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历史渊源 更多

蔡氏渊源

考析论坛

蔡国沉钩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渊源 > 考析论坛 > 内容 

福建石狮蔡姓为何称自己为“六斗门蔡”?

来源:石狮日报  发布时间:2022/7/6

   据考证,石狮很大一部分蔡姓都由龟湖迁播而来,他们称自己为“六斗门蔡”。对此,我市文史爱好者进行了考证。《龙津蔡氏族谱》记载,当时龟湖蔡氏由于勤劳开垦,获得大量土地和资产,富甲一方,当地的苏、郑、黄、林等皆与其结为姻亲,拥有“高楼一、东西仓二、浚六、角井六、凡春夏收租以赤白为帜”,蔡志坤介绍,这里的“浚六”应指六条浚沟,浚沟的末端即设斗门(水闸),以排洪防涝。民国时期重刊的《龟湖塘规》也记载,龟湖塘周边设有六个斗门,这与龟湖和石狮地区口口相传龟湖“六斗门蔡”相一致,由此可见,当时龟湖塘六个斗门可能为蔡氏所建并掌控。在古代农业社会,斗门是重要的水利设施,能拥有六个斗门的蔡氏家庭一定不简单。因此,“六斗门蔡”被视为古代龟湖蔡氏勤劳的象征,也是如今散居各地龟湖蔡氏后裔引以为荣的称号。

   坐落于宝盖镇郑厝村的龟湖蔡氏宗祠,虽历经朝代更迭,族人全部散落他乡,但几经修缮仍保存至今。据了解,龟湖蔡氏宗祠始建于宋高宗至宋孝宗年间(1127-1189),当前保持清末民初修建的风格。这是一座闽南“宫殿式”建筑,二进三开间砖石木结构,屋顶呈双坡单檐硬山式。虽然宗祠当前,破损严重,但仍可从其正大门的装饰看出当年的精美模样——精雕细琢的花篮状木吊筒象征瓜瓞绵绵,再看大门两旁有“麒麟献瑞”“牡丹富贵”等寓意吉祥的浮雕,典雅生动。

   莲埭蔡氏宗亲蔡国友介绍,祠堂内有一副关于龟湖的楹联:“地脉钟天马;湖光漾石龟”,“天马”即指双髻山,标明宗祠优良的地理位置与秀丽风光。再看楹联“乡党于斯评月旦;湖光十里稻香屯”,说的是龟湖的美好景象、物产丰饶,为泉南的鱼米之乡。

   族谱记载,元龟去世后,葬于龟湖后头山上,即今宝盖镇后垵村后头山,墓茔至今已近九百年。有关人士认为,龟湖蔡氏的古墓、古祠见证了宋代先民开发泉州湾南岸龟湖乡的一段历史,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在清初残酷的迁界中,原居住于龟湖沿岸的蔡氏、张氏、吴氏必须内迁,龟湖蔡氏在此次迁界中大量外流。在岁月的变迁中,居住在龟湖的姓氏中渐渐少了蔡姓后裔的身影。

   从龟湖走出的蔡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其中不乏进士、为官者。《龙津蔡氏族谱》中,其中一位为族谱作序的人引起了文史研究者的注意,该人名为庆旺,与父亲同为县令,《晋江县志》中有记载。清初,晋江龟湖蔡氏出承赐、庆旺父子县令,一家六代五人上《晋江县志》《泉州府志》。其中:蔡鹤凡,以子承锡贵,赠文林郎;蔡承锡,岁贡生,顺治丙戌考授漳平教谕,后升河北饶阳、宁晋两县令;蔡庆旺,承锡子,顺治丙戌考受福州教授,后任山西屯留县令,注《简斋诗集》;蔡必菼,庆旺孙,著《四书直解》《五经翼注》《仿庐诗草》;蔡式金,必菼子,乾隆庚午举人,府学。而传自龟湖的容卿蔡氏同样走出了多位进士、举人,家学渊源由来已久。自宋以来,龟湖蔡氏在石狮各地开枝散叶,并繁衍至世界各地,书写了一段段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佳话。

·上一篇:蔡氏相关姓氏​ ·下一篇:《资治通鉴》蔡俦究竟是个什么人..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