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元年九月,宋徽宗赵佶带着他的淑妃先去了道德院。因为道德院中最近生出一棵金芝,这可是罕见的祥瑞之兆。看过金芝,皇上和淑妃乘坐龙舟,顺着景龙江再转天波溪,最后到达蔡京府中的鸣銮堂。
算起来,自从鸣銮堂建成之后,这已经是宋徽宗第六次驾临蔡府。淑妃也亲口说:“今岁四幸鸣銮堂矣”,单单在宣和元年这一年,宋徽宗就四次带着淑妃到蔡京府,如同走亲戚一般频繁,可见宋徽宗对蔡京的宠遇极厚。
事后蔡京亲笔写了一篇《幸鸣銮堂记》,详细记录宋徽宗在蔡府的言行。看得出,宋徽宗到了蔡府,十分随便惬意,用玛瑙杯赐给蔡京喝酒,并且亲手调茶,分赐众人,淑妃也一样向众人赐酒。其间宋徽宗又让蔡京除去冠服,说:“我们既然结有姻亲,就把君臣之礼放到一边,一起随便叙一叙。”
然后宋徽宗亲自斟酒,又拿过橄榄给蔡京吃。淑妃则坐在宋徽宗的身后,中间由一道屏风隔开,蔡京和陪同的童贯等人不敢仰视,起身向淑妃致礼,并且要向淑妃敬酒。
宋徽宗自己替臣子们斟酒,要淑妃饮下,然后再次斟酒,替淑妃酬酒。他还动手为蔡京、童贯布菜,淑妃也在屏风后面剖橙榴、析芭蕉,分食众人。
饮酒当中,蔡京在席上做诗,宋徽宗和诗一首,提到自己刚在道德院看见的金芝,所谓“道徳方今喜迭兴”,显然,这一天宋徽宗的兴致非常高。
吟诗之后,淑妃又说起皇上的恩典:“平日里,每每得到四方美味或者希罕之物,皇上总惦记着朝中重臣,反复叮嘱要赏赐一些。皇上的苦心,你们莫要忘记。”
蔡京、童贯当然连声拜谢,童贯还大声对蔡京感慨说:“君臣相与,古今无若者!”
蔡京一听这话,忍不住流出眼泪,说起自己的难处,顺便提起朝廷中最近出现的一段纠纷,说开封府尹聂山谗害自己,自己的安危以后全要仰赖皇上的佑护。
宋徽宗要让蔡京放心,立刻命令取纸笔来,没有地方写字,他就把纸贴到屏风上,当场拟成一道草诏,诏命聂山出知安州。
蔡京心愿已成,自然无限宽慰。宋徽宗让童贯陪同蔡京痛饮,蔡京悬着的一颗心彻底放松下来,一番痛饮之后,醉得一塌糊涂,由几个孙子搀扶出去。
徽宗皇上与蔡京之间,称得上亲昵。蔡京的书法为一时之冠,宋徽宗还在做亲王的时候就非常欣赏,高价收购珍藏。宋徽宗登基之后,自然要重用自己喜欢的这位臣子。
有一件小事可以显出宋徽宗和蔡京之间的关系。
某一年的上元日,宋徽宗在端门上观灯,御坐摆在西楼之上。朝中大臣大多在城楼下面搭建了自己的幕帐,方便安顿家眷。宋徽宗从城楼上望下去,发现蔡京的幕帐恰好搭在下面,就顺手拿起盘子里的小金橘,对准蔡京一个一个弹下去。
下面的蔡京挨了打,抬头望上来,看见是皇上在拿自己开心,怪也怪不得,恼也恼不得,躲又不敢躲,那样子想必十分有趣,所以宋徽宗收不住手,接连弹出几百个金橘,玩得十分尽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