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探访“妮言号”茶庄,..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2025年度清明祭..  · 福建南平市建阳区蔡氏宗亲会联合蔡氏九儒学术..  · 福建济阳柯蔡委员会暨安海片区分会、永春分会..  · 贵州息烽养龙司蔡氏宗亲隆重举行清明祭祖大典  · 香港福建洪邦同乡会回乡访问家乡老人会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前往仙游祭扫蔡襄及蔡京..  · 安徽全椒蔡氏宗亲会到淮南开展文化交流与宗亲..  · 蔡氏立姓3070周年暨世界蔡氏祭祖大典  · 福建晋江白垵蔡氏子科家庙重建落成暨袝祧庆典..  
蔡氏人物 更多

古代先贤

近代人物

现代精英

蔡国君主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人物 > 现代精英 > 内容 

知名画家—蔡鹤洲

发布时间:2019/9/27

    蔡鹤洲。福建福州人,又名颐亨,字学享,号狄芦令二郎,原名蔡学亨,号白羽(1911-1971),福建省福州市人。生前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兼舞台美术设计,红蓼画苑负责人。

  清宣统三年(1911)生于仓前山下渡(今仓山区下藤路)一个贫民家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中国画,兼事连环画、舞台美术设计。自幼与兄蔡鹤汀习中国画。 19岁赴沪参加上海书画会,开始鬻画生涯。早年师法八大山人、任伯年、吴昌硕,中年受岭南画派影响,尤善用皮纸以破墨作画,以色粉泼写花卉。作有巨幅山水画《蜀道如今不再难》。多次于各地举办个人画展、兄弟画展、夫妇画展。出版有《花卉写生技法》、《名家花卉画谱》、《蔡鹤洲画辑》等。

  民国时期

  民国21年鹤洲开始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同年应聘赴南京,为福利剧院搞舞台设计,翌年回福州为闽剧戏班设计、绘制舞台布景。民国26年他赴上海,参加“上海书画会”,开始研习国画,师法任伯年、八大山人、吴昌硕等名家,在写实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画技法,继承传统画法,力求新变,自成一家。他对山水、花卉、羽毛、人物、走兽无一不工,尤其擅长花鸟画,多次举办画展,得到同行与各界的好评。民国33年鹤洲返闽,先后在福州、南平、永安等地举办画展。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鹤洲与兄鹤汀、弟子林金秀、蔡鹤如等4人赴香港举办画展,受到热烈欢迎,香港出版单位还将鹤汀、鹤洲的作品印成《狄芦画集》出版发行,在我国东南沿海及南洋一带,颇有影响。返闽途中,他们还应邀在澳门、广州举办画展。

  解放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鹤洲和鹤汀一道在仓山区创办“狄芦画室”,传授国画技艺。1950年鹤洲应邀赴上海、济南、北京等地从事国画,1953年定居陕西省西安市,在陕西省实验剧团工作。此 后,他以从事舞台美术设计为职业,业余坚持国画的研究与创作活动。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大多反映新时代的新面貌,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如宝成铁路通车以后,他绘制了巨幅山水画“蜀道如今不再难”,热情歌颂伟大的历史变迁以及人民的忘我劳动精神。中年以后,尤喜于用极薄的皮纸泼墨作画,擅长以色粉画花卉,酣畅淋漓,水韵天成,给人以“清馨出尘妙香远”的美感。他在《作品手记》中写道:“作画多随机遇,不拘形式,在养性、涤烦、破闷、释躁之间,不计名与利也”;“作画要人看,能得生疏不曾见者为贵”。他的画和作画心得,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艺术遗产。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画展,在济南、南京、杭州等地举办巡回个人画展,《中国画》、《花鸟画选集》、《国画选集》等刊物也都选录他的作品,曾得到周恩来、罗瑞卿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1971年6月,蔡鹤洲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61岁。1984年8月,人民美术出版社选编其14幅遗作,出版《蔡鹤洲画辑》。不久,《人民画报》专版介绍“蔡鹤洲绘画艺术”。

·上一篇:天津市红桥区区长蔡云鹏 ·下一篇:蔡建贤获“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