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攸(1077-1126年),字居安,慈孝里赤湖(今仙游枫亭镇东宅赤岭)人,北宋蔡京长子。他有宠于徽宗,曾受赐进士出身,拜秘书郎;继为龙图阁学士兼侍读,后提举秘书省,并左右街道录院,升任宣和殿大学士、少师,封英国公,领枢密院等,在政坛上与其父亲逐流奔突,争权夺利,狼狈为奸。吾莆人民与天下人对之被“赐死”而自缢不得善终,视为“天惩”,不予同情。
蔡攸喜欢收藏书画古玩,据说颇丰,这也不疑。有一次路过真州(江苏仪征)时,米芾曾上船拜会,被米芾“忽悠”一下,传为笑谈。
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时召为书道学博士,官礼部员外郎。其举止颠狂,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
米蒂与蔡攸在船上相见,谈起书画,肯定堪称“知音”。蔡攸就拿出王羲之书写的《王略帖》让他欣赏。不看则已,一见米芾就惊叹不已。我想可能米芾比蔡攸大26岁,还可能与蔡京同被称为书法“四大家”之一,声名很大,就倚老卖老,提出要以自己的书画作品换取此帖。蔡攸面露难色。米芾便说:“你若不肯换,我就在此投江死矣。”一边大呼一边走到船舷作投江的样子。蔡攸拿他无法,只好把《王略帖》给了米芾。以往“米芾拜石”、米芾泛舟僻好在船头竖起“米元章书画船”等旗子,都是行为癫狂的故事,而这次“忽悠”一下蔡攸,得宝帖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