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福建南安洪邦锦亭蔡氏举行清明祭祖活动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探访“妮言号”茶庄,..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2025年度清明祭..  · 福建南平市建阳区蔡氏宗亲会联合蔡氏九儒学术..  · 福建济阳柯蔡委员会暨安海片区分会、永春分会..  · 贵州息烽养龙司蔡氏宗亲隆重举行清明祭祖大典  · 香港福建洪邦同乡会回乡访问家乡老人会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前往仙游祭扫蔡襄及蔡京..  · 民进台山市基层委员会赴蔡睿贤旧居开展会史工..  · 安徽全椒蔡氏宗亲会到淮南开展文化交流与宗亲..  
村居祠陵 更多

古宅村居

宗祠祖堂

陵园古墓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居祠陵 > 宗祠祖堂 > 内容 

上蔡蔡氏“敬贤堂”——跨越海峡根连台湾

作者:廖一杰  来源:海峡之声网  发布时间:2016/4/9
  海峡之声网(记者廖一杰)在岩溪镇上蔡村圳仔乾社边。有一座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的蔡氏大宗祠“敬贤堂”, 上蔡蔡氏后代人丁兴盛,其后裔陆陆续续有宗亲迁居台湾、南洋等地。这座始建于明,续建于清的老祠堂,见证了海峡两岸蔡氏之间不能割舍的血脉情缘。
   蔡氏大宗祠“敬贤堂”创建于明代,续建于清代。坐南朝北,为石、砖、木结构,分前、中、后三落,恢宏高敞,错落有致。正堂悬挂有“敬贤堂”、“进士”、“文魁”、武魁“、”五叶联羲”等匾额。
   上蔡蔡氏家庙理事会原会长蔡振辉告诉记者,长泰上蔡蔡氏根在河南上蔡,上蔡村以祖地为村名,以志家世根源。上蔡第十世孙蔡鸿基,生于明朝永乐年间,为当时长泰县邑内五大地理名师之首,建造了当时长泰第一大祖厝——上蔡蔡氏祖祠;蔡鸿基乐善好施,因而深受群众尊敬,人称“蔡大哥”。
   据《蔡氏族谱》记载,明末万历年间(1591年),蔡氏祖先就有先人东渡台湾,居住在云林县南镇埤头乡,开垦荒野,落地生根。此后,又有大批的蔡氏族人跟随郑成功到台湾开基,后裔散居台湾各地。经过400多年繁衍,如今台北市区、台北金山乡、万里乡、基隆市一带,蔡氏蔚为望族。
   清朝康熙年间,上蔡村先后就有蔡荫、蔡四、蔡吴等18人渡海入台,垦荒创业,繁衍生息。直至1949年夕,尚有裔孙蔡启祥、蔡学奇、蔡朝成等人前去台湾谋生,在政府部门任职或从事教书育人等工作,如今居于台湾台北、基隆等地。蔡姓在台湾繁衍发展,几乎遍及台湾全省各地。据统计,蔡姓位列台湾百家姓中第8位,人口超过100万。而作为其中的一分子的长泰籍蔡氏台胞,也早已融入当地社会,开枝散叶、繁衍后代,形成庞大的蔡氏后裔群体。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祖国大陆探亲以后,台湾蔡氏宗亲就掀起一股回归故土、寻根认祖的热潮,两岸蔡氏子孙因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而再次建立了密切的文化联系与经济往来。当年6月,蔡氏第28世孙蔡启祥回到祖籍地岩溪镇上蔡村。从此,相隔60多载的台湾上蔡蔡氏宗亲终于和祖地宗亲联系上了,开启了两岸宗亲交流的新时代。之后,台胞蔡朝成以及蔡学奇的儿子蔡长泰等台湾蔡氏宗亲,通过蔡启祥及台湾蔡氏联谊会搭桥,先后组团回乡谒祖、共叙两岸情缘。
   “蔡学奇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蔡长泰,一个叫做蔡福建。看名字就知道,他们对祖地念念不忘。取这样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祖地。”上蔡蔡氏家庙理事会原会长蔡振辉一边翻着蔡氏族谱一边介绍,“后来两兄弟都回到大陆创业,蔡长泰在长泰办农场,蔡福建则是到深圳发展。”1993年,蔡长泰回乡投资创办长泰县首家台资农业企业——梁岗山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引进番石榴、软枝杨桃、金苹枣、甜脆桃等32种台湾高优水果新品种和新技术,成为当时长泰果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基地、群众引种的“聚宝盆”,极大促进了祖籍地经济的发展。不久,蔡长泰的长兄蔡福建也回大陆投资兴业。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闽台蔡氏,自古同根,海峡两岸,血脉相连。近年来,台湾蔡氏同胞回乡谒祖,共叙两岸情缘,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上一篇:贵州仁怀三合丫口坝蔡氏祠堂竣工.. ·下一篇:福建晋江五店市蔡氏宗祠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