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发布蔡氏信息

      传递蔡氏情怀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原蔡家村(东胜村)慈善联..  · 东莞蔡屋举行迎春围餐团圆宴  · 江西省永修县滩溪镇滩溪蔡斌公蔡氏宗祠举行圆..  · 湖南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开展新春拓印活动  · 福建省柯蔡宗亲总会祭祖、2024年年会暨表彰大..  · 广东湛江蔡氏宗亲总会举行辞旧迎新晚宴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蔡氏宗亲会成立  · 福建南安柯蔡氏源流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监事会..  · 广东省增城黄猄冚蔡氏宗祠暨贵台蔡公祠堂重光..  · 《爱我蔡家》歌曲首发仪式在广东惠州举行  
文化天地 更多

典故传说

蔡氏文化

谱牒文化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天地 > 谱牒文化 > 内容 

如何提高族人对家谱的兴趣?

来源:大儒谱社  发布时间:2021/4/12

   家谱的续修工作,其实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也需要付出一定财力的事情,但作为对中华古老文明的一种传承,从事家谱的续修,也称得上是一项功德了。

   只是,参与续修家谱的人,大多是年长的族人,年轻人主动参与的却非常少,而且,完成后的家谱,很多族人也没有认真阅读,甚至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

   这样的情况往往令编修组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长此以往,更会影响到下一代人对族谱续修的积极性,那么,百年之后呢?家谱的历史也许就会因此断绝。

   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提升族人对家谱的兴趣呢?

   在旧社会,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于自己姓氏的文化知之甚少,更多的是为了生计而忙碌,并没有多余的闲暇来追溯祖源。

   加上信息的闭塞,即使有这样的意识,在续修谱的时候,也没有很好的渠道去收集到自家姓氏的相关资料。所以导致最后编修的家谱,往往直接成为了记录族人名字的姓名簿,而没有任何的文化体现。

   而现在,互联网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平台,来收集到关于我们自己姓氏的各种信息资源,可以将自己家族的姓氏来源等能够追溯根源的内容,放在族谱中,从而为下一代普及这一段历史文化。

   家谱,所承担的,不仅仅只是记录下族人的名字和生平,更是姓氏文化的宣传窗口,不仅是传统的文化,还可以融入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展现当代的人文风采。

   这些新元素,能让年轻人了解到自己姓氏的源流,知道自己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先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说不定也就因此对家谱文化渐渐产生起兴趣。

   也正是因为互联网平台,使得信息化爆棚,网上关于姓氏的知识,浩如烟海,有些资料更是真假难辨,这会对我们收集资料带来不少困扰。

   家谱的编续,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需要严肃对待,不能随便拼凑了事。所以,今天为大家推荐几本关于姓氏起源的权威资料:

   《潜夫论》、《世本》、《古今姓氏书辨证》、《氏族略》、《元和姓纂》、《通志》、《氏族志》。

   大家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可以多参考几本书,相互比较阅读,分清楚哪些是传说,哪些是事实。同一个姓氏在某个时期的演化可能会有多种说法,只有从各类古籍中查漏补缺,这样整理出来的资料才更有信服力。

   讲完姓氏的起源,接下来就是自己所在的支系的源流了。

   我们自己所在的支系,如果说之前的老谱上面有所记载,当然最好,可以根据这些记载,挖掘到对应的郡望、堂号、宗祠、支系始祖等内容,这样族谱的内容也更加完整。

   有了这些资料的填充,在阅读家谱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从我们姓氏的起源,到姓氏的始祖,再到先祖创建的郡望、堂号、宗祠,然后再到所属支系的先祖。这样顺下来,就能给我们展现出了较为完整的姓氏发展、族群兴衰和繁衍生息的过程。

   除了这些历史文化的资料,我们还需要收录一些近现代的内容了。比如近现代家族族人的合影、老照片、族中近现代名人语录、来往信件等等,以增加在世的族人的亲近感,让大家真切地感觉到“这本家谱是与我有关系的”

·上一篇:修编族谱必须知道的五大禁忌,否.. ·下一篇:家谱为什么30年一修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联系网站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部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