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就有产茶,《神农本草》视茶为解毒药,周朝建国时茶就被列为贡品,在唐朝,茶已成为普通的饮料,而其贡茶则来自四川、江苏、浙江等地约二十余种,福建的茶由于品质不高,故陆羽的《茶经》和裴汶的《茶述》都不载建茶的品种,建茶处于默默无名的地位。至南唐后期才在建安北苑设立御茶园,据《画墁录》记载:“宋太宗时,始命北苑御茶园造龙凤团茶进贡,以区别于庶品”。到真宗咸平年间中,丁谓任福建路转运使,由他督办的龙凤团茶,岁贡四十饼(五斤),此茶质量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因数量少,仅供皇帝饮用,未曾赏赐给大臣和皇亲国戚,他们只闻其名没有见过。这史料说明,丁谓进贡给真宗的龙凤团茶,其质量虽已达到相当高度,但对建茶的生产,没有起过丝毫的作用。
庆历七年(1047)夏,蔡襄任福建路转运使,他认为:福建山多平原少,其中有不少山头经常云雾缭绕,这是种茶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若欲发展建茶的生产,必须提高质量,唯有高质量的茶,才能打开对外地的销路。转运使有督办贡茶的任务,这年秋,蔡襄前往建宁府巡视后就顺路到北苑御茶园,观看制茶的过程,询问制贡茶的开始日期、过去用的原料及所加香料的配方等,他了解清楚后回福州。
次年春,蔡襄前往北苑御茶园督办贡茶,因时间尚早,他到茶垄观看茶芽出生的情况,写有“戢戢抽灵芽”的诗句,这说明蔡襄对灵芽产生了兴趣,经思考,他认为:茶树在越冬前为了抵禦寒冷,必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料,至春天时才生出茶芽,此时茶芽的个体虽小,但其生长的能力极为旺盛,可知其体内含有丰富的生长物质,茶芽才能继续长大至成叶,可惜,过去用于制茶的原料都是成叶,从茶芽长大为成叶,其体内所集聚的生长物质可能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即使还有,估计所剩的不会多,因为成叶不会再长大。假如改用这种生机勃勃的茶芽作原料,因其体内含有丰富的生长物质,而这些生长物质可能正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成份。为了验证自己的设想,蔡襄亲自到茶垄采摘刚生出不久的茶芽,进行小剂量试制,制成后经品尝,证实其质量极优,这是他一举试制成功高质量的新团茶,为了与过去的龙凤团茶相区别,定名为“小龙团”。蔡襄将自己所创新的小龙团茶的原料、制法、所加香料的配方写成一文后,毫无保留地交给北苑御茶园,令他们在自己的监督下依法制造十斤,经其验收、包装、上锁后,派官员带去京师进贡给仁宗。他还指示御茶园官领,今后允许民间茶农来园取经学习,若民间茶厂有创新的精品茶时,御茶园亦应派制茶师前往参观,以便取长补短,希望建茶的质量能得到普遍地提高。
用茶芽作制茶的原料,蔡襄或许不是我国的第一人,但许多贡茶的制法却都是保密的,根本无从了解他们的制法,惟独蔡襄创新的小龙团贡茶是公开的,允许民间茶农来取经学习,因此,此后的文人诗中才出现了茶芽、粟粒芽的诗句,所以,可以说,蔡襄是我国用茶芽作原料而公开的第一个人。由蔡襄创新的小龙团茶,是将我国团茶的质量推向了高峰,使福建的贡茶从中上的水平一跃而成为当时全国最著名的精品茶。后来,仁宗当面称赞蔡襄:“卿所进的上品龙茶,最为精好”。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八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宫人往往镂金花于其上,盖其贵重如此”。
蔡襄创新小龙团贡茶的消息在福建茶区流传后,有的茶农就依法仿造,如建安能仁寺,僧人效法制成“石岩白”精品茶,赠送四饼给蔡襄;有的民间茶农认为,全部改用茶芽作原料,只有贡茶可以,而一般商品茶不可以,原因是成本高,产量小,价钱贵,卖不出去,因此,有的茶农认为:用茶芽作原料可提高质量,在成叶中掺入不同比例的茶芽,既能提高质量,又可分成等级,售出不同的价钱;个别有研究能力的茶农,则从制茶的各个环节寻找毛病,加以改正,仍然也能提高质量。经过福建茶农的各种努力,建茶的质量普遍得到了提高。
仁宗收到蔡襄进贡的小龙团茶后,在南郊致斋时中书枢密各赐一饼,四人分之。蔡襄此后收到福建官员寄赠的小龙团茶,有一部分就转送给在京的友人。这些得到小龙团茶的官员,品尝后,都认为质量极优,并传告其友人或熟人,因而使小龙团茶的名声在京师鹊起和向外地扩散,其他的官员、皇亲国戚、百姓中的富豪等听到消息后,也千方百计拜托在福建为官的亲戚、朋友,设法购买这种精品茶。有的百姓则希望能买到质量较好的建茶,由于京师官民普遍购买等级不同的建茶,因而掀起了饮建茶的热潮。
品茗,是鉴别茶质量优劣的最简便方法,据民间传说:在北宋中期,福建民间品茗的风气很普遍,而在茶区,斗茶也已开始盛行。这里所谓的斗茶,是比赛茶质量高低的方法,据宋人唐庚《斗茶记》:“聚几个人于一室,各出其茶,煮水分别泡制,品评其茶质量的高低,以期进入‘致、清、导、和’的意境”。
皇祐二年(1050)十一月,蔡襄丁父忧期満,被召入京复职,次年,他到达京师后才知,京师已经掀起饮建茶的热潮,朝野上下也开始进行斗茶,为了规范斗茶,蔡襄特地撰了《茶录》一文,进呈仁宗御览,后来刻石公布。蔡襄的《茶录》,其内容虽是吸收福建民间斗茶的经验,但他进行了补充、提高和规范,并首次提出以色、香、味为评比的标准,使斗茶的评比臻至完善,这种评比标准在我国一直沿用至今。
茶以质优和难得为贵,自从小龙团贡茶的名声在京师鹊起而后,因而京师掀起了饮建茶热潮,朝野上下也已开始斗茶,加上《茶录》的宣传,当时就有一些文人写这方面的史料和诗,现录其中的几首诗,以飨读者。
欧阳修《尝北苑新茶呈圣俞》诗,其诗云:“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间击鼓満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乃知此为最灵物,独得天地之英华。终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圆复窊。鄙哉榖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建安太守急寄我,香蒻包里封题钭。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新春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天涯。停匙侧工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可怜俗夫把金锭,猛火炙背如虾蟆。由来真物有真赏,坐逢诗老频咨嗟。须臾共起索酒饮,何异奏《雅》终嗂哇。”
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诗,其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当时采摘未甚盛,或有高士烧竹煮泉为世夸。入山乘露掇嫩嘴,林下不畏虎与蛇,近年建安所出胜,天下贵贱求呀呀。东溪北苑供御余,王家叶家长白芽。造成小饼若带銙,斗浮斗色等夷华。味甘回甘竟日在,不比苦硬令舌窊。与北俗道,只解白土和脂麻。欧阳翰林最别识,品第高下无欹钭。睛明开轩碾雪末,众客共赏皆称嘉。建安太守置书角,青剪包封来海涯。清明才过已到此,正是洛阳人寄花。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石瓶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诗肠久饥不禁力,一啜入肠鸣咿哇。”
京师当时斗茶的情况,范仲淹写一首极为形象的诗,其诗云:“北苑归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以上三诗的内容,足以证明京师当时已掀起了饮建茶的热潮,朝野上下都在进行斗茶,这些情况当然会扩散至其他的城市和地方,他们也起来仿效京师饮建茶和进行斗茶,其结果,则使建茶供不应求,建茶在全国的大畅销,当然会推动建茶生产的大发展。据《东溪试茶录》记载:“自庆历以来,本县茶的生产发展很快,仍然供不应求,当时茶的年产量已达三十多万斤,为北宋初期年产量的六倍以上。在贡茶方面,据《宣和北苑茶录》记载:“贡茶的新品种正在不断地试制成功,仅福建路的贡茶,从过去的三种增加至四十一种,其中以“万春银针”、“龙团胜雪”和“瑞云翔龙”最为著名”。
蔡襄是一位关心民瘼的好官,为了提高建茶的质量,他到北苑御茶园督办贡茶时,就亲自改用茶芽为原料进行试制,一举制成高质量的新团茶,其创新给御茶园制茶师和民间茶农起着示范的作用,促使他们也起来仿效,或且自己再创新,这不仅使贡茶在不长的时间内创新出三十几个新品种,而且使建茶的质量普遍得到了提高,因而使建安县茶生产的长期大发展。据民间传说:建安县“摘山之夫,十倍于耕者。”这二句话说明,建安县由于茶生产的大发展,带动了当地生产结构的改变,即过去以生产粮食为主,茶为副的结构,现在被颠倒过来了,变成以生产茶为主,粮食为副的新结构。
榜样是很有吸引力的,自从建安县茶生产的长期大发展,给当地的劳动者带来了经济收入的增加,用于改善生活水平,这当然会使其他山区的百姓羡慕,也起来仿效,他们向建安县茶农学习茶树的栽培、管理、采摘和制造的经验等,此后,闽北很多山区的百姓都在从事茶的生产。
福建茶区的百姓饮水思源,他们尊崇蔡襄为本省制茶的先贤,并刻像纪念!笔者认为:蔡襄对建茶生产发展的贡献,虽不是直接的,但其功在于亲自创新,起着示范的作用,因而带动建茶质量的普遍提高,因此,他的此种荣誉,确是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