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福建省长泰县岩溪镇有一个上蔡村。全村辖13个自然村、22个村民组,人口4840人。其中蔡姓人口2000多人,集中在溪坂、下店、后乾、西云、洋山、广坑等6个自然村。追本溯源,长泰上蔡村蔡氏祖根在河南上蔡,上蔡村以祖地上蔡为村名。如今,上蔡村被列入福建省省级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成为市、县两级“田园风光、生态之城”建设重点村,是全国闻名的集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中国慢客村”。
上蔡县社科联副主席、上蔡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武晋豫多年来参与蔡氏文化的研究,对蔡氏的形成、繁衍、迁徙等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12月6日,他向记者详细讲述了长泰上蔡村蔡氏是由河南上蔡迁入长泰的来龙去脉。
长泰上蔡村蔡氏是由河南上蔡直接迁入
据武晋豫介绍,蔡姓是以国为姓,起源于上蔡。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将弟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省上蔡县),建立蔡国,与兄管叔鲜、弟霍叔处共同监督被封在商朝旧都的殷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管理殷商遗民,史称“三监”。武王死后,子成王姬诵继位,由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管叔、蔡叔对此不满,联合武庚及东方夷族进行反叛。后被镇压,武庚、管叔被杀,蔡叔被囚在郭邻(今上蔡西北蟾虎寺),不久,死于郭邻。其子胡,仅遵文王的德训,与人为善。周公旦听说后,就派他到鲁国辅佐自己的儿子伯禽。由于胡在鲁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祖,是为蔡仲。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先秦时期,蔡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安徽境内发展繁衍,也有到外地做官留居当地者。战国时,燕有蔡泽、齐有大夫蔡朝、楚有大夫蔡鸠、晋有太史蔡墨、吴有蔡公孙辰。这说明今安徽、北京、福建、浙江、陕西、山东、湖南、湖北、山西境内在战国时已有蔡氏居民。
武晋豫给记者画了一张清晰的蔡氏迁徙路线图。据他考证,长泰上蔡村蔡氏根在河南上蔡,由河南上蔡直接迁入。上蔡村以祖地为村名,以志家世根源。据《上蔡蔡氏族谱》记载,蔡芑为长泰县岩溪镇上蔡始祖,传至第五世人丁兴旺,分房传衍。此后,蔡姓家族就形成县前、瀛山(今岩溪镇上蔡村)、谢仓三个支派。明成化十三年(1478年)在上蔡村圳仔社,建“敬贤堂“。传衍外地的有:宋末蔡隆起迁漳泥垅巷;明正德五年(1510年)蔡录迁漳浦八都龙胡山;蔡二迁南老县潘山;蔡息迁龙溪虎仔山;蔡潜迁永春外陇湖;蔡六迁同老县沼仔林;蔡明友迁往海南岛。明万历年间,蔡应擢迁日本东京,清康熙年间先后有蔡四、蔡吴、蔡纯、蔡叠、蔡推等14人迁往台湾传衍。经过400多年繁衍,如今在台北市区、台北金山乡、万里乡、基隆市一带,蔡氏蔚为望族。
长泰上蔡村蔡氏后人人才辈出
为查清长泰上蔡村蔡氏是由河南上蔡迁入长泰的来龙去脉,武晋豫可谓是殚精竭虑。据他考证,长泰上蔡村蔡氏后裔人丁兴盛,分衍长泰山觧、大学、四落、寨内等村落,以及芗城、漳浦、南安潘山、永春外陂湖、同安沼仔林等地。其后裔陆陆续续有宗亲迁居台湾繁衍。
自元朝以来,长泰上蔡村蔡氏人才辈出,名人高官不断涌现。元朝时期,蔡伯厚任河南邵州税课局大使;明朝洪武四年,蔡潜中进士,任江西上饶县知县;清朝嘉庆年间,蔡长江中武举人,官至福建地方巡抚加三级……其中尤以长泰上蔡村蔡氏第十世孙蔡鸿基,最让蔡氏后人引以为傲。蔡鸿基生于明朝永乐年间,为当时长泰县邑内五大地理名师之首,早年曾到江西游历学习天文地理知识,回乡后施展平生所学,建造了当时长泰第一大祖厝——上蔡蔡氏祖祠。同时,他轻财重义,慷慨乐施,经常救济穷人,造福当地百姓,因而深受群众尊敬,人称“蔡大哥”。至今说起他,海峡两岸的上蔡蔡氏后人对于“蔡大哥”各种乐善好施的事迹,依然铭记于心。
长泰蔡氏除上蔡村蔡氏外,还有溪口蔡氏、皀山蔡氏、枋洋蔡氏,且后裔大都分衍台湾、南洋等地。
据《蔡氏族谱》记载,明末万历年间(1591年),蔡氏祖先就有先人东渡台湾,居住在云林县南镇埤头乡,开垦荒野,落地生根。此后,又有大批的蔡氏族人跟随郑成功到台湾开基,后裔散居台湾各地。
长泰上蔡村蔡氏后人赴台的例子举不胜举。清朝康熙年间,上蔡村先后就有蔡荫、蔡四、蔡吴等18人渡海入台,垦荒创业,繁衍生息。直至解放前夕,还有蔡启祥、蔡学奇、蔡朝成等人前去台湾谋生,在政府部门任职或从事教书育人等工作,如今居住台湾台北、基隆等地。
蔡氏台胞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武晋豫认为,在台湾繁衍的蔡姓是一支重要的支脉,几乎遍及台湾各地。在台湾,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蔡姓子孙随处可见。据有关方面统计,台湾省的姓氏有1000多个,蔡姓名列台湾百家姓中第八位,人口超过100万。而作为其中一部分的长泰籍蔡氏台胞,也早已融入当地社会,并繁衍后代,形成庞大的蔡氏后裔群体。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浅浅的一弯海峡,隔不断两岸的血脉亲情。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以后,台湾蔡氏宗亲就掀起一股回归故土、寻根认祖的热潮,两岸蔡氏子孙因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而再次建立了密切的文化联系与经济往来。
长泰蔡氏台胞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捐资修葺蔡氏祖祠、上蔡慈济宫等。1991年,在台胞蔡长泰的带领下,20位台湾蔡氏族裔捐资6000多元,为管护慈济宫慷慨解囊。1993年,蔡长泰回乡投资创办了长泰县首家台资农业企业——梁岗山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先后引进番石榴、软枝杨桃、金苹枣、甜脆桃等32种台湾高优水果新品种和新技术,成为当时长泰果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基地,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不久,蔡长泰的长兄蔡福建也回大陆投资兴业。
一座堂号“敬贤堂”的蔡氏大宗祠,坐南朝北,前、中、后三落,恢宏高敞,错落有致。这座始建于明、续建于清的老祠堂,见证了海峡两岸蔡氏之间不能割舍的血脉情缘。
长泰上蔡村蔡氏后裔不忘祖地,经常回上蔡县寻根拜祖,缅怀祖恩。
如今的上蔡村是闻名全国的 “中国慢客村”
据曾经到过长泰上蔡村造访的武晋豫介绍,解放后长泰县上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上蔡村得到长足的发展,逐步成为“房屋美观、环境整洁、配套完善、自然生态”的宜居新村。
上蔡村是福建省省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镇,被誉为风情浓郁的“中国慢客村”。打造中国慢客村,上蔡村具有外部交通区位上的优势:毗邻省道207线,距离厦门、漳州都市区30多公里的车程,福广高速在岩溪镇互通等。
从长泰县城出发,沿省道207线一路向北,驱车约十公里到达上蔡村。在村口,“中国慢客村”几个大字分外耀眼。进入村庄,一排排民房红瓦白墙、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竹木点缀、树影婆娑、绿意盎然、花果飘香;远山如黛、溪水潺潺,一派和谐安宁、蒸蒸日上的景象,让人不禁放慢脚步,驻足观赏。
上蔡村里有山、有水、有树,还有众多历史久远的建筑。
上蔡村在“立面改造、绿道构建、绿水活流”上做起了文章:采用简欧风格,改造村庄及省道官九线沿线裸房;借鉴闽南特色老街、大厝风格整改旧房,再现闽南建筑的古朴风貌;新建房屋外观采取“平改坡”方式,对龙美溪沿线等重要地段的房屋,主要采取全坡方式改造;其他房屋主要采取半坡方式改造;老屋祖厝等旧平房大多被保留下来,借鉴清朝时期修建的“四落大厝”风格,采取墙面着色、线条勾勒的方式,修旧如旧,再现古朴美观的闽南建筑特色。同时,在房前屋后建起花台,供村民种植瓜果花卉。
如今,上蔡村被列入福建省省级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成为市、县两级“田园风光、生态之城”建设重点村,是全国闻名的集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中国慢客村”。上蔡村作为“中国慢客村”,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36个“慢客系列”。
据了解,上蔡村将逐步建设农家菜、采摘园等农家旅游休闲农场,并开辟慢生活精品路线,建成田园风光的休闲生态村。今后,上蔡村将致力于打造以农业产业为休闲旅游度假主题的“慢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