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九峰学派创立先贤建阳蔡氏先祖蔡沉公墓重修竣工庆典暨祭祀仪式在建建阳市莒口镇后山九峰之东源隆重举行。世界蔡氏两总会领导蔡永廉、蔡鋒、蔡明群、蔡木清、蔡兴华以及蔡汝新、蔡文勋、蔡学文、蔡寿生等宗贤应邀参加盛典。
23日上午八时,雨后天晴,阳光灿烂,参加“蔡沉墓修复工程竣工典礼暨祭祀仪式”的北京、香港、廣東、湖南、湖北、江蘇、江西、河南、廣西、貴州、雲南、浙江、安徽、四川、福建等地宗親代表、各界人士及当地宗亲600多人身着红色唐装,肩披黄色绶带,排成二路纵队浩浩荡荡沿城区街道巡游彩街。
“彩街”是源于民间的一项喜庆活动,也包含敬祖尊宗,祈祷好彩头之意,营造了盛典的浓浓氛围。前后鼓乐队、“蔡”字幡旗队相连,宛如一条长龙在街道穿流,引来无数路人驻足观看和拍摄。喧天的锣鼓声、鞭炮声、乐奏声交织成一片,场面壮观,热闹。经过一个小时的步行彩街至西门,大家乘上早已等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的十余辆大巴车,驱车近一小时到达40多公里外的莒口镇后山,接着是步行近半小时山路到九峰之东源蔡沉公陵园。
蔡沉(1167—1230),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
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绍定三年(1230)病逝,葬于后山九峰,真德秀(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与魏了翁齐名,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为其撰墓志铭。由于著书有功,教子以忠,闻于朝庭,宝佑三年(1256)理宗皇帝追赠太子少师,次年再赠太子太师、太师永国公谥文正。宋宝佑三年理宗皇帝御书“庐峰”巨字,由子蔡杭石刻于九峰石崖上,理宗皇帝赞曰:“蔡沉纲维吾道,羽翼正传,礼乐立邦国之经,著述可垂于百世。象数明天地之撰,制作示法于后人,立身不在其身,光前克裕厥后,以持敬为格心之学,以协忠为赞化之谟,经论大经由夙成于考训宫师极品。”元朝至正十九年追赠建国公。明成化三年又赠崇安伯,明嘉靖九年诏蔡沉入至圣祠。清康熙44年,圣祖仁皇帝御书颁赐宋儒蔡沉《学阐图畴》金匾。
然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致800年墓茔渐圯,濒临荒丘。2014年、建阳蔡氏炉公后裔,经多次寻找,比对老族谱墓圹图及以寻访到沉公墓志铭碑索冀,终在后山九峰之东源半山腰壬山丙向,确实蔡沉公墓圹。于是蔡氏族人集资重修,现墓园鼎新,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主墓室、龙柱、墓埕、铭墙、亭阁,墓桌及台座石雕构成,一对狮柱刻有立联“图契先天承父志、畴推禹范凛师传”、墓碑位于墓后,为整块花岗岩,高约2米,上刻“宋太师永国公蔡沉墓”
整个墓园依照宋代造墓风格以鹅卵石镶嵌及花岗岩石造就,位于青山环抱的山谷中,前眺茶地,后枕青山。今天墓前升起充气彩虹拱门,上书“建阳重修蔡沉公墓竣工仪式暨祭祖大会”,宽阔墓埕平台铺满大红地毯,陵园充满隆重、热烈的气氛。
十时三十分,祭奠大典正式开始。司仪由世界蔡氏两总会常务副主席,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会长蔡明群主持。“蔡沉公墓园修复工程竣工典礼暨祭祀仪式”开始,鸣礼炮17响,奏乐放鞭炮,巨大的礼炮轰鸣声掩盖了欢乐人群的喧闹声,蔡沉公墓园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典按中国传统方式进行,主要有:敬谢山神、土地,进酒、馔、三牲、供果。主祭宾、陪祭宾皆身着唐装,肩披绶带,听从司仪口令,上前行三拜九叩大礼,建阳蔡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蔡光明恭读祭文、奠酒,诸事如仪。其间,各乐队、炮阵也听从司仪口令,隔一段时间鸣一次炮,响一阵礼乐。待主祭宾、部祭宾祭过之后,各宗亲依次上前行礼,然后绕坟一周。以尽后裔之孝道。表达对先贤敬仰之虔诚。
据悉,蔡沉去世后,其后裔子孙以蔡沉号为堂号,建阳麻沙“梓里书院”改为“九峰书院”,武夷山建“九峰书院”,湖南岳阳建“崇安堂”,安徽建“九峰堂”、“崇祀堂”以彰扬沉公的功业道德。
“五经三注第,四世九贤家”,蔡沉公等建阳“九儒”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