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年一个睛暖的冬日,闽漳浦县浦西湖公园西畔,人声鼎沸:漳州市蔡新研究会、漳浦县西湖宫理事会喜迎海内外宾客,数千人欢聚在一起,为“蔡新纪念馆”举行开馆仪式。
蔡新是清朝的著名学者。历任工部、吏部、兵部、礼部刑部五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太子太师,担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他任职40年,为乾隆盛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荣获过皇帝多次御书嘉奖。
蔡新是福建漳州地区清朝史上所任的官职最多,职务最高、任职时间最久的名人。爱国爱乡,清正廉明:在思想上、学术上有高深造诣,治国讲仁政,以德服人,治家讲仁义,修身养志,与此相应提倡温、良、恭、俭、让、忠、孝、信为道德规范,他还精于书法,工于诗词,著有《辑斋文集》。
徜徉在蔡新纪念馆内,瞻仰着供奉在大厅正中的正襟危坐的蔡新夫妇塑像,欣赏着满墙的诸如纪晓岚、刘墉等朝廷大臣写给蔡新,祝其90大寿的札子复制品,不禁心生感慨:蔡新虽是官宦之后,其叔父亦居极品,可是蔡新能在失怙家贫的情况下,用心学习,入仕后能辅佐君王,为乾隆盛世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流芳百世的名相,看来也应该功归两位堪称巾帼英雄的女性,她们就是蔡新的母亲林太夫人及其妻子何夫人。
蔡新所撰《诰封太夫人旌表节孝显妣林太夫人行述》所言林氏生于“(漳)浦望门之族……平生苦节守贞,辛勤育子,仁孝恭俭宽和”,她嫁入蔡家时,虽是宦族的蔡家已家道中落,她竞“脱簪珥首饰,持归外王爷求转售”,以济家用。其夫虽“攻苦立学”却“屡屈小致”,以至郁郁寡欢,“患疾咯血近三年……先王母亦频年病肺,强半在床,忧先君之多疾痰也,先君亦虑王母之衰颓,辗转增剧,母每周旋其间,委曲调护,多方掩抑,两释其怀。”
蔡新失怙时才“周岁耳”,并且体质羸弱,而母亲悲恸伤心导致“乳水尽绝,惟日饲粉饵”,孝顺贤惠的她,怕小儿啼哭会吵醒婆婆,“每夜啼则抱以步庭中”,就是这么一位女子,含辛茹苦,上瞻姑,下抚子,事必躬亲。在《诰封太夫人旌表节孝显处林太夫人行述》文中描述之教子图令人动容:“惟冀不孝等(蔡新兄弟二人)读书成名,不使谋衣食以荒学业”,“衣食之计惟母是资。(母)日勤刀尺针需……佣诛锄以种蔬菜……母提瓮出汲……亲自巡视浇溉,夜则以一环一灯,母皆吾字姊纺绩其旁,不孝兄弟循育日课,闻书声朗朗则欣然。蔡新有着这么一位如孟母之娘亲,使得悬梁刺股,胸怀大志。他出仕之前,在官浔开漳圣庙明山堂所作之诗《独宿山房有感》所吟:“独宿山房夜气清,一牖来月共虚明。雏鸡未作人声绝,时静高梧荡露鸣。”正是表明其心迹。
“贫似虎六亲不认,富与贵九族皆亲。”蔡新曾写下这一联感慨世事炎凉,抨击趋炎附势的小人。虽说他幼而失估,家境贫寒,《诰封太夫人旌表节孝显妣林太夫人行述》所叙“或时不举火”,其母“益数十年未尝有粝饭之饱”,其家之贫足以见一斑······
而在另一方面,蔡新是幸运的,他拥有一位明礼贤惠的慈母,又拥有体贴可人的贤妻!其所迎娶的大家闺秀——漳浦官浔何鸣玉(号蓝仲公)之长女——何小姐,奉侍婆婆,相夫教子,勤俭度日。据大夫家庙第十四传人何添来所述,官得富绅何鸣玉数科名落孙山,有一次,他赴漳州科考时,认识了县城的同科秀才及书僮,聪明伶俐的书僮让何老秀才疼爱不已。考试结束后,老秀才邀请县城秀才到官浔馆学当塾师时,老秀才再三叮嘱,要让书僮同往官浔攻读,“我负责他的一切费用!”从此,幸运的书僮成了学童,几年后,18岁的学童考中秀才。何鸣玉佩服自己眼力不错:“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
这秀才就是蔡新,他还未成“大器”,却先成了何老先生的乘龙快婿,据说,当时,为何家美丽端庄的长女提亲的富豪子弟很多,何鸣玉夫妇选了蔡新。订婚5年后,经济括据的蔡新在23岁时才在泰山催促下迎娶何小姐。迎娶这天,新娘坐轿,新郎徒步60里跟在轿后回下布村。成家以后,蔡新仍回官浔当塾师,何小姐在家侍亲。
《诰封太夫人旌表节孝显妣林太夫人行述》载,蔡新兄弟“自娶妇以前,尺布只履未尝取诸市,一衣一袜未尝问诸缝人,皆母所营手制也。”翁姑勤俭持家,何小姐亦如此,她娘家家境富裕,嫁至蔡家,安贫无怨,相夫教子,“凡子女衣袜皆手自缝纫,有时裹头偕媪婢往来厨灶间,检点煤米,作苦与在家无异。”蔡新在《诰封一品夫人亡室何夫人行略》中饱蘸深情地写道,有一日,“午烟将断”,情急中,何夫人即“偕婢子携布过田陇……借米以举火”;蔡新有时难免会“抑悒无聊,优形于色”,何夫人总是好言相劝,蔡相在文中回忆道,有一日,何夫人妯娌,“侍太夫人食华,以薄粥借嫂氏对食”,缶中米粒粒可数,何夫人调侃道,“我等皆哺儿者,薄粥多液,冀化乳也”,妯娌二人,会心而笑。
体贴的妻子,加上可敬的岳父母,蔡新大有知遇之感。蔡新出仕之前,传说有一次,他偕妻带1只小母鸡及4块银块给岳父拜寿,不料,途中洗手时银块落溪难觅,尴尬的蔡新非但不受丈人奚落,善解人意的丈母娘反倒送与大女婿蔡新12块银块的回礼,另送2块银块为盘缠。
蔡新对岳父感恩不尽,他奏请岳父功德,皇帝御封何鸣玉为“奉政大人”,蔡新为岳父何鸣玉宗祠书写“大夫家庙”牌。据传由蔡新儿子蔡本俊到外祖父家挂匾,过往“大夫家庙”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也许是失估家贫,母慈妻贤,使入仕后身居高位的蔡新益发“服宦莅政,清正奉廉,体国恤民,德望见于朋僚。”有欲私交者,蔡新拒之门外,史载蔡新任主考官时除了不营私舞弊外,竞不让儿子参与考试以避嫌:蔡新为促进东南沿海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作出了对南洋通商的合理建议;蔡新为家乡设置义学、购置书田、赈灾捐资、积粮备荒等仁德义举,文韬武略,深得乾隆皇帝器重,屡升其官职,蔡新“官至极品”。蔡新享年93岁,其生为高宗所垂青,死为仁宗谥号“文恭”,两代皇帝殊加厚爱,人杰人瑞,万世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