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蔡氏文化 更多

典故传说

文化天地

蔡氏辈序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文化 > 典故传说 > 内容 

蔡氏《家庭简报》的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4/5/1
有人说,同胞亲情的淡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在浙江宁波有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12人,家庭总人口至今已有75人,虽然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的甚至越洋过海,然而一份《家庭简报》使浓得抹不开的亲情始终浸润着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家人间互通信息,奋发共进,个个事业有成。去年,这个没有宅院的大家庭还被评为“宁波市十佳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笔者慕名采访了蔡氏家庭通讯社社长———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协副秘书长、宁波民革常务副主委蔡国黄先生。他说,《家庭简报》刚满10岁,已走出了家庭,至今有14个省市的集报者来信索要收藏,他的手头仅剩存档用的一套“孤本”了。
增进亲情的桥梁
在与蔡国黄随意的交谈中了解到,其父蔡竹屏先生是位爱国诗人,抗日战争时期历经坎坷曲折,1982年捧着落实政策后出席市政协会议的通知书,含笑九泉。8年后,其母燕俊明女士也走完了人生之路。失去双亲的家庭靠什么来维系亲情?在母亲离开后显得寂静冷清的小屋里,一家人忆往事,想明天。大概也只有以宁波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底蕴作基础,才能有他们独特的创意:创办一份《家庭简报》作为增进亲情的桥梁,以互通信息,并在事业上相互勉励,携手共进。这一使命由蔡家老五、时任大学中文系讲师的蔡国黄承担了下来。
翻阅着已出版的137期《家庭简报》,一股浓浓的亲情扑面而来:谁出版了新著啦,谁结婚生子啦,哪家小伙子淘气啦,谁家孩子通过电子琴六级考试啦……桩桩件件,国事、家事、天下事就像发生在各自家门口一样,尽管琐碎却意趣盎然,读起来既有亲情的温馨,又极具现代气息。要是谁家遇上了困难,各家更是以自家事待之,鼎力相助。
去年4月,排行十一的国欣之妻雅芬患了重病。在宁波的各家请医疗专家,论治疗方案,问候陪伴,轮流照料。家庭通讯社发出了《雅芬、国欣一家需要你的关怀和问候———致大家庭在外地的成员》一文,外地亲人阅知后,或来信,或来电,或专程到宁波看望,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就收到捐款3万多元。大家庭的温暖使病人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亲情的美好,从而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真是家报一线牵,亲情驻心间。
小小“报纸”凝结起来的手足亲情,使得简报本身难以承载其厚重。龙年春节大团聚活动,就是浓浓亲情的又一次喷发和升华。家庭成员们带着各地的风味食品,带着迎团聚的迫切心情,匆匆赶回宁波,有的还提前到达做筹备工作,使得这一活动的义务工作人员达24人之多,活动安排得有条不紊;有宣读贺信、接受采访的,有走师访友、扫墓叙旧的,有联欢祝寿、故地重游的,还有第二代与第三代的乒乓球对抗赛,更有那在欢笑声、歌唱声、碰杯声伴奏下的满满6桌的大团圆年夜饭……此景此情,你不得不承认只有亲情才是永恒不变的。
增长见识的窗口
蔡氏家族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大家庭。他们中有国内外著名的教授、学者、专家,有教师、医生、公务员,有经理、职员、学生;他们中有中共党员,也有民革、农工、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成员,还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那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反映在他们自己的“报纸”中,更多了一份随意和亲切,其所见所闻无疑是开阔眼界的知识宝库。
《家庭简报》有家事:除了家人的亲情,还有家乡的远景。在《宁波拉开新一轮城市建设序幕》一文中,蔡国黄报道了宁波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使城市大起来,功能全起来,环境美起来,品位高起来的建设蓝图。报道让读者了解到,经过3至5年的努力,家乡宁波将实现展示港口城市特色、体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实现园林城市的目标;
有国事:老二蔡义江(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红学家)提出,发展经济最重要的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并以此作为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出发点;
更有天下事: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家庭中已有18位成员先后出国访问、考察、研修和主持设计项目,各地的见闻、感想,给人以亲切而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风声:在宁波解放50周年特刊中回忆解放初敌机狂轰滥炸宁波时的腥风血雨,读了令人心如刀绞;
有雨声:1998年的特大暴雨导致长江、松花江流域洪水泛滥,大家庭捐款赈灾的热情使人感动得泪如雨下;
更有阵阵读书声读出的成果:少年儿童学习成绩优异,青年中年写出专业论文,老年人出版学术专著。
有天文地理:老大蔡义汉(著名地热专家、天津大学教授)的文章当然是三句不离本行;
也有轶事秘闻:蔡义江应邀到邓小平夫人卓琳家作客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与沈雁冰、俞平伯等名流的交往等,可能都是其他媒体未曾报道的“独家新闻”。
在蔡家龙年大聚会上,年轻一代一起展望《家庭简报》的明天:“应该更显活力,更有时代气息”、“不能与社会发展相脱节”、“要上网”……
·上一篇:历史上的“蔡”得罪了谁? ·下一篇:蔡顺拾葚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