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蔡得用古公,出生于明朝隆庆年间,殁于天启年间,终年近60岁。原配夫人李氏,鸭背铺人,继配夫人黄氏,黄家塘埂人,有四子八孙。幼时居住在鲁村湾捞渔沟(村名)。父辈们以农为主,兼作渔牧,安居乐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
得用公精明干练,才识超群,诚实忠厚,勤劳俭朴,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生产技能。青年时代,不仅精于农业生产,对油、酒等加工技术也颇有研究。思想敏锐,敢于捕捉机遇,开拓创新。少有大志,不甘因循守旧,无所作为。决心扩大生存空间,开辟门路,发展生计,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得用公于明朝万历十多年间,毅然移居凤台县东南乡,实现创建蔡家岗的远大抱负。
蔡家岗座落在车路山东麓一条支脉的中部,南岗北湖,土地肥沃,依山面水,气势磅礴。又在凤台至庐州、寿县至凤阳的交叉点上,陆路有驿道,水运有河流,四通八达,十分方便。宜农、宜商,是繁衍生息的理想地方。初创时地广人稀,狐狼出没,异常荒凉,在莽莽的原野上,以茅舍安身,披荆斩棘,白手起家。以农业打基础,作坊促积累,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经多年的苦心经营,事业得到顺利发展,人丁兴旺,财源茂盛。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家境日趋殷实。从而建设了有三条街道千余间住宅的庄园;购置和开发了大量田产;捐修了一条北自石头埠盐船窠,南至庐州府的三丈六尺宽大车路,长途运销官盐和货物;创办相当规模的学堂和武场,多渠道培育人才;兴起了较为繁荣的集市,发展农村经济。如此等等,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蔡氏宗族成为人财两旺的耕读人家。
得用公胸怀坦荡,诚信待人,疏财仗义,扶危济贫,在乡邻中享有很高信誉和声望。他高瞻远瞩,勇往直前,不满足已有成就。随着子孙的成长,事业的扩大,及时地放开手脚,让其创业。鼓励各施其才,各显其能,并要求严格恪守:勤俭并举、德业双兴的传统家风。古公的远见卓识,勇于拼搏;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博采众长;品德至上,善意待人的精神风貌,释放着巨大能量,创造出丰硕的物质财富,也创建出宝贵的精神文明。给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为世世代代所敬仰,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子孙。
(蔡家岗十四世孙 茂勉/撰 瑞义/审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