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园丁育芳树,森深叶茂结硕果。多才多艺人生意,古稀逾五逍遥过。古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起江西龙南杨村的蔡屋能人,下连塘森茂几乎妇孺皆知,远近闻名。
遥想当年,青春勃发的森茂,无忧无虑,快活林里亠神仙。在他的人生词典里找不到“愁”字,都是“乐”字。什么乐观、快乐呀,他就是个乐天派。他的人生经历有点传奇,似水年华,如歌岁月。挨琴唱竹吹喇叭,耕田种土搞副业,车衫剃头做木匠,涉足开店做生意,还误打误闯当上了人人羡慕的民办(代课)教书匠。幸逢党的好政策,2010年光荣退休,可安享晚年。他早些年生活清苦,但他以苦为乐,和几个爱好文艺的后生,自愿组成颇具乡土气息文宣小队,劳作之余吹拉弹唱,舞之蹈之,还义务到公社演出,给村民送去欢乐。既繁荣了当地的文化生活,陶冶了性情,又丰富了自身的精神生活。何乐而不为?
功在长久,业贵其专。森茂做剃头匠,也属无心插柳。当年,在小学教书,义务为学生理发,竟然心有灵犀,一学就会。理了学生头,学会一手艺。这一折腾,为他日后开店做买卖兼理发,开辟了另一方天地。他干这行人间头等大事得心应手,几件刀、剪、梳,一张理发椅,一块帮刀布,不走村,不过围。“姜太公钓魚,愿者上钓。”那些一头烦恼丝的人们,只要踏进店门,还来而不剃非“理”也!他给人理发快速又便宜,服务态度一流。尤其小孩进店,除了理发外还可外带买一点零食小口,滿足馋欲。无论远近客人、亲朋故旧进店,买东西也好,理发也罢,喝茶聊天也行,一律笑脸迎送。他干这一行多年,为蔡屋及周边村民剃头,焕发了多少童颜,清新了几多面容,无人知晓。古人曾谓:剃头挑子一头热,身怀技艺的森茂至少有三头热。热爱理发剃头,热心教书育人,热衷商品买卖。别人一手只能捉一魚,他却能捉好几条魚。除开他年轻时玩弄于股掌之上的那些乐器,什么二胡、喇叭、竹箫等,早已离手成了古董外。连他苦心经营多年的理发手艺,随着他年事渐高而不得不放手撂挑。
就此,笔者偶拾几副对联,与诸君及热爱理发行业的森茂共勉。“云鬓理就通身俏,华发妆成滿面春。”“照人照自己,修面亦修身。”饱含人生哲理。“进去乌头学子,出来白面书生。”还有志气高远的“操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功夫。”太平天国年间,京城有家剃头店开张,冯云山送上一副对联“磨励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面试,世间妙手等闲看。”翼王石达开嫌其锋芒太露,便改成“问天下头颅有几,看老夫手段如何?”当年苏东坡被贬海南时,也曾绐一家理发店撰联“虽说亳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他钟爱教书育人15年,无论在黄坑、桥头,还是蔡屋,他都严谨教学,爱生如子。从不打骂、极少体罚学生。备课、批改作业认真负责。为家乡培根育苗,虽没有桃李滿天下,也算硕果滿枝头。我曾在乡小和森茂共事过不长时间,两人亲如兄弟,无话不谈。虽非正式老师,但他一如继往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严格要求自己,很令人尊敬。
兴趣爱好广泛的森茂,为艺、为教、为商,干一行,专一行,一路走来也艰辛不易。人已退休,钱虽不多,但能旱涝保收,他知足了。不当剃头佬了,趁身体尚健,生意还得做。多年来,虽没有做成财源茂盛、生意兴隆的万贯家财,也没有豪宅大院、香车宝马,但银子也没少赚。也算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小康之户。他秉承诚信经营的宗旨,守着这间30余平米、开了40多年的老店,微利也好,平本也罢。店虽小,商品货物品类繁盛,琳琅滿屋,令人目不遐接。来的都是客,可喝茶,也可聊天,一样的迎来送往,热情待客。他身材不高,滿头银发,长相实在太平,但很阳光,论本事却蛮高。他一生为人谦和,处事低调;尊卑有序,长幼有礼,且心胸豁达开朗,从不与人争强好胜。夫妻和顺儿孙孝,老婆孩子热炕头。颇有胜祖林公之厚德遗风。也该他命(名)里多福。三木成林,能不枝繁叶茂?三技在身,能不平家富路?这是他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虽然算不上蔡屋的骄子、时代的宠儿,也不属艺高人胆大。就凭他过人的胆识和才气,多年的艰苦奋斗,敢想敢干,善作善为,造就了他平凡的人生传奇!
古人云: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森茂,一生执掌多业,治业有方,守业有成,且业精于勤。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终于守得云开日朗、花红果丰,这种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