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福建南平市建阳区蔡氏宗亲会联合蔡氏九儒学术..  · 福建济阳柯蔡委员会暨安海片区分会、永春分会..  · 贵州息烽养龙司蔡氏宗亲隆重举行清明祭祖大典  · 香港福建洪邦同乡会回乡访问家乡老人会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前往仙游祭扫蔡襄及蔡京..  · 安徽全椒蔡氏宗亲会到淮南开展文化交流与宗亲..  · 蔡氏立姓3070周年暨世界蔡氏祭祖大典  · 福建晋江白垵蔡氏子科家庙重建落成暨袝祧庆典..  · 广东阳山尚集公蔡氏后裔春分祭祖活动  · 广东陆丰大安蔡氏崇德堂重光庆典  
姓氏博览 更多

姓氏话题

百家姓氏

谱牒文化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博览 > 谱牒文化 > 内容 

广东《南雄珠玑巷南迁氏族谱、志选集》

作者:欧如柏  发布时间:2014/4/18

     珠玑古巷,历史悠久。它位于南雄市北部偏东的323国道旁,距市区9公里。古巷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全长1.5公里。珠玑巷,原称敬宗巷。据《直隶南雄州志》载:“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府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兴珠玑绦环以旌之。为避敬宗庙谥,因改所居为珠玑巷。”

自唐开元四年(716年),名相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新路(今谓梅关古道)之后,古道成为五岭南北的交通要道。而古道由北至南贯穿珠玑巷,这里一直是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驿道上的商业重镇。唐、宋时期,中原战乱频仍,大批诸姓氏族越岭南来,人见珠玑巷一带有上万亩良田,加上巷内民宅祠堂、店铺商号,鳞次栉比,繁华热闹,南来的士民都在珠玑巷聚居,在此发展生产,繁衍生息,兴家立业,给人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巷内的门楼牌坊、贵妃塔、亭、台、楼、阁、古祠和寺院,都有着一段曲折的历史和动人的故事,这些都是南粤先民艰苦创业、开发岭南的见证。那些古桥、古榕,还有以旧如旧修葺一新的张昌故居和门楼牌坊,仿佛无声地向人们说着南迁先民们奋斗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

迄至南宋咸淳年间,因胡妃之祸,珠玑巷诸姓先民团集商议,在贡生罗贵的带领下,乘竹木排南迁到珠江三角洲等地散居。而居住在珠玑巷的汉室刘氏为较早南迁的一部分。元初,广传公之第五子巨海公,官授云南都运使,辞职后来到珠玑巷落籍卜居,开创基业。随后,广传公14大房子孙先后进入南雄珠玑巷寓居,而后又因各种自然灾害等原因,广传公裔孙又一批批南徙到南海、番禺、顺德、增城、东莞、中山、新会、高要等地安居立业,繁衍生息。据珠江三角洲各市(县)的数十种《刘氏族谱》、家乘、族史和方志系列等史籍记述,刘氏先祖在珠玑巷居住一二代,多的五六代,更长的有十数代。这样珠玑巷养育了一代代的南徙先祖,而后又送走了一批批的南迁先贤。刘族历七百余载,子孙蕃衍,枝繁叶茂,播遍在岭南各地和港、澳、台地区。****战争之后,刘氏后裔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国卜居蕃衍,开创立业。

蔡姓

高要回龙黎槎《蔡氏族谱·序》

尝思木发,由本水达从源,人生自祖其义一也。溯我宗先之初,原居中国南雄府珠玑巷,缘被洪武朱王徙民而来也。自珠玑巷移居,山河跋涉来至冈州大良地面,不知歇在何所,而来此抑或直道而至,此无可详稽。回忆吾乡之设始原有三姓,周始为村建地设宇,赞号为庄,地形鸯体名曰黎槎。然其宅周居,始创我苏、蔡后和扶居二者又不知何先?但苏始一祖,蔡来二公,西北之蔡是绍先之祖,西南之蔡乃善长一宗。苏姓原界东北,周姓始安东居。迨周姓失存东宅,尽是苏居,只存苏、蔡盘旋而居。各居吉向,姓裔流芳,如木本水源而发达也。济阳之郡,绍先之公燕翼诒谋莫莫之;葛蕊可咏螽斯,衍庆绵绵之。拥有派瓞兴歌,迄今子孙分居远籍总属一源。夫后子孙千亿念祖之恩,爰为之立谱,以志诸宗先,且为永远不朽。云第世代,云遥未得尽知而详注,而宗枝蕃衍,正宜谨志,以流传焉。是为序。

(摘录高要县回龙镇黎槎村《蔡氏族谱·序》,誊抄本?)

温陔梅塘《蔡氏迁粤重修家谱·序》

……我大宗始祖,由珠玑巷迁闽省泉州府晋江县梅林乡。历数传,寝炽寝昌可继振振公族,克顺克孝,依然秩秩。斯干传至十三世伯太祖肇琳公,偕弟肇舒公于崇祯年间来游粤东,侨居羊城西关,籍隶南海。未几,肇舒公徙居澳门就业,籍隶香山。二公实为粤东不祧之始祖也。而肇舒公则为我祖所自出之祖焉。公与妣生终葬所及所生等俱详谱内,接廑念祖宗缔造维艰,常惧失坠又恐流传渐久,谱或荒芜,因敬修而为之序。俾后人谨藏,时时力口意无忘水源木本之恩,当惕春露秋霜之感,匪特先灵降鉴即予亦厚望焉。庶几一人有幸,俎豆常荐,其馨香万世无疆,规模聿昭于远大乎。

咸丰辛亥元年重桂月谷旦 二房八传孙接 薰沐拜书

(摘录温陔梅塘《蔡氏家谱·序》,木刻本。馆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献特藏部。)

顺德《蔡氏房谱·渊源纪》

元定公,号西山,赠迪功郎谪道州。时避居山东。生孙蕃,字价人,宋理宗朝举进士,知龙严县县尹,为宦官事谪南雄保昌县典史,半载而卒,葬于县城外。子明远公,遂寄居于南雄珠玑巷,生三子:长子成、次子学、三子达。宋咸淳九年王妃胡氏之难,聚众伐竹为筏,纷纷逃窜。吾祖子成公与兄弟子侄至顺德龙江乡而居焉,兄弟三人各立户籍。公生六子,亦各异居。仁兴、善兴迁居新会。义、礼、智、信四公遂相承,开户广州府顺德县马宁都六十七图一甲蔡必昌户。

《香山县志》续编(卷 三)

永厚蔡族

始祖元昌,宋敕授学士,原籍福建福州福清县。传至七世祖积厚、恒兆迁居广东南雄州。积厚失其传,在南雄则以恒兆作一世祖,传至六世祖思添,由南雄迁居香山永厚乡。传至十五世祖孟京,支分三房,长房徙员峰乡十余人,其余均居永厚乡,现三十三代,丁口约千余人。

《高要县志·氏族》初编(卷 三)

黎槎仁华里蔡氏

(澄湖 槎冈 竹围 宽郊 黎城 兴仁里系 沥水 甕冈)

其祖蔡裳南雄珠玑巷人。宋咸淳九年避难南徙(据其谱称避苏妃祸案,苏妃即胡妃事,详见李氏条下)。其后,有名经生,字启麟,号端山者,于明永乐间来居县东南禄栏都槎村,号所居曰杜华里(今属回龙乡),为其始祖。有子三人:长浩然、次沛然、三湛然。浩然世居黎槎。至五世宜芳迁居甕冈,后复分支茶山(今俱隶高明)。清同治九年有十一世裔孙分迁黎城。光绪十五年有十三世裔孙分迁槎冈(今俱属回龙乡)。沛然迁居茅村,复分支新围(今俱隶高明)后又分支竹围。湛然生子国政,迁居澄湖后,复分支宽郊(今俱属回龙乡)。……

黎槎别有一族,始祖名善长,号良初,与绍先同来别立兴仁里居之,至今凡十九世。……清乾隆间,有乔干,字茂林者,分迁沥水(亦属回龙乡)。光绪间,有遇开者亦分迁槎冈,故槎冈有蔡氏两支派系不同,毕业生表蔡锦荣、蔡锦绘即槎冈人也。

·上一篇:广东河婆各村现场族谱采集校对 ·下一篇:福建《蔡氏族谱》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