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潮春字萬生,彰化縣四張犁(今之台中北屯)人,戴潮春家境富裕,屢考秀才不上,花錢捐了一個貢生功名。載潮春為人慷慨,熱心公益,道光年間很快成為地方上領導人物;其父戴松江,生子七人,戴潮春排行老四,戴潮春之兄載萬桂為了與阿罩霧(今之台中霧峰)林家爭奪田租,曾經結土地公會自保,因加入成員都來自八卦山,所以也稱八卦會。戴潮春原在北路協擔任書記工作,北路協副將的嘉義營參將夏汝賢,知道戴家頗為富有,想要勒索,逼使戴潮春乾脆離職返家。
後來其兄戴萬桂病亡,戴潮春糾其眾(八卦會成員)擴大規模,加入天地會,並以維護地方安寧為名,在地方辦理團練,招募鄉勇,鄉勇的地方治安力量,在清朝體制上是被允許的。此時大陸正爆發太平天國之亂,台灣人心惶惶,盜賊四起,而清廷從大陸派來的官兵又無戰鬥力,所以這支民間自衛武力便逐漸狀大起來,又加上戴潮春以聯莊保路為名,替朝廷官方訓練自衛隊,並幫官兵捕盜,因而地方官員非常欣賞他,彰化縣前後兩任知縣高廷鏡、雷以鎮也對他相當倚重。載潮春聲勢實力大增,連彰化縣各衙門書吏、皂役都入會,人數到達萬人。
這時天地會在台勢力因為過於龐大,台灣官方派兵查緝,1862年4月3日,台灣兵備道孔昭慈(屬於湘軍將領)抵達彰化,捕殺天地會總理洪氏,並命曾任彰化知縣的淡水廳同知秋日覲前來協助掃蕩,於是秋日覲帶領官兵600名之外,另外招募四塊厝土豪林日成率400人支援掃蕩,然而同年4月15日掃蕩部隊在大墩與數千天地會黨人作戰時,林日成臨陣倒戈,當場擊殺秋日覲。同知秋日覲被殺震驚全台,天地會勢力頓時坐大,身為會首的戴潮春不得不反。同年4月16日戴潮春率天地會黨人圍攻彰化縣城,並從八卦山以大砲轟城。此時城內僅有300多名老弱殘兵,同年4月18日,城內居民趁亂開城門,戴氏於鼓樂之中騎馬入城,台灣兵備道孔昭慈因援兵未到,旋即服毒自殺,夏汝賢等大小官員則紛紛被殺,無一倖免。彰化縣城失守後,台灣南部各民間勢力紛紛起事響應,而中部土豪,如小埔心(今之彰化縣埤頭鄉)陳弄,北勢楠(今之南投縣草屯鎮)洪叢、嘉義嚴辦、鳳山縣徐夏老、淡水廳王九螺等紛紛加入戴陣營,而戴潮春也論功行賞,仿照太平天國例,除自封為東王外,分別封林日成、陳弄與洪叢為南王、西王及北王,設置大將軍等官位,儼然自成一國,且控制有幾乎全部台灣的中部及部分北部地區。
閩浙總督慶瑞緊急派遣福甯鎮總兵曾玉明渡海來台,招募台勇平定亂事,命台灣鎮總兵林向榮自西螺出兵作戰。台灣府知府洪敏琛緊急成立籌防局應對事變,並向外國商行籌借15萬兩銀作為軍費,並以關稅抵還。
由於戴氏家族曾經與阿罩霧林家因爭奪田租而交惡,亂事爆發後不久,戴軍便將矛頭指向阿罩霧林家,這時阿罩霧林在多年經營之下,已經成為中台灣的富饒之地,戴軍進軍阿罩霧,除了有其政治、軍事意義外,同時也是藉機報仇欲奪回經濟利益。同年4月間,林日成率領3萬多人截斷阿罩霧水源,打算一舉消滅阿罩霧林家。當時林家多數兵勇已跟隨林文察、林文明兄弟赴大陸浙江作戰,家中只剩下72名壯丁,但是在林文鳳指揮之下,靠著大砲等強大火力還擊,雙方展開激烈的攻防戰,期間林家幾乎失守,但在林家人日夜死守之下,加上來至翁仔社(今之台中豐原翁子)羅冠英與東勢角客家人援軍,終於擊退林日成軍隊。
戴軍起事後雖勢如破竹,惟攻阿罩霧林家與鹿港戰役確受挫敗。戴軍西王陳弄率軍攻打鹿港,以獲取財貨。但鹿港居民(大多數為泉州人)堅持抵抗,雙方對峙不下,使得官兵能從容佈置反攻,加上我房渡台三世祖公賜公、四世祖清風公、清標公率領海豐崙義勇軍聯合武西堡、武東堡及東螺東堡等72莊鄉勇聯軍即時救援,奮勇殺敵,殺退賊兵,阻止戴軍繼續南進,不敢越雷池一步。
同年6月掌管台灣北部軍務的鹽運使等派勇首蔡宇、公賜公、清風公與清標公等人突襲大甲城東門,收復該城。戴軍的王和尚則於同年6月2日率軍圍攻大甲城,並斷絕城中飲水。於是城民請貞婦余林氏祈雨,而當天果然下起雨來,頓時解決城中飲水問題。同年6月9日,代理淡水廳職務的張世英、千總曾捷步、把總周長桂、翁仔社勇首羅冠英及三世祖公賜公、四世祖清風公等人率軍合力支援,一舉擊退戴軍。
同年6月17日,戴軍王和尚再度領軍圍城,並再次截斷城中水源。這次城中居民又請余林氏祈雨,當天也再度天降甘霖。於是在張世英指揮下,城中軍民出城迎擊,再度擊退戴軍。之後朝廷官兵與戴軍互有勝負,戰事陷入膠著。
閩浙總督左宗堂命林文察兄弟帶兵返台平定已起事兩年的戴潮春之亂。西元1864年11月24日林文察自台南安平登陸,同年12月2日抵達嘉義,與水師提督曾元福會師商定戰略。商討結果,他決定先疏通嘉義與彰化交界處的道路,然後再收復彰化城。林文察命白瑛、關鎮國合攻斗六,請彰化知縣凌定國協同72莊鄉勇(公賜公、清風公等人)由寶斗(今之北斗)向南攻,而林文察與許忠標等部隊沿海向北作戰,直到麥寮與南下林文明部隊會師後再攻打彰化。
同年11月26日,林文察進駐麥寮,這時官兵南北兩軍已經包圍彰化城,同年12月1日由曾玉明首先破城,之後,林文察進駐塗庫,與曾元福相約攻打斗六,同時殲滅支持戴軍的村莊30多座,逐漸進逼斗六城。
但斗六防禦堅固,難在短期內拿下。於是同年12月12日,林文察用計誘敵,假意以援助彰化戰事為由,密令各軍各撤離城外,至1865年1月15日,僅留關鎮國數人於城下,並燃燒煙柴草煙火,令士兵作慌亂狀,而誘使城內戴軍開門襲擊,這時埋伏在附近甘蔗田伏兵即72莊義勇軍(公賜公等人)衝出襲擊,關鎮國等軍則背後夾擊,成功大敗戴軍,順利收復斗六城。官兵成功收復斗六城後,戴潮春兵敗逃入武西堡,見大勢已去,遣散餘黨,由於永靖秀才邱翠英、總理張三顯的勸說,戴潮春自雇轎子去寶斗(今之北斗)投案。審訊中,回答兵備道丁曰健所提為何率眾造反?的問題時說:這是本藩一個人起意,與百姓無關。並拒絕向丁曰健下跪,丁曰健當場令將軍陳捷元將戴潮春斬殺。
戴潮春被殺後,林日成、洪叢、嚴辦與呂梓等,仍分散各地繼續抵抗,直到1865年(同治4年),才全部被官兵平息,戴潮春之亂,前後歷時4年之久。
由於渡台三世祖蔡氏公賜公、四世祖清風公與清標公協助朝廷官兵平定戴潮春之亂有功,受到朝廷重用及加封,公賜公、清風公二公並先後兼任枋橋頭72莊大總理,保家衛國及負責地方治安的安寧。因為三公戰功彪炳,皇帝誥封三世祖公賜公,謚號忠信;妣范氏,名勤,閨名玉,謚號溫良。四世祖清風公,謚號正直;妣吳氏,閨名妙,謚號淑範。另四世祖清標公,乳名明鑑,謚號信實;妣賴氏,閨名金娘,謚號閨秀。
感謝天恩師德及祖先保佑,讓我蒐集到這些祖先美好的故事,寫入家譜之中,讓這一段被遺忘美好的記憶,能重新永久保存,溫暖地享受著祖先庇佑與德澤,我想這是母親最大的遺願,也是我跟弟弟日日夜夜所期盼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