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广东陆丰深圳东莞肇庆四市蔡氏宗亲联合举行联..  · 福建漳浦西湖蔡氏举行2024年冬季祭祖活动  · 福建石狮大仑蔡氏中顺大夫祠落成庆典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应邀出席石狮商会召开的..  · 世界蔡氏宗亲总会、世界蔡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与石狮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 福州市漳浦系蔡氏宗亲联谊总会赴宁德古田等地..  · 安徽省大别山蔡氏宗族第四届祭祖暨九修宗谱修..  · 世界柯蔡宗亲总会组织参加后柯海印堂保生慈济..  · 福建石狮玉浦蔡氏中房举行新祖宇落成庆典  
文化大观 更多

典故传说

蔡氏文化

谱牒文化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蔡氏文化 > 内容 

历史上的“蔡”得罪了谁?

发布时间:2018/7/15

  编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读完这段话,蔡桓公是一个什么人呢?至少有两点:一是讳疾忌医。二是顽冥不化。这样的国君还能治国吗?

   在四大名著《水浒》中,出场很少,但“生辰纲”、“花石纲”这些事件,源头端坐的一个人。官修正史是元朝的《宋史·蔡京传》,野史杂乘是《大宋宣和遗书》、《金瓶梅》等作为反面人物出现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蔡京。

   这几部书足以使蔡京声名狼藉,遗臭万年。蔡京比蔡桓公名声更糟。这样的宰相肯定不是好宰相,是乱国臣子。

   蔡氏先人究竟咋么啦?让我们回到历史的本来面目吧。

   《扁鹊见蔡桓公》这个寓言有一个明显的错误。蔡恒公是春秋时期的人,与鲁庄公同时。生年不清楚,但死于公元前694年,则是可以确定的。扁鹊,一般认为是秦越人,他的事迹散见于先秦古籍,曾经为赵简子治过病,生活时期大约是公元前四五世纪。两人相隔至少百年以上,让秦越人给蔡恒公治病,不是关公战秦琼吗?更奇怪的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除了把蔡恒公名字改为齐恒公之外,几乎一字不漏的照抄《韩非子喻老》,并且还给虢国太子治病。齐恒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死于公元前642年,虢国则灭亡于公元前655年。同一篇里面,扁鹊还为赵简子治病。赵简子是战国人,死于公元前475年。为什么一错再错?即使蔡恒公扁鹊是同时代的。也说明蔡桓公并不讳疾忌医。首先他不知道自己有病,更不相信自己有病,因此谈不上“讳疾”,一旦“体痛”,急忙“使人索扁鹊”,也可见他并不“忌医”。韩非子与扁鹊都生活在战国时期,虽然前后相隔两三百年,但以韩非子的学识,应该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相反,它是作者有意为之。这个寓言也有迹象说明这一点。秦越人“特以诊脉”为其专长,而有“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之美誉。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成熟于战国时期,秦越人的贡献至伟,本人也运用得炉火纯青。本文中扁鹊全凭望色观察分析病情的发展过程,正确判断蔡桓公的发病机制,即从腠理侵人血脉,继入肠胃,再入骨髓。说明秦越人在望诊上的造诣。那么在春秋时期,根本就不知什么是“望闻问切”的时候,人们是凭什么判断是否生病呢?很有可能就是病症很明白的发作了,才会知道生病了。比如寓言中,“桓侯体痛”,才会相信自己真的有毛病了。这也解释了蔡恒公为什么不信任扁鹊:他生活在春秋时期,对“望闻问切”根本还不知所云,自己的身体感觉都很好,不可能有什么病灶;况且扁鹊就那么远远的“望”一下,就知道“君有疾在腠理”,对他来说,也太神奇了。后来他“体痛”了,赶紧使人“索扁鹊”,证明了他的医诊水平是“前四诊”的。这说明韩非子知道蔡恒公至少不是扁鹊同时期的人,并且是“前四诊”时期的,具体在这个文本,就是春秋时期的蔡恒公。那么,蔡恒公这个君主有可能就是作者刻意安排的人物。

   历史上的蔡京也是很不凡的,蔡京生于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卒于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字元长,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从小就是了不得的神童,四岁就能把岳阳楼记背的滚瓜烂熟。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还排名第九,很快被授了钱塘县丞。蔡家也是一门神俊,虽然不是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不过也差不了多少了,蔡京有个兄弟蔡卞和他同时中进士。蔡京的字是一流的。现在留传下的不多了,不过宋朝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中这个蔡就是蔡京,后来蔡京名声不好了,就给换成蔡襄了。蔡京的字学自二王,可又有点瘦金体的味道,可谓自成一家。蔡京的词也是渊远流长,法度森严,字字珠玑。这里引他的一首词:“秦末家家思逐鹿,商山四皓独忘机。如何鬓发霜相似,更出深山定是非。”意思是说秦末天下大乱,这四个老头却置身事外,到了刘邦要废太子了,才出山力挽狂澜,稳定了大汉江山。熙宁年间,也就是宋神宗即位时,朝廷入不敷出,通货膨涨严重,每战必败,屡败屡战。神宗推进改革,重用王安石。王安石上台推出了新茶法,青苗法等等新法。蔡京也是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王安石上台后看中了蔡京弟弟蔡卞,收做了女婿,并成了中书舍人。蔡京此时也得了个出使大辽的机会,沉着应对,为大宋立了功。回来后,也被宋神宗任为中书舍人。过了几年神宗死了,哲宗即位。太后听政,重用守旧派的司马光。司马光一上台,就废新法复旧法。蔡京被放任成都知府。太后没几年也病死了,哲宗亲政。守旧派又失势了。哲宗对守旧派是一概罢免。并重新起用旧相章惇,蔡京也得以调入京城为户部尚书,蔡京抓住机遇,与章惇共议复行变法,哲宗提拔蔡京做了副丞相。但好景不长,亲政六年的哲宗死了,太后向氏立了端王(就是后来得徽宗)入继大统,守旧派又得势了,蔡京又被罢官。徽宗赵佶即位后,蔡京被劾削位,在杭州居住。但徽宗对蔡京的书法诗词是爱不释手,加上蔡京的才能。蔡京又终于得以重新任用。初任定州知州,后又迁尚书左丞,丞相曾布贪污案发后,蔡京又登上了相位,当了十多年的太平宰相。此时的蔡京已年近八十,因目盲不能办事,蔡京辞官。金灭辽后,长驱南下,徽宗匆匆让位给钦宗,钦宗靖康元年(1126)为了找个“替罪羊”,将蔡京贬往岭南,下诏免了蔡氏父子的官。途经湖南长沙时,蔡京竟然被活活饿死,其三子也先后而亡。令人琢磨的是,在蔡京死后三十五年却与岳飞等同一诏书而平反昭雪,又隔七年迁墓归葬在枫亭故里,算为落叶归根。  这种文字的历史,正像鲁迅先生所说:它是一把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啊。

   蔡桓公不是蔡桓侯

  蔡国君主是侯爵,齐国君主是公爵,按“公、侯、伯、子、男”的顺序,公爵要比侯爵高一级。蔡桓公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名叫田午。之所以称为蔡桓公,是因为“当时蔡国已亡,而齐国都上蔡,故说蔡桓公。”这是古籍上对人物称谓的习惯用法。不过,此称呼有争议的一点,便是齐国都城一直在临淄,并不是所谓的上蔡。既然是在临淄,自然无法因为“齐国都上蔡”而“故说蔡桓公”的说法。(各位可以看上蔡与临淄)

   蔡桓公是战国齐桓公

  蔡桓公是田齐桓公,即战国齐桓公,名为田午。蔡桓公不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名为吕小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分为两个阶段,即吕氏齐国、田氏齐国。田氏代齐以后,国名、君主爵位田氏依然沿用,田午自称为桓公,或许是为了赢得霸主的名号。

   蔡桓侯是蔡国君主

  蔡桓侯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第七代国君。蔡桓侯为蔡宣侯的儿子,承袭蔡宣侯担任该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前714年—前695年,共20年。

  综上所述,蔡桓公不是蔡国君主,而是田氏齐国君主,史称田齐桓公,绝非蔡国君主,也不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吕小白。

·上一篇:兴建祠堂,修族谱,是中华民族血.. ·下一篇:蔡姓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前景广阔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