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村居祠陵 更多

古宅村居

宗祠祖堂

陵园古墓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居祠陵 > 宗祠祖堂 > 内容 

深圳沙浦蔡公祠

作者:蔡海峰  发布时间:2019/7/2

     在城市化的洪流里,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古村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消逝没落的命运。宝安区,深圳市高速度发展的一大名片,高楼林立,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宝安是一座有几千年历史的城市。早在500多年前,蔡氏祖先迁至宝安的沙浦围社区,定居后形成村。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沙浦古村落,捕捉那些留存在古巷里的历史人文。


    沙浦社区的开村先祖为福建蔡氏,200多年前迁居,后辈见此处西临珠江,南有河涌,北由青山护卫,正可谓是依山畔水的风水宝地,于是,沙浦社区成为蔡氏在深圳的最早落脚点。

    蔡氏在此就地围海造田,形成村落。蔡氏先贤重文,自清代蔡珍始,沙浦人文蔚起,成为一个文化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古村。其中,规模宏大的沙浦蔡公祠和祠堂右侧的进士第最能代表蔡氏在沙浦生活的印记。

    我们率先来到沙浦蔡公祠,祠堂内香火缭绕,还未入内便闻到的浓郁的香火味,相必“影堂火长相续,应得人来礼拜多。”大门偏向广府式建筑风格,中间贴着秦叔宝和尉迟的画像,庄严肃穆。

    左右对联“一经世泽,四谏家声”,蔡姓开始时生活在渭水流域,后来部分迁至今天的河南兰考,又迁福建莆田,后迁珠玑巷,再迁东莞虎门长安沙头墟下分散各地。所以在广东的蔡氏宗祠里,常常见到的一幅对联是“莆田世泽,渭水家声”,沙浦蔡公祠的对联于此相差不大。

    祠堂内有一块匾,上书“兄弟同源”。追溯起源,沙浦村的蔡姓,与深圳市区蔡屋围的蔡姓系同出一脉。不仅如此,连东莞、香港和广州番禺的蔡姓也同祖。

    蔡氏家族,如同一颗蒲公英,飘到哪就在哪落地生根,不拘一地。无论是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还是在异国他乡,都能看到蔡氏子孙奋斗的身影。我们虽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从事着各种行业,但只因我们都是蔡家人而相聚在一起。

    祠堂右侧有一座“进士第”,由当时的进士蔡学元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大门上镶有红色细砂岩匾额,上刻“进士第”三个大字。当年,沙浦蔡学元荣登进士后返回乡里,先建进士第,再立进士碑。这四块“进士碑”上刻着同样的正楷碑文:“嘉庆戊辰科进士,钦取咸安宫官学教习蔡学元立。”这块进士碑虽饱经风雨,但浩然之气犹在,其欣喜之情和踌躇满志之态,跃然纸上。

    自沙浦蔡公祠和进士第后,蔡氏后辈又兴建碧沙蔡公祠、乐圃蔡公祠等。在现代建筑中留下一笔浓重的历史印记。

·上一篇:拜謁蔡文懿公祠 ·下一篇:客家精神在宗祠里体现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