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文学艺术 更多

诗词联赋

杂文散记

书画艺术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杂文散记 > 内容 

一碗火油稀粥

作者:蔡纪昭  发布时间:2024/1/6

   在1959年的苍茫岁月中,那是一段被历史铭记的艰难时光。我们的村庄,为了集体的温暖与生存的希望,在东社与西社之间搭建起了两座大食堂,仿佛是风雨中的灯塔,引领着每一户人家的心,而我家的餐桌,则与西社的平乐公祠紧密相连,那里,每日三餐,年迈的祖母总是手持那只承载着家族记忆与温情的陶瓷饭钵,步履蹒跚,却坚定无比地走向食堂,为我们全家带回那份简单却珍贵的稀粥。

   那是一个清晨,阳光尚未完全驱散夜的寒意,食堂内却已是一片忙碌,然而,就在这份日常的忙碌中,一场意外悄然发生。一盏煤油灯,在炊事员的不慎之下,倾倒在了正沸腾的稀粥大锅之中。煤油与粥,瞬间交融,形成了一幅令人心悸的画面。粥色浑浊,气味刺鼻,仿佛是大自然对人类困境的一种隐喻,让人心生畏惧,却又无从逃避。

   祖母归来,手中端着的,正是那钵掺杂了命运苦涩的稀粥。我站在一旁,那股混杂着粮食与煤油的气味,即便隔着一段距离,也足以穿透我的防线,直击心灵。祖母却仿佛未曾察觉,她以一种近乎仪式化的姿态,若无其事地开始品尝,那“吸吸噜噜”的声音,在寂静的早晨显得格外响亮,仿佛在向我传递一种无声的鼓励——生活,即便再难,也要勇敢面对。

   那时的我,还是个孩子,面对那碗几乎不见米粒,又弥漫着煤油味的稀粥,内心充满了抗拒与恐惧。父亲的眼神,温柔而坚定,他轻声细语,仿佛是在讲述一个古老而又真实的故事:“孩子,捏住鼻子,试着吃下去吧。我们都在努力,为了这个家,为了未来。”我深知,每一粒米,每一口水,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都是无价之宝,但即便如此,那碗粥对我来说,依旧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

   然而,在祖母慈爱的注视与父亲坚定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一点一滴,强迫自己将那碗带着浓重煤油味的稀粥咽下。每一口,都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每一次吞咽,都是对生活的一次妥协与坚持。我明白,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为了我们能够共同走过这段艰难岁月。

   岁月如梭,转眼间,六十余载春秋已逝,但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回想起那个清晨,那碗难以下咽的火油稀粥。它不仅仅是一段记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关于家人间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深刻感悟。那碗粥,虽然苦涩,却如同一块磨刀石,磨砺了我的意志,教会了我珍惜与感恩。它提醒我,无论未来如何,都要铭记过去的艰辛,珍惜眼前的幸福,因为,正是这些经历,构成了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更加坚韧,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谛。

·上一篇:时光之秤 ·下一篇:龙年趣龙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