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仪故居,亦名上新屋,又名桥头屋,位于攸县渌田镇潞浦村(原五星村)上新屋组,东距潞浦村敬老院80米,北距118乡道40米,清末至民国民居。
蔡仪(1906~1992),字南冠,湖南省攸县渌田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受党指派参加上海青运工作。先后任华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教授、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和博士生导师。《文学概论》《美学原理》主编。著有《新艺术论》《新美学》《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论现实主义问题》等。

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布局,东西长67米,南北宽38米,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左右。面阔17间,前后三进,砖、石、木梁架结构,两层。硬山顶,叠涩檐,小青瓦面。有房97间,天井18个,民间俗称“九栋十八天”。该房由蔡仪祖父和父辈四人接力建设,历时40余年。

蔡仪是中国无产阶级美学奠基人,著名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其故居规模宏大,整体保存完整,其中大量石、木雕构件,以及彩绘、墨绘和泥塑人物、动物、花草保存较好,在湘东地区民国时期民居建筑中有代表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蔡仪故居于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被发现,2013年11月8日,攸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