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赣。我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人,虽然从不“引以为傲”却也对“江西”这片红色热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古语有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兽且如此,何况是人呢?
离开江西已经很多年了,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亲切的叫我一声“江西老表”。“老表”这个词,听起来很顺耳,一声称呼叫得好像“亲兄热弟”一般。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江西人被叫作“老表”?关于“老表”称呼的来源,我一共听到过三种版本:
第一种,落难英雄的版本。
有位伟人,在红色革命时期落了难,被一个江西籍贯的人救了,这位伟人全身而退后,眼含热泪的认这位“江西人”作了干亲,并承诺以后到哪里只要提到自己是“江西老表”,必有重谢。从此“老表”这一词就成了江西人的代名词。这里的“表”意为“表亲”。
这种落难英雄式的说法,不禁让人想起黄巢与红灯笼。虽然无证可考,却甚得我心,满足了我心中小小的“英雄情结”。翻开近现代史书,江西几乎占了一大半的篇幅。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苏维埃政府……这一个个的历史名词,让人肃然起敬。姑且不谈江西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大与不大,单凭它给历史留下的记忆来说,江西是伟大的。现在偶尔也会在某处听见哪个江西孩子自豪的说:“我爷爷当年可是打过仗、干过革命的。”
第二种,祖先遗留的版本。
“江西老表”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古时候赣地的祖先们都很相信风水,为了在迁徙的途中便于掌握方向,喜欢“带一个表”(古时叫做“罗盘”),是以得名。
这个版本的“表”只是一块冷冰冰的“表盘”,但事实上我们江西人的确迷信风水,而且特别重视家里的灶台,所以在骂人的时候通常会说:“你要倒了灶”意为:“你要倒大霉了”。与邻居发生冲突时,第一时间里,我们想到的不是打人,而是砸了他的灶台,坏了他家的风水,断了他家的粮,
第三种,纯属谣传的版本。
江西民国初期,江西富庶的人很多,一些大户人家的主人都带一块洋表,以此炫富。“江西老表”因此得名。
我个人觉得这个版本纯属谣传。江西地处中部,一直以来江西人的思想比较保守陈旧,安于现状,也是中部六省中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所以根本就不存在“炫富”一说。
话说回来,江西的发展还是很滞后,人才也留不住,所以我们不能老喜欢沉浸在过去的辉煌,实际上现在与未来才是重要的。
作为一个身处异乡的江西人来说,最高兴的事就是能在公车上听到一句家乡话,哪怕是句骂人的也行。近些年来,外出打工的江西人越来越多了,仅广东一个省就容纳了江西各地的打工者。我们常说“广东狗,江西牛”意思是:江西人说广东人是狗,因为做生意聪明;广东人说江西人是牛,因为勤劳憨厚又老实本份。由此可见作为“一衣带水”的广东和江西也存在着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和相互调侃的地域感情。
俗话说“乡音识亲人”、“宁改祖宗姓,也不改祖宗音”。在广东,时而不时就会有江西话传入耳朵。江西的方言很杂,主要通行赣语、吴语、客家话、闽南语、徽语和官话。所谓“隔河隔千里,十里不同音。”,我们赣南地区说的就是“客家话”,虽然发音不同,但接触到了,我便会笑着说句:“我们都是江西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