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历史渊源 更多

蔡氏渊源

考析论坛

蔡国沉钩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渊源 > 考析论坛 > 内容 

湖南攸县蔡氏与韶山毛氏600年不解之谜

作者:蔡程飞  发布时间:2024/4/8

   “蔡氏家廟”坐落在渌田镇靠安仁龙市乡交界处的黄岗坳前。初到此处,只见龙市境内的黄龙江水窜入渌溪中,却变得柔情似水般,静静流淌,宛若一条碧玉腰带环绕在宗祠前。朝代更迭几经兵战,如今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除了屹立不倒的前廊牌坊外,已是残垣断壁,却也不难看出,在封建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家廟”二字赋予的深刻含义,前廊牌坊后面与第一栋相连接,以前是挂皇封和各种匾额,墙上刻有历代臣官的籍记,以及各种石碑家族文献等,如今只剩两只典型明代风格的石狮孤零零的守护在残存的门架前。或许以往的辉煌渐渐消散,但文人墨客的气息却时刻长存。


   前廊牌坊上书“蔡氏家廟”,左刻“科第世家”,右铭“湖湘望族”均为名人所提。家廟稳坐在如同船形的小舟之上,远远望去看似离渌江的水平面很低,却每次在黄龙江泛滥渌江时,水涨船高般“抵挡”住了洪水的犯虐。正前门有半月形池塘,正对着远处如同笔架的小山坡,在古代的渌田人对祠堂选址极其讲究,往往也会把家族书院设立在祠堂中进行,即对后人进行学识教育,又令子孙感受到宗族文化传承。在路甫村祠堂牌坊后塑有头顶七星独占鳌头的魁星点斗还清晰可见,供族人参拜,可见族人对知识的渴望。令此地得以文风兴盛,源远流长。而那环绕在家庙的“玉带”水却消失在改江造田的历史变革之中,也在此特殊时期一度辉煌了数百年之久的“蔡氏家庙”(及新祠堂)历尽一场浩劫。


   世人皆言我蔡氏辉煌是因先祖雪松公,葬入凤形,有马无鞍九代出朝官,却不知后代名人辈出,进士、解元层出不绝的真正秘密。具蔡氏九修谱记载,蔡思穆号熙垣,明代万历进士。穆先后任四川梁山知县,广东道监察御史,浙江巡按御史等职,为官清正,廉洁无私,且文笔锋利,屡上书奏疏,反映国家和辖地重大事宜,被选入皇宫任教。因思穆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敢管敢教而被皇上封为『殿中执法』的严师。

   话说思穆在皇宫任教期间,一皇子调皮至极,一日穆讲课正兴,皇子捣乱打扰,穆斥之,皇子反,穆举鞭(竹片做的教鞭)要打,皇子离座拒教,穆追之,皇子逃入殿中,皇上问"何故?穆详述之后当堂击皇子一鞭,并将其拉入课堂继续上课。对此,皇上不悦,认为穆此举实犯有欺君之罪,意欲处斩。皇舅得息进言:皇子年幼,严教方得成材,顽劣被鞭,善哉「善哉!不打皇亲不做人,打了皇亲是好人,何之问罪?皇上思后觉言之有理,弃罪而提《殿中执法》四字做匾牌一块赠穆。在被誉为“大明四君子”的太仆寺卿蔡槐庭传奇中也或多或少记载了儿时苦读经历。子将父作马,父望子成龙的佳话中“父子科第”蔡祖斑的传奇隐约可以发现先祖们打开古代科举之门的钥匙密码,“条子炒肉”也承载着我们那些儿时调皮小伙伴们的噩梦。


   万历壬辰科进士历任福建谭州等地四任知府蔡承甲,被称为“豪门逆子”红三军的创始人,战友中出了三位元帅的蔡会文将军及“绝命后卫红34师的政委蔡中。曾任台湾澎湖防卫司令部中将司令的蔡仁昌,曾任国.民.党.厦门要塞司令部少将参谋长蔡才佐。新中国著名美学家蔡仪等传奇人物让这片土地充满着传说更附上神秘色彩,而这里的学子个个愤慨激昂时刻准备续写新的篇章…

   追根溯源“南干山川吴入楚,中州阀阅祖而孙”。此副对联摘至渌田“蔡氏家庙”。据渌田蔡氏族谱,宜章黄沙堡蔡氏族谱共同记载,源流于河南上蔡。宋靖康年间,上蔡人吉公(泰常)南渡任江西洪州通判,再任潭州通判。因几经兵寇,旧谱不。十三世玉潤公殡葬安仁大禾岭(据渌田八修族谱地名中显示在大笔冲附近)生四子朝宗、朝纲、朝端、伯行。朝宗公从军入籍军功奉调宜章黄沙堡,朝纲公,字立,号梅溪,初仕于元为文林郎,升兵部职方司,后值元末寇乱,携子妻,潜来耒衡交界的新城(今耒阳新市街)隐居。朝端公安仁知县,讳忠,号雪松,卜居于攸县禄田桑田。伯行公不详。

   据《会宗说》载:

   韶山毛氏始迁祖毛太华,元至正年间避陈友谅之乱,由江西吉州仙茶乡迁云南,因与乡人蔡姓者共躲澜沧卫,乱定后,洪武十三年庚申,奉朝廷招募之令,公偕蔡及子清一、清四来湘乡北门绯紫桥。蔡亦分道下屯攸县之陆田。据云南永胜县习甸县志记载及毛氏祖谱一氏祖;蔡长甫婆王氏生三子,贵勇、贵富、贵勇。以军功随父内迁,先安置湘乡,后移居下屯攸县陆田,留贵山驻守卫城。这段历史虽永胜县志,毛氏家谱及各类研究学者资料中都有表明。虽族谱中对于澜沧卫戍边确有只言片语的记载(每代都需选人前往)。但因前九代族谱不全,皆是无从考证,只待后人追溯。

·上一篇:福建石狮蔡氏之奇 ·下一篇:蔡襄的强兵策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