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揭晓:蔡旭哲担任指令长  · 福建省福州市仑山区蔡襄宗祠(蔡襄纪念馆)举办..  · 香港名仁堂董事局主席蔡金霖为云南边陲的勐海..  · 福建建阳蔡氏两会前往松溪开展交流活动  · 河南举办2024年君子山登高暨第三届蔡邕文化节  · 台湾蔡正元宗长带领家族返福建恳亲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举办重阳节活动  · 姬周根亲文化研讨会暨第二届世界蔡氏企业家文..  · 广东陆丰博社村蔡氏宗祠源远堂落成庆典  · 广东韶关市南雄文坑蔡氏宗祠(昇公祠)重修落..  
村居祠陵 更多

古宅村居

宗祠祖堂

陵园古墓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居祠陵 > 古宅村居 > 内容 

广东云浮市郁南县大湾镇榃葛村

发布时间:2014/4/18

榃葛村古村落,又名蔡氏古村落,位于郁南县南部片大湾镇榃葛村,全村有2000多口人,每户户主均姓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可考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朝中年间。目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50多座,其中明经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村村庄建筑集广府建筑与南江创新建筑设计于一体,沿河岸依山势而建,保留了砖瓦木三合院、独立式两进、三进等大量古建筑和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灰雕工艺。村中精巧别致的古街道、古码头、古学堂、古戏台、古牌坊等等,堪称南江流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据村中的《蔡氏族谱》记载:村中蔡氏于明朝初期从顺德迁徙而来。之前,该村已有多个姓氏人士居住,并且建设了河边码头、街道以及建设物等设施。到了明朝中期,其他姓氏的人士逐渐外迁,只剩下单一的蔡姓人士居住。相传,该村落创建之初,始祖十分重视村落的选址,与国内其他古村落一样,具有依山傍水特点。究其原因,固然是为了生产生活方便,更重要的还是受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追求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并“以山水为血脉, 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建构安全、“风水”好、景色美的聚居空间。

古建筑是该古村落的精华。传统民居是乡土建筑的主体,而乡土建筑又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代表和反映的是地方文化,也是人们审视区域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整体概括而言,该古村落的民居豪华而美观,房屋的体形自由,既有中原、广府文化的建筑艺术元素,同时又有南江地域的创新艺术元素,不受程式的束缚。与此同时,高低错落、虚实相映,显得活泼而统一。房屋的位置布局,或山边,或水边,家家屋后都靠山,门口都向水,有一副天然的山水画。所用的建筑材料是优质木材、青砖、石灰加黄泥等有机颜料精制而成,墙壁、屋内、屋顶上的各式各样艺术品,全部都是有机色料精制制成,使建筑物与周围的山川草木天然和谐。

村内稍有规模的民居,都高悬堂匾、楹联。大多是两进式的三合院,都有镬耳和灰雕、木雕等艺术品装饰,外观十分古朴,还有明晰的本地民间建筑的地方特色。 村中最具规模的几座宗祠建筑,其中以壮丽的“蔡氏大宗祠”、“ 孝燮公祠”、“孝哲公祠”等的宗祠等在建筑风格上最为突出,设计独特。主要表现在:一是屋顶上方的镬耳特别大,并雕塑着精美的灰雕艺术品。二是墙体坚固,全部用坚硬的青砖砌成,墙壁内外均有精美的灰雕艺术品。三是屋内柱顶及木雕设计独特,大多数柱子,看似大理石做成的石柱子,其实不是,而中间是杉木,外边用石灰等合成材料包住,做成方形或圆形酷似大理石模样,要不是专家解释,用肉眼根本辨不清。四是布局合理。300多年前,流经村境的榃葛河汇集南江河,一河两岸的风光具有典型的南江水晶莹透彻,江面上水鸟出没,渔歌欢跃,沿岸青山叠翠,竹树、果树茂密,可谓四时风景如画。更为难得的是,直到民国年间,还有客、货船从西江入南江,抵达该村村口,目前仍有古码头存在为证。该村现存的古建筑物,有的建于元末、有的建于明朝,有的建于清朝,环山面向水塘而建。这些古建筑物,有的砖墙虽然久经风雨而受损,但原貌依然清晰可见。村中央的“蔡氏大宗祠”是村内的重要风水建筑,登此楼,远近风光,一览无遗。 村中古老的石板古街及码头,印证了该村古时的繁荣。村的中央有一条宽5米长约150米的青石板古街及临街商铺基本保留完整,一个古码头也清淅可见。据资料记载,解放前这里商铺林立,当铺、米铺、杂货铺及医馆等一应俱全,四方八邻来汇集。渡船是村中的重要交通工具,直至解放后村内大户仍有舶船并从事、航运业。

该村的古建筑物中,有独具一格艺术特色的大镬耳、木雕、灰雕、灰柱等等艺术品,并非单纯用金钱能堆砌而成的,而是靠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的。这种文化,是耕读文化的传统,是千百年形成的“文脉”。“耕为本务 , 读可荣身”,这是村中一贯的民俗意识,至今留下教育古训为证。耕即农耕,这是村民一贯的生活之本:读即读书,这是村民一贯进仕的唯一道路。相传,该村古时的文化传统非同一般,他们的祖先在村中休养生息后,为的是在新家园实现耕读理想。所以,在村中的宗谱里,除了常规人员记载之外,还记载了村中文化之士亲自设帐课徒、教授族中子弟读书修身的事迹,以倡导读书,促成文风蔚然。 由于该村一贯有了很好的学风,故历代文人辈出,素有“书香门第之村”雅称。据记载,自明末以后,先后出过2个贤师、4个进士、8个举人。 清朝期间,村中蔡氏人曾3次受到皇帝赐封,并留下物件为证:一是蔡氏太婆被雍正皇帝下旨旌表“节孝流芳”荣誉;二是蔡霖泉被光绪皇帝钦赐“翰林守训”;三是蔡淡翁被钦赐“御前侍卫”。 民国期间,军、政要员也不逊色,蔡剑明曾任过******第13军军长,曾与邓小平等共产党高级领导干部有过合影留念;蔡炳福曾任过广东省高等法院院长;蔡鉴堂曾任过广西桂林市市长兼两广商会会长。当过县长的有蔡郁三、蔡仲佳、蔡进生。抗日英烈——******第19路军团长蔡朝焜,也出自该村。还有蔡朝焜的儿子蔡秉龙,后旅居加拿大经商致富后,捐资给郁南县建设了“蔡朝焜纪念中学”,名留青史。还有旅居香港富商蔡扬鸣等。建国以来,该村照样人材辈出…… 目前,保留完整的文化遗物有清朝皇帝雍正、光绪钦赐字样牌匾,还有古大钟等物件。 该村的周围小地名也起得极富文化色彩。村民过去舂米、引水灌溉等,大多数使用水车,因此,村周围水车较多,小地名都以“车”字命名,有竹车、上车、下车、大车尾、小车尾等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今,还有4处保存完好的水车遗址。 近年来,该村密切配合省、市、县生态文明村建设和名村名镇建设工作,开展以外出工作乡亲为主的蔡氏族人组织回家乡,牵起了和谐创建新高潮,成立了和谐创造建促进会,并请专家学者为古村保护和利用做了长远规划,目标是合力将它打造古村旅游度假村。到目前止,共筹措并投入资金近300多万。如今,昔日原始古朴、沉寂的古村,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上一篇:增城蔡氏西山村 ·下一篇:广东三水芦苞镇:寻古韵景致,享..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