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文化 > 典故传说 > 内容 |
|
蔡皇勷芋叶托水珠的故事 |
|
作者:蔡惠进 发布时间:2014/5/1 |
|
传说明清年间,约公元 1639 年,达枢公(生于万历 8
年,礼部儒士嘉宾怡侃,邑庠生)50
多岁时,独子皇勷公已成人。达枢公一心望子成龙,促子赴城就读,皇勷公离乡之际,思绪言万千。叹自己单钉难成铁,独木难造桥,有意劝父再娶,又难于启口,便想出在年初一借向父拜年早敬之机。滴水于芋叶代茶杯奉敬,以暗示一点水珠在光滑的芋叶上面滚动的险象。达枢公会意,默认不语。
同年七月间,皇勷公收田租于谢道山塔脚刘厝村时,见一老妈和一女子在家门口梳线织麻。女子衣着朴素,表情温和,给人以一种顺心的感觉,经打招呼后,进屋喝茶叙家常。老妈曰:“次孙女现年十八,父母早丧,家中只有我和二孙女相依为命”。皇勷公亦介绍了本身家境。老妈听后,言语间表达同情之心。皇勷公见话有投机,便开玩笑曰:“刘姑娘,您给我做庶母如何?”没想到刘家姑娘竟一口应承(当时皇勷公大刘姑娘约十岁),老人家亦纳意应允。先朝婚姻,长辈主婚为定。
迎娶之日,刘氏妈身穿黑色衣服,戴红花,坐红轿,以示甘心情愿为人庶母。轿至村前,按例由一好命娘前去牵新娘时,新娘不肯下轿,新郎官达枢公踢轿门,亦不肯下地。儿子皇勷公会意,即上前下跪道:“请母亲下轿”刘氏妈高兴地扶起“儿子”,随达枢公入屋,其中之含蕴,可见刘氏妈的聪明、贤慧。
正月十五汪厝村屯宫妈祖(天后圣母)庆赏元宵,百姓点香烛,吊花灯,敲锣打鼓唱大戏。青年妇女有行过灯脚祈求生男丁的风俗习惯,刘氏妈以当了庶母的身份,伴随上了年纪的妇女去看戏观灯。
很凑巧,当她们走至花灯下时,秀色的灯脚圈恰好落在刘氏妈头上,如帽稳戴,刘氏妈出自好奇心与幸运感,随手将五线扎的灯斗(灯裙)作帽戴之回家,人们在笑声中祝贺吉祥。
此后,刘氏妈连生三男丁:二房麟长、三房定长、四房羽长(大房皇勷)衍派园仔、池尾、旧厝田脚厝、兴州霞山、联安雷峰田等后裔。自此达枢公派下的子孙每逢正月十六日必送戏一本给屯宫妈祖,以示诚心纪念。
芋叶托水珠的故事,反映了皇勷公聪明孝顺、兴家旺乡的思想,亦可使后代了解先祖重视传宗接代之一段生动故事。
|
|
|
|
|
|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