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世界蔡氏宗亲总会、世界蔡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与石狮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 福州市漳浦系蔡氏宗亲联谊总会赴宁德古田等地..  · 安徽省大别山蔡氏宗族第四届祭祖暨九修宗谱修..  · 世界柯蔡宗亲总会组织参加后柯海印堂保生慈济..  · 福建石狮玉浦蔡氏中房举行新祖宇落成庆典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纪念泰伯公3308周年..  · 世界柯蔡宗亲总会参加福建安溪魁头坵城庙重建..  · 福建彭田蔡氏二房份西轩叔德祖厅重建暨落成典..  · 福建石狮永宁前埔村蔡氏宗祠重建落成暨祔祧晋..  
宗族建设 更多

宗务百科

宗族组织

族规家礼

法律法规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宗族建设 > 族规家礼 > 内容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7/8/22

习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风亦即“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被家庭、家族成员认可并共同遵循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作风、审美观点、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总和。

家风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跟家庭、家族的贫穷与富有、社会地位高低没有关系。

家风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还可称之为家庭文化。

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必然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家风的影响和熏陶,其言行举止,必定要带有这个家庭家风的特征,自觉不自觉地朝着家庭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良好的家风可以使家人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不良的家风会引导家人走向歧路。

无意识的润物细无声的家风,比具体的教育活动给人的影响更为深刻而持久。要培养教育好孩子,必须首先认识树立良好家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培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对活生生的人进行培养教育,最有效的是家风的熏陶。

人是高等动物,具有主观能动性。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家长随心所欲的管理、培养、教育、塑造,而是在跟家长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成长发展的。

完全依靠家长的权威、权势,对孩子实施单向的、强制性的教育是不成,必须形成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保证家长和孩子的互动顺利进行。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或施教的重点是塑造孩子的的性格、气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即塑造具有完美人格的人。而人格是内在的东西,必须依靠良好家风的熏陶,才能渗透到骨髓。

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熏陶、浸润的过程,是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实现的,不能指望通过“短平快”的方式立竿见影,必须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没有良好的家风是不可能的。

当今是开放的社会,孩子生存环境中变数越来越多,而且难以预测和控制。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三道“加工工序”,家庭教育作为第一道工序是给孩子“打底色”,至关重要。

底色打得正,以后遇到不良的影响也不会出格;而底色打得不正,以后想再更改是很难的。

家风看起来很抽象,实际是很具体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父母要立足家庭,面向社会。每个家庭都是跟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孩子们长大后都要进入社会,融入社会。

树立家风,必须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未来成员的要求,使家风既有家庭的个性特征,也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父母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风是家庭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但家风的决定者,或者说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父母。因此,家长的自身修养至关重要。

利用家庭集体教育教育和影响孩子。所有家庭成员要统一思想、行动一致,哪个家长都不能放任自己,谁也不能迁就孩子。

也就是说,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某一个人,而是一个教育的整体,而这个教育的整体,实际上就是家风。

总之,培养有时代特点的积极的家风,一定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

同时,父母还要提高分辨、识别、筛选能力,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教育观念有所选择、取舍。

要时时刻刻坚持主流的价值取向,不能笼统地把社会上宣扬的东西都搬到家风中来。

·上一篇:家庭与家庭礼仪 ·下一篇:祖宗十八代,到底是哪十八代?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