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让我欣赏到蔡襄后裔青年书法家蔡承兴的作品,其作品形式多样,别开生面,有中堂、横批、对联、长卷、扇面……应有尽有。墨迹风格千变万化,但其书体大致以行书或行草为主,洋洋洒洒铺满了一地,其中有杜甫诗一首“花近高楼伤客心……”和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还有大字榜书及条屏,引起我的浓厚兴趣。
作品杜甫诗以八尺对开中堂幅式,笔墨酣畅淋漓,潇洒奔放,气韵连贯,运笔老到。线条上既有粗旷重笔,又有轻描带丝,用墨上既有浓墨,又有燥迹刷痕,尽见功力,作品力透纸背。首字“花”,以浓重的压轴效果,统辖全篇,起到引领作用,然后一气呵成,连续写出七个字为止,再蘸上一墨,又书“万”字,再一以贯之,一挥而蹴,气贯统局。运笔的轻重与粗细,用墨的湿燥,使作品活泼灵动 ,如舞蹈姿态,风度翩翩。亦宛若颇有节奏的音乐韵律,行云流水,轻歌曼舞,活灵活现。其字与字之间的连带,轻笔快挥,致使引带极为自然地从上连结至下,天衣无缝,左右逢源,恰到好处。其结字方面,作者追求变化,处理得体,避免呆板。有的字笔划简单、结构单一,却有意使用浓厚重笔,如“玉”、“北”、“西”、“此”等。有的刻意变化造型,使其灵动飘逸,如“楼”、“多”、“怜”、“客”等。更可取的是对包围结构的字,扯拉得更为宽松,给人以疏朗、舒展或缥缈之感,良苦用心去制造词语意蕴的陶然、俨然及飘飘然,固意去造势制险,出奇制胜,调节作品的玄妙气势,达到情感的波动,欣然感发,意趣盎然,意态默契,臻于造化于心源的表现理想。其然,由于作品的气韵连通,搭配合理,章法得宜,使作品亦足见自然,尽管是结体、笔墨、线条、气质等各种因素,都围绕意与情,理与法,自然天成,妙趣横生。唐张怀瓘认为,书法通乎自然之道,“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作者遵循了这一点机理法道,创作时十分谨慎,并注重心灵的冥契。
从横幅《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可见一斑,整篇作品以草书为基调,风神飞扬,非但有唐风宋韵之痕迹,而且亦见明清诸家的意蕴遗象。行笔如脱缰野马,纵横捭阖,同时披露出汉骨秦风的雅趣,洋溢一种从容、自豪、悠然的婉转流动之美,见于笔端,现于雪白的宣纸间,在道法中壮其快之风,起伏延绵之气。坚韧的线条,温柔的体态,若万里旋风,飘逸风流,此乃非一般笔手之所能为之。尤其令人揣摩叫绝的的是“青”、“阳”、“逢”等字样,有效地使人觉得笔墨动与静内在转换力、强弹力和无限的韧性所在。每每一个字创造了多层次的视角转动,摆脱了许多线条或造型的“死”纠缠,出奇制胜般地写出“活人”的自我——情感的流露。这本身是对书法艺术的一个冲击波,自我的成功挑战,出乎意外的表现效果。诸如,乃为蔡承兴书法创作的成功,或称为对艺术的立体理解。
蔡承兴先生是一位优秀的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书法作品曾荣获第二届“兴华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第二届“联谊杯”全国书画印大赛三等奖、“五台山杯”全国青少年书法大奖赛优秀奖、国际青少年书法邀请赛佳作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默默无闻,笔耕不辍,十年磨一剑,十分难得,亦羡慕他的为人作风——谦虚谨慎。没有刻苦的训练,没有恒久的磨砺,哪能拿出一纸好字。我从蔡老师身上的看到他的谦逊风度和莫大的艺术创造潜力,同时,亦管窥其蔡氏艺术血统细胞的良好遗传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