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称帝意图暴露后,舆论一片哗然。1915年12月25日,秘密潜回云南的蔡锷联名通电各省,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袁。随即,蔡锷、李烈钧和唐继尧分任护国军第一、二、三军总司令,从四川、贵州、广西三路出兵,掀开护国战争序幕。
1916年1月16日,蔡锷带领的第一军3130人从昆明正式出发,分三路进攻四川南部的叙府、泸州和綦江。第一军是蔡锷的旧部,不仅兵力少,军饷不足两月,弹药配给仅够一个月。当时,蔡锷身患重病,不得不抱病作战。出发之前,蔡锷的致辞悲壮无比:“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
他要反抗的对象,是拥有数十万北洋军队的袁世凯。强弱之势,人人皆知。之前的二次革命,******几乎拥有南方半壁江山,三个月不到就全面失败。可以说,一开始蔡锷领导的护国战争就处于螳螂挡车的绝对劣势。
然而,世间之事并非简单的实力对比。因为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护国运动师出有名,最初,护国军所向披靡。一路上,川军仅象征性抵抗就弃城而去。袁世凯久经战阵,并不慌张。他派出三路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奔袭过来
第一、二路军由曹锟统率。吴佩孚和冯玉祥入川进攻蔡锷,马继增入湘进攻云南的护国军大本营。第三路由龙觐光带领,从广东借道广西,夹击云南。
2月下旬,北洋军陆续抵达四川前线,兵力达到4万5千人,是护国军的十倍有余。朱德带领护国军先锋与北洋军遭遇,在棉花坡挫败北洋军。但由于兵力悬殊,护国军后方支援不到位,孤军深入,兵困马乏,被迫转入防守。取得优势的曹锟却不主动进攻,反而按兵不动。3月底,蔡锷与四川都督陈宧达成局部停战协议。四川、云南局势相继进入相持阶段。
人们看到北洋军并非不可战胜,从初期的慑服转为反抗。人心变化,引起局面发生重大改变。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纷纷宣布独立。
面对独立浪潮,北洋军请缨参战者不乏其人,但都各怀鬼胎。这些军阀要饷要枪,借机扩充兵源。袁世凯先找张勋。张勋以“徐州防务吃紧”,一口回绝。袁世凯又电召驻扎奉天的27师张作霖,许诺封侯。张作霖先请袁世凯补充军饷和枪械后,即刻指使奉天商会等团体“打电报挽留该军维持东省秩序”。
满朝北洋文武,竟然找不到一名大将为袁世凯所用。他想请段祺瑞出山,但是段祺瑞竟以“宿疾未愈”婉拒,与当年袁世凯欺负清政府一模一样。他转而调冯国璋进京任参谋总长兼征滇军总司令。冯国璋“称病不出”,还联络四省督军密电各省,请护国军立即取消独立,请袁世凯取消帝制,史称“五将军密电事件”。此事件,标志北洋军发生严重分裂。
袁世凯再打黎元洪的主意,以“副元帅”的名义统率征滇军务。黎元洪说自己已经辞去副总统,切不可再做“副元帅”。最后,袁世凯只得亲力亲为,在新华宫挂起“征滇临时军务处”,亲自出面主持应对云南护国军。到这时,袁世凯手下的数十万大军也成为乌合之众。
面对众叛亲离的局面,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不得不宣布撤销帝制。等到陕西、四川、湖南等省宣布独立,袁世凯忧愤交加,于6月6日病逝。所谓“德不孤,必有邻”。一代军魂蔡锷以三千劲旅再造共和,取得护国战争的成功,阻止了封建复辟死灰复燃,演绎出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人间奇迹,英明永载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