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发布蔡氏信息

      传递蔡氏情怀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原蔡家村(东胜村)慈善联..  · 东莞蔡屋举行迎春围餐团圆宴  · 江西省永修县滩溪镇滩溪蔡斌公蔡氏宗祠举行圆..  · 湖南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开展新春拓印活动  · 福建省柯蔡宗亲总会祭祖、2024年年会暨表彰大..  · 广东湛江蔡氏宗亲总会举行辞旧迎新晚宴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蔡氏宗亲会成立  · 福建南安柯蔡氏源流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监事会..  · 广东省增城黄猄冚蔡氏宗祠暨贵台蔡公祠堂重光..  · 《爱我蔡家》歌曲首发仪式在广东惠州举行  
文化天地 更多

典故传说

蔡氏文化

谱牒文化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天地 > 典故传说 > 内容 

福建兴化商贾蔡友兰

发布时间:2019/4/1

     蔡友兰,字信春,号腾芳,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出生于江口镇江口街。

  提起蔡友兰,在福州非常出名,他也是兴化商帮在福州的“四大金刚”人物之一。

  解放前,他因在福州下杭街开设“蔡大生鞭炮行”而名扬榕城,人人皆知,“蔡大生”是从经营炮行起家的,因而他经营的炮行生意是日日见旺,生意十分兴旺,门市始终保持顾客盈门。由于他善于为人,人缘好,先后担任福州市商会、福建全省商会联合会理事长;解放后,任福州市人民政府委员,福建省、福州市政协委员,福州市工商业联合会顾问。


  蔡友兰在16岁时,就辍学在家,不久,便到福州学习商业。那时,他父亲明秋已与同乡林某合资开设“福晋春商店”,将本省土特产如笋干、香菇、“兴化桂元干”、干海产等运往湖南销售,又换回湖南的土特产,如  麻、红巩、鞭炮等,这些物资颇能获利。

  他的儿子友兰也很聪明,善于看出商机,他一到福州就向父亲提出建议,要派亲信、得力伙计前往湖南采购土特产,一则以熟悉当地行情,二则为自己将来独立经营着想。

  蔡友兰19岁时,他的父亲英年早逝。谁料林某以不正当手段独占厚利,他虽年少,却敢据理力争,最后终于拆股散伙。翌年,他将“福晋春商店”改为“蔡大生号”,树立新形象,继续经营本省和湖南的土特产,当时资金虽只有2万元,但因管理得当,用人得当,善于成本核算,又加经营灵活,店内获利可观。

  1922年(民国11年),他为提高兴化桂元干质量,特地在家乡开设桂元焙干厂,大量收购优质上等桂元,进行焙干深加工,质量上乘,不断运往湖南销售,倍受当地群众青睐。不到4年,原在湖南开设的3家老乡桂元行,因无法与其竞争,就自动停业了,他就独占了市场,成为兴化人在湖南的桂元干独家经营者,他又不断获利。

  蔡友兰思维能力极强,善于随机应变。当时各地军阀混战,时局动荡不安,但他敢仿效其他商行,在湖南浏阳一带发行纸币,信誉颇著,发放最多时达30万元。由于突然又增加一笔巨大资金,真是如虎添翼,生意越做越活,越做越大,信心越来越大,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使他财源广进,连续获利可观,也使他深信“民无信不立”的真理金言。

  蔡友兰在经营许多土特产中,是以鞭炮为主,因他在浏阳、醴陵、萍乡等地,设有外庄,物资采购后,就及时运回福州,再进行深加工,真正做到原料足,操作认真,质量过关,故在福州出售的“蔡大生鞭炮”出名全城,人们就喜欢购买蔡大生出品的鞭炮,其实也是出名全省和周边省份。由于他经营有方,生财有道,信赖于民,加上一帆风顺,节节环环紧扣有序不乱,这就成了他发财机遇。经他拼搏多年,最后自有流动资金积累到银元30多万,所以一跃成为兴化商帮在福州的“四大金刚”之一,亦称得上在福州市的巨商。

  但蔡友兰也有遇到歹运,1934年,他在福建省建设厅厅长陈体诚的劝说下,与同乡王步溪、江子豪等开办“福兴泉汽车货运公司”,开始汽车只有10辆,后来增到50多辆。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全线公路被日军狂炸,几乎全程遭损严重,运输业瘫痪,福兴泉运输同样停业,汽车和固定资产被国民政府低价收购,实施骗局,分文未给,最终也不了了之,在开办的资金5万元中他占的92%份额损失了。

  当时,沿海各地时局比较紧张,但在闽北和江西、浙江等地,汽车运输业正在兴起,蔡友兰瞄准这一视线,就和原公司许多人一起为谋生计,纷纷撤至闽北各地,重操汽车运输业工作,而其中多数是莆田、仙游两县人,因此出现私人的汽车多,司机亦多。

  蔡友兰乐善好施,1942年,福州鼠疫流行严重,死者无数,他得知云南昆明制药厂有制造鼠疫血清,立即电汇1.6万元前去购买,无偿分发给全市各医院,义务为患者注射,使全市疫情得到缓解。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疫情的流行,他又带头捐款8000多元,创办合组医院,并任董事长。

  1938年,他为发展教育事业,以培养年轻下一代,在福州兴安会馆任董事长时,创办了私立兴安小学。1943年,他又为家乡创办私立锦江初级中学而多方奔走,并任董事长。此前,他对莆田城内私立中山初级中学的创办,亦劝募了不少资金。

  解放前夕,福州支前任务十分繁重,市政府要商会代借粮食100万斤,在蔡友兰积极主持下,这个任务除由全市70多个同业公会认额负担外,还请市内殷实人家量力认额,并在刘永业带头认借小麦6000斤的推动下,各同业公会都如期完成了任务。

  1949年12月,福州市市长许亚对他说:“时届年关,市财政尚差40万元,商会能否竭力筹措,要在25日前缴交。”他笑着说:“本市同业公会40多个,小商小贩居半,无力筹措。”他虽是这样说,还是千方百计在设法解决,通知各同业公会,一定要支持完成市下达任务,经过努力,不但超额完成,而且还多交了2万元。(据《莆田文史资料》)

——————————————————————————————————————————————

  蔡友兰:八闽商界领袖传奇

  莆田自古地灵人杰,不仅有“文献名邦”之誉,而且出了不少商界奇才。就说民国时期的省城福州,便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莆商领军人物、八闽商界领袖蔡友兰。他经商才能出众,亦以侠义爱国行世,真实演绎传奇一生。

  蔡友兰(如图),字信春,号腾芳,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莆田江口镇江口街人。民国5年(1916年),他17岁便辍学,随父在福州下杭街经营“福晋春” 商号。两年后,父亲不幸病故,合伙人欲占厚利。他愤而力争,断然拆股散伙,并改商号为“蔡大生”。时 年仅19岁,便独自挑起重担,只身拼搏商海,经营大宗批发、土特产品及进出口业务。

  年轻蔡友兰勤奋好学,广结人缘,将福建香菇、笋干、桂圆干、海产干品等运往湖南销售,再购回湖南苎麻、红矾、鞭炮等,获利颇丰。民国11年(1922年),又在家乡开办兴化桂圆焙干厂,挑选上品运往湖南,以质取胜。原在湖南的几家同乡老牌桂圆行纷纷倒闭,唯其生意越做越大。接着,又在福州创办鞭炮场,将湖南半成品鞭炮精制为“蔡大生”号“百子炮”,成了驰誉八闽和东南沿海的名牌。不几年,蔡友兰即跃升为福州巨商,在榕莆商领军人物。

  几经奋斗,蔡友兰资金积累达30万元,遂进入金融业。民国15年(1926年)起,相继在湖南浏阳、醴陵,江西萍乡等地开设钱庄,发行“纸票”。他信守诺言,随时可兑银元,许多商家均愿保存“纸票”在市场流通,为他增加大笔流动资金。民国23年(1934年),又与同乡创办“福兴泉汽车运输公司”。由于经营有方,车辆很快由十余部增至上百部,他个人即拥有97部,为我省早期汽车运输业作出贡献。此后,先后出任福州海运商业同业公会、福州糖商业同业公会、福州市商会、福建省商会联合会理事长,乃至中华全国总商会理事。

  蔡友兰生性侠义,爱乡爱国,乐善好施。民国27年(1938年),任兴安会馆董事长,在福州创办兴安小学;继而在老家江口创办锦江私立初级中学,还捐助创办莆田私立中山初级中学;并捐款修复莆田东岳观、佑圣观等古迹。民国31年(1942年),福州鼠疫流行,死者无数。当获悉云南昆明制药厂的鼠疫血清防治有效,他即汇1. 6万元购买,无偿分发全市各家医院,为患者注射,逐渐控制疫情。而医学界筹建“时疫医院”,他二话不说,带头捐款8000元,创办福州合组医院(今福州市第一医院前身),并亲任董事长,指挥抗疫救灾。

  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州两次沦陷敌手。民国30年(1941年)第一次沦陷时,日本人指名要蔡友兰任物资局局长兼商会会长。他果断停止所有商务,不顾足疾未愈,匆匆收拾,仅背一个包袱潜到湾边乘小船至永泰。为避敌耳目,又选择崎岖山路,徒步4天方回江口老家,成功躲开日伪纠缠。

  民国33年(1944年),福州再次沦陷,他毅然率商会同仁撤至闽北南平经商。日伪当局紧盯不放,以沟通蒋管区与沦陷区物资交流为由,专程到南平请他回榕任调节处处长;日方还以3000两黄金相诱,欲补偿其企业疏散物资损失,均遭严辞拒绝。日伪当局不死心,又以在闽清设“交换物资处”,再次诱其到任主持。蔡友兰当场回绝,直言不为日寇效劳,表现坚定的民族气节。而福州南港游击队袭击日军时,他却暗中资助,把店里鞭炮全搬出,装在煤油箱中引爆。日军以为是抗日大部队,吓得丧魂落魄,龟缩到炮楼里。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生艰难。蔡友兰想方设法用本省白糖、茶叶等土特产,去东北换购豆饼肥料,以低价供应,深受农民欢迎。同时筹资到安徽芜湖购粮90万担;并建议当局设立“平准社”,储备粮食,每日拨大米1000担,每斤4分钱,平抑粮价。福州民众受惠不浅,市面物价渐趋稳定。

  1949年春,******当局滥发钞票,币值一日数贬,商家纷纷闭门停业。他又召集福州各主要同业公会负责人开会,建议以市商会担保,发放以银元为本位的辅币流通券,以稳定币值,确保商家照常营业。此举共发放辅币价值约80万银元,还扩展到福清、长乐、连江诸县,有效安定市面商贸秩序。其库存基金直到解放后,还留有银元20万元、黄金5千两,均悉数移交人民政府接管;并由市人民银行负责兑现辅币券,保障购券户利益。

  解放前夕,蔡友兰旗帜鲜明,拒往台湾,决然留在大陆,亦影响大批商人,为福州保存大量资本。他还协助萨镇冰组建“福州地方防护团”千人武装,保障社会安定。解放后,又运用其社会影响力,积极配合市军管会,以福州商会会长名义发表公告,要求全市工商界照常营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支前、劝募折实公债、筹措资金等工作,深得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赞赏。

  新中国成立后,蔡友兰任福州市商会会长,拥护党和人民政府,不遗余力作贡献。1949年底,联合国救济总署香港远东分署来电,指定蔡友兰负责赈发大批救济物资。他挺身而出接收,全部交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保管和赈发,共有罐头、乳品、食品、衣服、布匹、办公器具、大小汽车等,搬了20多天才算结束。当时全国还未完全解放,福州支前任务繁重。市政府请商会代借粮食100万斤,蔡友兰慨然应允,除由全市70多个同业公会认额,还动员富户出资,如期完成任务。时届年关,市政府财政缺口达40亿元(旧币),他又积极协调40个同业公会,仅10天就提前超额完成筹资任务,得到政府表扬。

  1952年,蔡友兰出任民建福州市委员会筹委、市工商联副主委,积极推动捐献抗美援朝飞机、大炮等活动,深得党和政府器重。此后,历任福州市首届人民政府委员、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福建省首届人大代表、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馆员等职。改革开放后,还热情联系海外乡亲好友,为招商引资作贡献。1991年,蔡友兰不幸病逝,结束传奇一生,享年91岁。    留 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蔡友兰是福建商业界巨子、爱国闽商、莆商领军人物。据《莆田市志》和《莆田文史资料》及福州有关史料记载,这位八闽商界领袖有传奇的一生。

  蔡友兰(1901—1991年),字信春,号腾芳,莆田江口人。蔡友兰7岁时在本乡的培青小学读书,11岁小学毕业后在乡间的一所私塾里寄读,一直到16岁结婚。他的父亲蔡家贤,在福州下杭街经营“福晋春”商号。蔡友兰17岁来福州随父习商,19岁时因父卒,他接手后将商号更名为蔡大生商行。

  他独立经营鞭炮的大宗批发和土特产品及进出口业务。以福建的桂圆干、笋干、糖、海产品等销往湖南,又将湖南的红矾、苎麻、大米、鞭炮等运回福建销售。1922年,他在家乡江口创办桂圆干厂,将产品运往湖南。3年后垄断了湖南市场。在福州又创办鞭炮加工场,将湖南的半成品鞭炮,选制为“蔡大生号”百子炮,成为驰誉八闽和东南沿海的名牌货。1926年,他在湘赣的浏阳、醴陵、萍乡等地设庄,发行纸票,信守纸票可随时兑回银元的诺言,被客地商家所信赖。因纸票信用好,许多商人愿意保存蔡大生纸票在市场上流通,为他增加了大笔的流动资金,生意更为红火。

  蔡友兰经营有术,业务不断扩大。1934年,他应福建省建设厅之请,创办福兴泉汽车运输公司,车辆由原来的十余辆增至百余辆,他个人占股份97%。他经营管理汽车运输公司在当时很先进,在福兴泉公路沿线架设电话线,每辆汽车配备有电话机和维修工,保证信息沟通和行车安全,对省城与闽南间的物资交流起到很大作用,成为榕城商界中有影响人物。1939年抗战爆发后,******当局明令疏散车辆至崇安。不久全部被接管,只留给蔡友兰4辆汽车。这对他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他并不灰心,在极艰难的条件下,又自主经营崇安至江西河口的短途汽车运输业务。

  抗战期间,福州沦陷,他毅然率福州商会同仁撤退到南平继续经商活动。当时日伪密特紧盯他,以沟通福建蒋管区与沦陷区物资交流为由,邀他回福州任日伪调节处处长,遭到严词拒绝。1945年抗战胜利,蔡友兰在福州重操旧业,恢复了与湘赣两省的经商渠道。除主营鞭炮外,还大宗采办土特产品和进出口业务,获得厚利;而后又拓展汽车运输业和轮船海运业。创立福枫汽车运输公司,自任董事长。他曾任福州海运公帮理事长、省市商会会长,是福州商界的领军人物,声望很高。解放前夕,******两次邀他到台湾,均被拒绝。

  蔡友兰闯荡商海期间重视社会慈善事业,为桑梓服务,体现了闽商的传统道德精神。1943年,福州鼠疫流行。他出资购买疫苗500瓶,无偿给全市医院供患者注射,同时募捐资助市医师公会与王灼祖等人开办的时疫医院,并捐赠双杭救火会1辆消防车。1949年,******政府滥发纸币,货币贬值,商家纷纷停业。他召集福州主要同业公会负责人开会,建议由市商会担保,发放以银元为本位的辅币流通券80万元以稳定币值。为迎接解放,蔡友兰协助萨镇冰筹建千人武装的福州地方防护团。他还热心教育事业。曾筹资在下杭路兴安会馆内创办私立兴安小学,在莆田创办锦江中学和中山中学,并兼任这些学校的董事长。

  新中国成立后,蔡友兰积极配合市军管会,以福州商会会长的名义发表公告,要求全市工商界照常营业并协助政府开展支前、劝募折实公债、推动工商界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等工作。他在商界深孚众望,历任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馆员等职。□修懿

·上一篇:莆阳宋代知枢密院事蔡卞 ·下一篇:莆仙史籍中的蔡京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联系网站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部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