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由高官而成高第
蔡氏族人,最先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是的是蔡泽,蔡氏后人咸以蔡泽为蔡姓始祖。蔡泽者,燕人也,曾游说于诸候间,均不得志,遂西入秦国见秦昭王,受到昭王的赏识,拜为客卿。时丞相范雎失宠而免职,而以蔡泽代之。不数月 ,因朝内矛盾,泽遂辞去相位,被封为纲成君而卒于秦。
蔡勋之先祖蔡寅,曾为战国时魏国的太仆,魏亡后参加刘邦的队伍,因战功显赫,汉初封为肥如侯。
〔1〕寅元孙义,元平元年曾为相,封阳平侯。〔2〕义元孙勋,汉平帝时曾为眉县令,有贤名。王莽篡汉时慕名征召,勋拒不应召,全家逃入深山,隐居不出,声名大振。
〔3〕勋曾孙携字叔业,汉顺帝时以司空高第迁新蔡长。
〔4〕携有二子,长子稜字伯直,有清白行。次子质字子文,曾任卫尉,与侄邕因与将作大匠杨球有隙,为其诬告下狱,遇赦还本郡,著《汉职仪》。子邕字伯喈,性笃孝,三世同居,少博学,曾校书东观,与卢植等撰补《后汉记》,并与杨赐奏定六 经文字,与人共同书写六经,镌碑立于太学门外,这是我国第一部石经,因镌于熹平年间,史称“熹平石经”。后因与杨球有隙,为其诬陷,同叔父质共系狱中。次年遇赦还,五原太守王智与之饯别,酒酣智起舞属邕,邕不为报,智甚为恼怒。邕恐对其不利,遂不敢回家而亡匿江湖。董卓篡权,罗致名流以提高声名,闻邕名,下令州郡举荐蔡邕,邕不得已至京,先补侍御史又转侍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三迁,后拜左中郎将、封高阳侯。卓事败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言之而叹,有动于色,惹恼了王允,当即下于狱中。邕陈辞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亦多怜惜而救之,王允不许,终于死在狱中。
〔5〕邕收狱时质子睦惧祸举家自圉迁往考城。蔡睦字子笃,少年好学,善辞章,曹魏时曾任尚书。睦子德,曹魏时任乐平太守。德子克字子尼,曾为东曹掾,因朝政日弊,遂不仕。司马腾为并州刺史,镇邺城,举克为从事中郎,以军期致之,不得已赴邺城就职。后邺城为汲桑所围,司马腾轻敌不加防备,城被汲桑攻破,克见害。
〔6〕睦子宏,宏子豹,字士宣,元帝时为建威将军,徐州刺史,豹在徐内抚将士,外怀诸众,甚得民心,及闻其死,多所悼惜。
〔7〕豹从子裔字元子,官兖州刺史,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盗入室,裔拊床一呼而二盗俱殒。殷浩北征,选裔为前锋,卒于军。
〔8〕克子谟,时逢“八王之乱”,谟携族南迁,曾任参军、中书侍郎、义兴太守、侍中。苏峻叛乱时,以谟为吴国内史,平定了这次叛乱后封济阳男,拜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成为东晋王朝对抗北方的主要人物,后以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谥文穆。蔡谟以北方大族,追随东晋王朝,举族南迁,位居极品,蔡氏后人称其为南迁始祖。
〔9〕蔡谟有子二人,长子邵,仕至永嘉太守;次子系,位至抚军长史。蔡系子,曾任司徒左西属。子廓字子度,起家著作佐郎,曾任豫章太守,征辟为吏部尚书 ,迁祠部尚书, 卒于南朝宋元嘉二年。
〔10〕廓子兴宗,初为参军、太子舍人,升任临海太守、迁侍中。孝帝时为吏部尚书,因直言忤江夏王义恭等,出为新昌太守。义恭诛,再掌吏部,明帝时为尚书右仆射,封乐安县伯。明帝崩,与袁粲等同为顾命大臣。使持节,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由于朝臣认为权重,改任散骑常侍、中书监、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乐安县开国伯,寻卒于泰豫元年。
〔11〕兴宗有子五人。子顺字景玄(元)曾任中书郎,晋陵太守,太尉从事中郎。子约字景玄,娶孝武帝女安吉公主,入南齐为新安太守、淮南太守、转都官尚书。
〔12〕子撙字景节,南齐时为黄门侍郎,南梁升任侍中,临海太守,征为度支尚书,迁吏部尚书,转中书令,卒于吴郡太守,谥 康 。
〔13〕蔡撙子彦熙。
〔14〕历官中书郎、宣城内史。 子彦高,南梁给事黄门侍郎。彦高子凝,有文辞,释褐任秘书郎,南陈时为太子洗马,又迁太子中舍人,娶信义公主,任中书侍郎,迁晋陵太守,陈亡入隋,病卒于途中。凝子君知,颇知名。子君师,经州刺史,忠武将军。君师子行基,入唐仕为蜀府记室参军。
〔15〕蔡氏族中另一支蔡克五代孙履,南齐尚书祠部郎,履子点,南梁尚书仪曹郎,南兖州别驾。点子大宝,字敬位,南梁时为萧侍读兼掌记室,谘议参军。萧自立称后梁,即任大宝为中书侍郎、襄阳太守,转任吏部尚书,迁尚书仆射,雍州刺史。称帝后即征大宝为侍中、尚书令,封安丰侯,子岿嗣位,授中权大将军,领吏部尚书,卒谥文凯。大宝弟大业字敬道,后梁时历官尚书左丞、开远将军。事萧父子,位至左民尚书,太常卿,卒谥简。
〔16〕点子大同,岳阳王记室参军。大同子景历南梁时任给事黄门侍郎,入南陈迁秘书监,中书通事舍人,封新丰县子,后进爵为侯。曾免官迁居会稽,追复为员外散骑常侍,守度支尚书。景历子征,陈时袭封新丰县侯,左民尚书。
〔17〕迁吏部尚书、中书令。隋军渡江,陈任其为权知中领军与隋军决战于钟山。兵败退守宫城。城陷入隋,除太常丞,历尚书民部仪曹郎转给事。征子翼,陈时为司徒属德教学士,入隋为东宫学士。
〔18〕蔡氏门中还有一支族人,自称陈留圉人,并未迁入济阳考城,也未随蔡谟南迁。其先祖蔡绍为夏州镇将,徙居高平落户,遂改籍高平。绍子护,北魏时为陈留郡守。护子袭,仕魏为齐安郡守, 后从元修西迁,赐爵平舒县伯除歧雍二州刺史。
〔19〕袭子祐,西魏时以功封苌乡县伯,后又进爵为侯,又进爵为公,为京兆郡守、青州刺史转原州刺史,大都督,迁车骑大将军,赐姓大利稽氏,进爵怀宁郡公,入北周任少保,拜小司马。弟泽为邙州刺史,子正嗣官至车骑大将军。
〔20〕以上蔡氏族人中的显要人物,见于《通志》《汉书》《后汉书》《晋书》及南北朝各史中。由于蔡氏累世高官,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形成“世族”又称“士族” “阀阅” “高第”。这种世族,是以世居某郡为当 地所仰望而又称郡望。
二、从陈留圉城到济阳考城
蔡氏族人自失国后就流散四方。蔡氏始祖蔡泽,《史记》称其为燕人。蔡寅,汉初封为肥如侯。汉初的封国,一般封于其出生地。肥如,本春秋时的肥子国,汉代置肥如县,故城在河北省卢龙县北。可见蔡泽与蔡寅同为燕人。蔡寅的玄孙蔡义,则为河内温人。河内是黄河以北的通称。温即今河南温县西南。从此我们看到蔡氏逐步南迁的踪迹。至少蔡邕时已明确称为陈留圉人,且蔡邕还被封为高阳乡侯。高阳即今河南杞县高阳镇。圉在汉代为县,晋时废,后魏复置县称圉城县。唐废县为镇,明称圉镇保,清称圉镇社,今为圉镇镇,简化字通行后改写为于镇,在今杞县的西南。很可能在东汉末年蔡氏已在圉县已形成士族,如东晋时的蔡豹,北朝的蔡绍都认为自己的郡望为陈留郡圉人。自蔡质之子蔡睦因避祸而迁入邻县的考城。考城本来亦属陈留郡,西晋惠帝时以西汉济阳国为基础并将陈留郡中部分县划入而改称济阳郡,考城就是那时被划并,从此考城县才改称济阳考城。
魏晋南北朝盛行九品中正制,当时流行的习俗和政府通行的政策是使世代高官拥有田庄佃客并有众多门生故旧的官员,任为县、州、郡的“中正”。然后由中正来评定士人的品级,共分上上、上中等九级,又称九品,吏部和皇帝根据中正的评语来任用。凡评为上品者可以很快升迁,下品者就难任官和升官。当时以郡的归属为单元,郡中正是最关键的一级。他们都把自己的子弟和当地豪族子弟评为上品,仕途都为他们把持。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保证了世族世代高官,各郡都形成一些著名的门阀士族。
济阳郡中著名的士族,著名的有江、蔡、范三姓。晋室南迁,建立东晋王朝,中原地区部分著名的士族,率领族众、部曲、财产随之南迁。东晋王朝是在南迁的士族和南方土著士族的支持下才勉强维持统治的。东晋的统治者为了笼络随其南迁的士族,保持他们既得的特权,就在其统治区内划出一定的地区,用北方士族原来的郡或县的名称,给予北方迁来的士族。这种新置的郡、县,称为侨郡或侨县。这是晋政权南迁以后的特色。随晋政权南迁的济阳考城的士族— —江、蔡和范姓,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南朝政府特地为他们新置一个侨郡— —济阳郡。
这个侨置的济阳郡在什么地方,现在已无法查明,但从蔡兴宗、蔡约、江茜、江革、范岫等人相继担任南、北兖州大中正的情况看,因为州中正一职,向来为本地士族所把持,所以侨置的济阳郡很可能是在南、北兖州境内。臧励 和等人编著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将侨置的济阳郡列入今江苏境内,这个判断大概是不错的。由于这个原因,虽然蔡谟以后的后裔都出生在江南并在江南活动,但他们仍称济阳考城人。
三、蔡氏后人
显赫的门第,随着时局的变易而变。蔡氏族人大部分留在南方, 有二支是随着隋统一中国,南朝覆灭而迁回北方的,一支是蔡征,是陈的军事要员,没有抵御住隋的大军,陈灭被俘,被隋授以一般官职。另一支蔡凝,在南陈是 驸马,晋陵太守,南陈为隋所灭,随之北去,病死于途中,其子孙亦仅为隋唐一般官属。
自从隋统一中国,特别是唐代采取抑制士族的政策,济阳考城蔡氏就不再见于史传了,甚至蔡大业的儿子允恭也不称济阳考城人,而自称荆州江陵人。蔡氏在整个唐代没有显赫的官职。《新唐书·宰相世系》,列举了100个宰相姓氏(李、王等重复的不计)中,竟没有蔡姓。一直到宋代才出现蔡襄、蔡京、蔡抗等名人,他们自称是仙游人或宋城人,不知是否与蔡邕、蔡谟有血缘关系。但 不管现在何处,蔡氏族人都以济阳为蔡姓的郡望,蔡泽是他们的始祖,上蔡是他们的故土。
注
释
〔1〕郑樵《通志》作肥如侯演,《汉功臣表》作肥如侯寅。
〔2〕司马迁《史记·汉功臣表》。
〔3〕郑樵《通志》:义元孙勋为长安邸长累召不至。
〔4〕郑樵《通志》勋曾孙携。
〔5〕范晔《后汉书·蔡邕传》。
〔6〕房玄龄等《晋书·蔡谟传》。
〔7〕房玄龄等《晋书·蔡豹传》。
〔8〕房玄龄等《晋书·蔡裔传》。
〔9〕房玄龄等《晋书·蔡谟传》。
〔10〕沈约《宋书·蔡廓传》。
〔11〕沈约《宋书·蔡廓传》。
〔12〕萧子显《南齐书·蔡约传》。
〔13〕姚思廉《梁书·蔡撙传》。
〔14〕《梁书·蔡撙传》作彦照,李延寿《南史》作彦深。
〔15〕姚思廉《陈书·蔡凝传》。
〔16〕令狐德 《周书·萧 传》。
〔17〕姚思廉《陈书·蔡景历传》。
〔18〕姚思廉《陈书·蔡征传》。
〔19〕凌迪知辑《万姓统谱》。
〔20〕令狐德《周书·蔡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