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村居祠陵 更多

古宅村居

宗祠祖堂

陵园古墓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居祠陵 > 宗祠祖堂 > 内容 

福建晋江金井塘东蔡氏家庙

来源:海峡之声网  发布时间:2019/12/26

   “塘东崎,檗谷大,庄厝祠堂盖南门外”,这是一句在晋江地区耳熟能详的俗语。其中所说的“塘东崎”,指的是晋江金井镇塘东村东蔡家庙的屋顶高耸陡峭,极具特色。

  东蔡家庙是塘东蔡氏的祖祠,又称“下祠堂”或“大宗祠”,始建于明崇祯十年,至今已重修过三次。民国元年(1912)第二次重修时,曾聘请有名的惠安溪底梓匠王维禄前来主持施工。当时埋在中厅后墙的一段中梁头上记录着祠堂的规制:“祠坐巽向干兼辰戌,分金丙辰丙戌……通梁深二丈亢四寸……阔丁皆配吉字,三丈二三尺六寸……四路脊高二丈九尺九寸……”尽管祠堂面积不大,但二丈九尺九寸的脊高却使东蔡家庙的屋顶高耸陡峭,获得了“塘东崎”的美称。“人要是在这个屋顶上,不敢站着,都要趴着才行。”塘东蔡氏宗亲会会长蔡继贤说,相传因为屋顶陡斜,当年上屋粘瓦的工人施工时都要在腰上系上保险索,以防立足不稳,滑落下来。

  为什么东蔡家庙的屋顶要建这么陡?“据传都是按着风水先生说的去做的。”蔡继贤会长说,东蔡家庙在建筑上有许多的考究,但是一般人很难一窥堂奥。

  其实,在离东蔡家庙不远处,还有一座蔡氏家庙,又称“顶祠堂”或“新祠堂”,始建于清同治间,民国初重建,面积大于东蔡家庙。虽然没有复制东蔡家庙那奇特的屋顶,但蔡氏家庙在建筑上却也别具一格地拥有五口天井。“这在晋江是非常罕见的。我们就是要追求跟别人不一样的特色。”蔡继贤说,“因为东蔡家庙比较小,祖宗牌位都放不下了,所以才又修建了蔡氏家庙。”

  塘东蔡氏属青阳衍派。其开基始祖为青阳蔡氏第十六世孙蔡我东,号杨梓。因拓地建屋于池塘之东,传衍子孙,故村名塘东。

  明代以来,晋江文风昌盛,塘东虽僻在海隅,犹是学文习武,人才辈出。如明末著名易学家蔡鼎。明代,泉州地区研习理学成风,特别是以研究《易经》最负盛名,曾有“至今天下言《易》者,皆推晋江”之说,世称“清源学派”。蔡鼎字可挹,号无能,是明代清源学派的最后一人,他年轻时即精研星经,擅长易经,著有《易蔡》一书,“十卷五十万言”,风行海内。

  明清以来,塘东蔡氏族人有许多漂洋过海往菲律宾谋生。菲律宾有名的“糖大王”蔡本油就是塘东人。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往台湾垦拓。较有名气的如同治年间中进士的蔡德芳。他曾赴台掌教于鹿港文开书院,彰化白沙、蓝田、鳌山书院,噶玛兰仰山书院,培养不少人才,并着有《易经便览》一书行世。光绪廿一年(1895),台湾被日人侵占,蔡德芳悲愤地抛弃在台家业,挈眷内渡,住居家乡。至今,塘东的蔡德芳故宅“进士第”犹存。

  1945年,台湾光复后,塘东又有不少人东渡台湾经商、任教、就学。据不完全统计,现居台湾的塘东人有1000多人,有些人取得较大的成就和发展。如:被誉为“台湾交响乐之父”的蔡继琨,著名企业家、美国联合太平洋旅馆集团创办人蔡实鼎等。1989年,台胞蔡实鼎回到故乡,捐资兴建全长3300米的 “锦东大道”,并和蔡炳琨捐资锦东中小学奖学奖教基金,为桑梓献上一片爱心。

·上一篇:福建龟湖蔡氏祖祠重修委员会成立 ·下一篇:谈祠堂文化:为什么要有祠堂?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