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历史渊源 更多

蔡氏渊源

考析论坛

蔡国沉钩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渊源 > 考析论坛 > 内容 

关于蔡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来源:蔡群弟  发布时间:2015/1/23
   蔡姓的起源与演变:周文王第十四子蔡叔度生蔡仲胡,受封于蔡,子孙以国为氏? 蔡姓的有名历史人物:蔡伦、至孝的蔡顺、蔡元培、定六经的蔡邕(焦尾琴)、蔡文姬、蔡谔。
   蔡祭古时通用 姓氏系承仲胡
   关于蔡氏的姓氏来源,历来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而肯定的记载,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四子蔡叔度生蔡仲胡,受封于蔡,子孙以国为氏,晋有蔡墨,秦相蔡泽,望出济阳,蔡、祭,古通用。”
   《性纂》上也指出:“周、蔡叔度既死,其子曰胡,续封,是为蔡仲,后因氏焉。”
   另外,还有一项明代的归震川《华亭蔡氏新谱序》,把蔡氏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为清楚。该序文是这样记载的:“蔡之先出于周文王,而蔡叔度,武王之同母弟,以武庚之乱迁,其子胡,能改行,率德驯善,周公举以为鲁卿土,复封之蔡,尚书,蔡仲之命是也。今蔡州有蔡城,其后平侯徙居今新蔡,昭侯徙州来,今寿州也,后二十六年灭于楚。”
   由上述的记载,有关蔡氏的来源便一目了然,清楚明白了。他们在得姓之初,主要是繁衍于现在河南省的上蔡县一带,传到蔡平侯的时候,其他被野心勃勃的楚国所夺,就随着平王东迁,被改封于现有的河南省新蔡县。到了昭侯之时,楚国“阴魂不散”又动脑筋到蔡国的头上,他们不得已,只好又迁徙到下蔡,也就是现在安徽省凤台县的地方。不过,他们对楚国一让再让,却仍然不能使楚国“感动”,最后还是难逃被强楚所灭的命运。于是,曾经在周朝初年一度掀起满天风云的蔡国,自此在历史上消失,而他们的后裔,却世代繁衍,同时表现卓越出色,终于成为了一个族大人众的著名姓氏。
   蔡氏在历史上的表现,真当得上“杰出卓越”四个字而无愧。汉代的数百年间,蔡氏的表现更加不得了,造纸的蔡伦,至孝的蔡顺,以及定六经文字的蔡邕,都是在历史上闪耀着无比光华的名字。他们的大名,千百年来大家耳熟能详,他们的事迹,更早已深入民心。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蔡伦是东汉和帝时的一位宦官,由于有才学而深受皇帝的器重,后来并被汉安帝封为龙亭侯。他所发明的纸,被称为“蔡侯纸”,其制作方法依照《本草纲目》的记载,是这样的:“东汉和帝时,桂阳蔡伦始采树皮,故帛、鱼网、麻缯,煮烂造纸,天下乃通用之。”
   蔡邕在当时名望的崇高,真可以说是如日之中天,《后汉书》还记载有他的另一段故事说,当董卓当了汉献帝的司空之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曾经强迫他出来做官,并且“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董卓虽然不是好人,后来在王允诛董卓之后,他甚至被连累而冤枉死于狱中,但当时蔡邕的响亮声誉,却已足令后世子孙引以自豪自傲。
   “文姬归汉“的女主角蔡文姬,则是蔡邕的女儿,她在离别胡夫及胡子时所作的《胡笳十八拍》,和她当着曹操的面诵忆所读四百余篇坟籍的故事,一样的有名。
·上一篇:蔡襄祖居考 ·下一篇:中华蔡氏本原的考据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