉不醉
蔡纪昭的父母亲喜欢看书看报,听、唱潮州歌册,听、讲故事,深深地影响着他。他则影响着妻儿。他们也都喜欢读书。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福尔摩斯探案集》、《十万个为什么》等都是他们喜欢读的书。他们通力合作,共同探讨学习上的问题,完成每一项文学工作,写好每一篇文稿,蔡纪昭出版的《奇葩迭秀》,实际是他的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晶。他们定订了《家庭》杂志、《儒林门第》、《蔡氏宗刊》、《韩江》、《潮州》、《潮州日报》等书刊,还有不少赠送书刊,他们都每期必读,并能互相交流,谈心得、谈收获。蔡纪昭的妻子虽然知识不多,但也喜欢学习,特别是愿作配角,为丈夫和儿女读书创造好条件。特别是在《奇葩迭秀》出版之前的校稿,选材,排版时,她和丈夫以及儿女一样,一丝不苟,废寝忘食,奋战一年,使《奇葩迭秀》顺利出版。
▲采访凤塘镇历史人文时的镜头
纪昭的儿子炜原大专毕业后,自办东艺广告设计室,从事广告、商标、包装、出版设计、策划。另方面,炜原也很喜欢文学,学生年代就有多篇文章发表、获奖。他加入湘桥区作家协会,以利于更加努力地学习,创作。媳妇郑素钿在协助儿子的工作之余,也争分夺秒,手不释卷,以读书为乐、为荣。女儿东娃大本毕业之后,拾起她的父亲的衣钵,从事教育工作,现在凤塘中学当数学老师。她的业余时间也是喜欢读书,喜欢文学,喜欢创作,是潮安区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活跃在文艺线上,多次代表学校表演曲艺节目。
▲参加《上东埔蔡氏族谱》发行仪式与族谱主编、领导合影
随着他工作效益的显现,修心养性等方面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培育人才方面的桃芳李艳,他的事迹在媒体上也有很多报道,潮州电视台、潮安电视台、《揭阳日报》从不同时期不同视角做过他个人专访报道,个人业绩也频频载入各级志书。
今年8月1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妇联、广东家庭文化研究会共同发布网络投票,决定第十一届广东省“十大优秀书香之家”花落谁家的活动,时间是8月17日16:00—22日18:00。在这5天里,蔡纪昭在微信上的票数总是遥遥领先,因为,他的朋友的确太多了,他认真读书、竭力用书的事迹太感人了!
▲参加潮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时的合影
他家终于荣获“第十一届广东省优秀书香家庭”称号。
黄石先生集众位文友赞许蔡纪昭的诗文,浓缩成冠名联:“纪道传经,栽李育桃挑日月,广群艺,全百科,满腹丝伦,博古知今称巨典,人中君子难寻,逸竹冰梅,出水青莲香馥馥,一副菩提心,扶危济困,倾尽平生凡力,无怨悔;昭仁载德,培兰植桂写春秋,谙四书,精易谶,穷通数理,推玄探秘辨幽微,相里天机妙断,仙风神韵,韬光白玉润莹莹,卅年信马志,薄利淡名,膺扬善举俊才,有鸿篇。”这联虽然有夸大的成份,但是也有几分真实的写照,可从侧面获知他对职业的操守、爱校如家、视生如子、学识广博、心存善念、探究有成以及辅助他人,影响他人的状况,也在时时刻刻地鞭策他不断努力,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