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发布蔡氏信息

      传递蔡氏情怀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原蔡家村(东胜村)慈善联..  · 东莞蔡屋举行迎春围餐团圆宴  · 江西省永修县滩溪镇滩溪蔡斌公蔡氏宗祠举行圆..  · 湖南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开展新春拓印活动  · 福建省柯蔡宗亲总会祭祖、2024年年会暨表彰大..  · 广东湛江蔡氏宗亲总会举行辞旧迎新晚宴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蔡氏宗亲会成立  · 福建南安柯蔡氏源流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监事会..  · 广东省增城黄猄冚蔡氏宗祠暨贵台蔡公祠堂重光..  · 《爱我蔡家》歌曲首发仪式在广东惠州举行  
文化天地 更多

典故传说

蔡氏文化

谱牒文化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天地 > 典故传说 > 内容 

莆仙史籍中的蔡京

作者:吴春永  发布时间:2019/4/1

  蔡京是北宋后期的一位著名人物。他官高权重,地位显赫,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需要方家共同深入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论,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蔡京,字元长。宋庆历七年(1047),生于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枫亭东宅赤岭自然村)人。宋熙宁三年(1070),蔡京和他的胞弟蔡卞同登进士,后又双双步入仕途。当时,王安石受到神宗皇帝的器重,开始推行新法,过行政治、经济、社会等一系列改革。蔡京等一批新登第进士,多数被吸收到执行新政行列,因此与司马光等保守派成为政敌。在一些史书、小说中将他列为宋廷一代“奸相”。这里,暂不对蔡京一生行为进行分析,仅简述地方史籍对他的记载。

  宋靖康元年(1126),蔡京被贬死于途中,至131年后南宋宝祐五年(1257),由黄岩孙编写的《仙溪志》及645年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编撰的《仙游县志》两部志书,分别对蔡京兄弟都作简要记载,从中可以看出仙游人品评蔡京的态度。

  在《仙溪志》的进士题名中载:“蔡准,赠太师”。熙宁三年(1070)叶祖洽榜:“蔡京,准子。历翰林学士,承旨,除尚书左丞,拜右仆射,迁左仆射,改太宰,加司空,拜太师,进封鲁国公。”“蔡卞,准子,京弟。除尚书右丞,迁右丞,知枢密院,加太子太师”。该志卷三的“衣冠盛事”目里记载:“一门登进士第,蔡氏23人;襄、高(襄弟)、衮、准、京、卞……。”上述记载里只写登第、官衔,不叙其政务。可见,当时对蔡京问题的性质不予定论,也没有出现“奸相”词语。

  《仙游县志》在科登进士项目中,对蔡京、蔡卞的记载是:“蔡准,赠太师”,“蔡京,准子,太师,后贬节度副使。”“蔡卞,京弟,昭庆军节度使,封少保。京、卞兄弟同科,后登相位,显荣极矣。”这是赞美的话。尔后,又有一段批评的话:“惟其沉酣富贵,患失心胜,遂至名节扫地,遗祸宗社,卒之身名俱丧,为万世戳。”这是讲蔡京的,却故意写在蔡卞的名下,因蔡卞早逝十多年,其内容也似是而非,这实际上是对蔡京问题有意避开。

  蔡京曾五度拜相执政,皆由于新旧派别斗争激烈,他才不得不一再执政掌握大权。如果说他“沉酣富贵,患失心胜”,说对也不对。因为《仙游县志》没有承认蔡京是“奸臣”,也没有设立奸臣卷,不登蔡京罪恶,而且说是“志非史,不必记恶”。

  仙游人对史志演变为小说之事,似乎不屑一顾。1984年9月,仙游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记载:“蔡京死于途中,其家属把他的骨骸运回故土,埋葬于地。”其原基地规模十分宏大,按丞相国公的等级举葬,基前排列6对石人,以及众多的石羊、石马,后被盗,坟墓遭破坏无遗,蔡京墓址被仙游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4月,枫亭镇人民政府又在福厦公路南大门对面悬挂“蔡京陵园由此进,距有6公里”的指路标牌,吸引众多研究历史的有识之士前往观看。近期,枫亭文化研究会将着手对该坟进行修复。

  1995年12月出版的新编《仙游县志》,把蔡京、蔡卞列入“人物传”,也只记载京、卞的简要政历。在蔡京条目的文末有这样记载:“靖康时,蔡京举家南逃,为御史孙觌所劾,被钦宗放逐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年80岁。蔡京曾奏请宋神宗下诏修建莆田木兰陂。工书法,与胞弟蔡卞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各20卷。”在蔡卞传文末记:“著有《毛诗名物解》。政和七年(1117),蔡卞年70岁,告假回乡祭祖,死在路上。”也没有对他们使用“奸相”或“奸臣”之词。

  1999年10月出版的新编《枫亭志》,同样把蔡京、蔡卞兄弟列入人物传记进行记载。在《蔡京传》的文末是这样写的:“蔡京在开封任职时,兴修一大水渠,人称‘蔡公渠’,倡建莆田木兰陂;并在货币、盐法、铁法、茶法、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蔡京工书法,字势豪健,痛快沉着。与弟蔡卞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各20卷。”《蔡卞传》的最后是这样记载:“政和七年(1117),蔡卞告假回故里祭祖,死于路上。著有《毛诗名物解》等”。这两部志书里均无对蔡京、蔡卞进行贬斥的记载,而是直书其人其事,说明仙游人对蔡京兄弟的态度是明朗的。

  至于蔡京、蔡卞的性质如何定论,有待有识之士认真加以考证研究,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上一篇:福建兴化商贾蔡友兰 ·下一篇:拒绝攀附蔡京的莆阳直臣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联系网站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部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