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蔡氏古院,宾阳无人不知,历经二十多年的挖掘、修缮、推广和宣传,迄今已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号称南方的“乔家大院”。从原来的“古宅”延续发展成今天的“古院”,这其中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条件,同时也凝聚和渗透了蔡氏族人的心血。

笔者从古宅到古院前前后后去过多次,值得称道的是其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时期的青砖瓦舍及巷道,以及大门处挂有蔡焕雄手书的几副对联和古井旁镌刻的蔡呈书的一首 “七绝”。遗憾的是在历史人文方面,能映入眼帘之物,却也寥寥无几……
笔者认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国家,其兴盛的佐证,唯有人文。人文是文化的核心,是精髓,是灵魂。有形的宅院历经风雨洗礼终有衰败消亡之日,但是无形的人文是可以无限的延续和传承下去的。从古至今,能在历史的荣光榜上留传下来的才是真正的人文。
虽有所缺憾,但并不妨碍蔡氏族人打造旅游名胜古迹的决心,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最使我感动的还是其族人的努力。纵观蔡氏古院的今天,不能不引起我施氏族人的深思……
施家大院,今天始破土而出。无论是在地理、名胜、古迹,还是在历史人文方面,施家大院都有着厚重的底蕴和挖掘的潜力。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后耸苍峰,前横锦野,左绕仙江,右环宝水,一马平川,稻香十里。“施村八景”( 东头书院、施氏家庙、施氏古宅群、茶辣坪、施正甫故居、中华民国抗倭阵亡将士墓、施鹿石围古宅、三仙庙 )既有着不菲的观赏价值,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乍一进入,庞大的清一色的古建筑群,青砖黑瓦,古色古香,巷道幽深,九曲回环;历代才人辈出,名人轶事,如雷贯耳,如数家珍,不胜枚举。尤其是宾阳独一无二的施氏家庙,门前庙内雕龙画凤,栩栩如生,名联妙句,诗词歌赋,朱子家训令人目不暇接……
为什么施家有着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却锻造不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这应该引起施氏族人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历史的接力棒已然传到了你我的手里,唯有醒悟奋力,才是我辈应有之举、应尽之义!才能不辜负三源始祖的浩荡恩泽!衷心希望施家大院在不远的将来以瑰丽的身影傲立于宾阳乃至八桂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