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唐宋属功州,依附于蛮州宋氏,元代顺元宣抚司养龙坑宿征等处(今息烽县养龙司镇)和底寨等处(今息烽县西山乡一带);明代大部分逐步被水西安氏抢占改为陇莫泽溪地,养龙长官司和底寨长官司仍然保留,明末改底寨长官司和陇莫泽溪地部分为贵州前卫敷勇卫息烽千户所,两个长官司虽保留,但底寨司已无辖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息烽千户所为修文县仁和里,道光二十三年(1843)革除底寨司,养龙司保留;1915年移贵筑县驻息烽并分修文仁和里地置息烽县,1920年革除养龙司,并入息烽县。息烽自古地处水西安氏、水东宋氏和播州杨氏三大土司交界地带,特别是水西和播州不时发生战争,因此息烽县有明代建文盟誓碑、司衙遗址、明墓和明清寺庙、僧人墓等重要东文化遗迹。

养龙司衙遗址,位于养龙司乡老街村西,占地面积960平方米,现残存屋基及院内石踏步等。养龙司,起于五代时蔡崇隆,广西容县人,平九洞革獠有功,授职土;元代改养龙坑宿征等处,明洪武五年(1372)改置养龙坑长官司,简称养龙司,其司衙同时新建,后多次重修。坐西向东。原有大门,两厢、大堂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大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养龙司是明代水东宋氏代管的10个长官司之一,从明初蔡普化归附授正长官到民国九年(1920)蔡汝锡革除,前后历时548年,是水东地区最晚革除的土司。养龙坑由于元明时期出产龙马而得名,明洪武四年因为贡龙马得到朱元璋宠爱,并命宋濂作《龙马赞》而名扬天下。

蔡普化墓,位于养龙司乡坝上村西北1.4公里,封土呈圜丘型。蔡普化( ?~1376),五代蔡崇隆之裔,明洪武五年(1372)授养龙坑长官司正长官世袭,洪武九年(1376)卒后葬于此。墓占地面积30平方米,石砌墓裙,封土高2米,底径5米。
2019年4月5日,主祭方中尖山、流水响蔡氏宗亲热诚恭迎来自普化后裔息烽养龙司老街、坪山堰塘湾、大山、青山、亲戚寨、云南大关县、晴隆、遵义、开阳、贵阳等各地宗亲700余人。祭奠普化祖。缅怀我祖、积德流芳、子孙藩衍、衣冠济济、诗书垂礼、礼教传芳、裔孙发达、名声俱扬、千秋业绩、永世馨香、佑庇子孙、代代永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