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蔡氏人物 更多

古代先贤

近代人物

现代精英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人物 > 古代先贤 > 内容 

闺阁铁汉蔡玉卿

作者:蔡海峰  发布时间:2019/10/6

   自古以来,女性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是柔弱之美。但是,谁说女子不如儿郎?谁说柔胜不了刚?明朝福建漳州大地上,曾出现一位铁骨奇女——蔡玉卿。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蔡玉卿出生于一个隐士家庭(父亲蔡乾鎏是一位隐者)。或许是受家庭影响,与同龄人相比,小玉卿早熟一些,恬静寡言,却能忍受清苦的生活。在父母的教导下,识字读诗,10岁便能写文章。

   蔡家有女初长成,15岁嫁黄道周。夫妻两人情投意合,感情甚笃。每逢黄道周离家远行,蔡玉卿必定赠诗勉励,情意绵绵。我们可以想象,奔波在外的黄道周,在昏暗的烛火下打开妻子的信,情切殷殷复叮咛,心中流过一阵暖流,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崇祯三年(1630年),黄道周因连上三疏营救钱龙锡而被贬官三级。与其这样为官却无作为,不如辞官。皇帝获准后,一家人将要离京时,蔡玉卿关切地对丈夫说:“所当言者,尽于此乎?”黄道周理解夫人对自己的支持。第二天,再上一疏,规劝崇祯皇帝“退小人,任贤能”。崇祯皇帝竟以“滥举逞臆”之罪把他削籍为民。遭此横祸,蔡玉卿慰勉丈夫:“上怒方殷,祸几不测,今削籍归,幸矣。”

   蔡玉卿随夫还乡后,为致力著书的丈夫研墨抄书,或者研读经史,他们过着安逸自在的生活。崇祯八年(1635年),黄道周讲学于漳州紫阳书院。蔡玉卿随行并热情地为前来听课的学生煮饭做菜,家里经济拮据,也从不告诉黄道周。

   崇祯十一年,黄道周告病辞官回家。崇祯十三年(1640),江西巡抚解学龙按常例,推荐所部官员,对黄道周推崇备至。崇祯皇帝疑黄道周与解学龙结党,竟以“党邪乱政”罪名,逮捕两人,各廷杖八十,“发西库司问拟”。蔡玉卿在丈夫遭严刑毒打,受沉重打击时,叫家人带去书信,以“天下圣明,自有霁日”相慰。并把寄回的血染襦裤留示子孙,让儿子们了解父亲的冤屈和坚强的意志。

   崇祯十七年(1644)夏天,蔡玉卿闻知明朝覆亡和崇祯皇帝自缢消息,在家中痛哭三日。

   此时,黄道周已辞官到邺山讲学。九月,黄道周奉南明弘光福王诏,赴南京任职。他回家告别蔡玉卿,以当时形势,奉诏无异于赴死,但蔡玉卿理解丈夫舍身效忠于明室的思想,鼓励丈夫为国尽力。没过多久,福王政权也告覆没。黄道周又奉南明隆武唐王的诏令任职。当时郑芝龙手握兵权,黄道周自己的力量微小,于是“自请募兵抗清”。蔡玉卿知道这个消息后,悲泣地说:“此夫子尽瘁之日矣!招征之役,不过义无所逃,欲得一死,以下报孝陵与先帝耳!”。

   她立在门后,从门缝里目送爱人的背影远去,这是最后一次目送自己的丈夫远去,泪水渐渐模糊视线,此时此刻,她多么希望这一切都是一场噩梦!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黄道周组织的义军在江西境内兵分三路,向清军发起进攻。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一方是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一方是横扫大半个中国的精锐部队,一经交战,结果就已经出来了。黄道周兵败被执,蔡玉卿得知消息后背痛万分。她心如刀割,却支持丈夫为国家所作的一切,她派家童给夫君带去短信:“自古忠贞,岂烦内顾,身后之事,玉卿图之!”黄道周收到书信后大笑。

   黄道周被俘后,清廷派人对他百般诱降,他以绝食表示其宁死不屈的心志。这时,蔡玉卿又写信给丈夫:“到了这种地步,只有‘致命遂志一著’,再无转变念头的余地!”    忠孝仁德,义无反顾见风骨。黄道周殉节后不久,蔡玉卿让长子和丈夫的门生赵子壁前往南京,寻找黄道周的遗骸,并葬于漳浦城郊北山祖坟附近。

   斯人已逝,生者悲哀,从此生死两茫茫,蔡玉卿的内心凄苦无处诉说。

   黄道周牺牲时,长子才十五岁,幼子尚在怀抱中。蔡玉卿在《题侯太孺人遗诗》中写道:“夫志炳日月,苦节终以贞;万里归孤榇,碧血洒钟陵;捐躯事则已,岂顾儿女情”。

   在长子、次子避兵乱渡河失踪和三子逝世后,蔡玉卿面对国事已去、家境萧条,感到心灰意冷,她带着四子(子平)及孙(长子的儿子)移居漳州,决心在深山里度过余生。

   黄道周的凛然之举,感动了满清皇帝和文武大臣,清王朝赠黄道周为“文明伯”,赐蔡玉卿为“一品夫人”。清顺治九年(1652年),郑成功破漳州城,探知蔡玉卿下落,“奉两百金为寿”,蔡玉卿婉言谢绝。

   公元1694年的一个春日,弥留之际,蔡玉卿郑重地拿出当年自己所临写的黄道周手书《孝经》一卷,授予黄子平:“吾诸孙必有能读此者,尚其与之”说罢,安然而去,享年八十有三。

   蔡玉卿的一生就是一部瑰丽的诗篇,她的精神犹如一朵圣洁的白莲摇曳在历史当中。她以诗、画、书的才情惊艳一代;她以上孝、下慈、女廉的品德贯彻一生。今天,我们从无数尘封的故事中知晓,在四个世纪以前,有一位铁骨奇女蔡玉卿顽强地同命运斗争着,这种精神在时代潮流中显出非凡的意义!

·上一篇:他先后四次担任宰相,蔡京在历史.. ·下一篇:蔡氏始祖蔡叔度的父亲周文王到底..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