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伯励,1922年出生于顺德龙江南埠,海内外闻名的堪舆大师,精于天文历算和堪舆学,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步堂天文历算的第三代传人。2015年,蔡伯励获颁金紫荆星章。2018年7月26日在香港病逝,享年96岁。
香港著名历法专家、顺德荣誉市民蔡伯励于昨日逝世,享年96岁。蔡伯励是海内外闻名的堪舆大师,精于天文历算和堪舆学,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对蔡伯励的逝世,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深切哀悼,称其一生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化,并赞扬他乐善好施,关心后辈,对社会贡献良多。
作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步堂天文历算的第三代传人,蔡伯励还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家信赖的玄学家。他强调“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认为通过后天努力来弥补,劝诫世人要多努力;而作为顺德乡贤,蔡伯励更是热心家乡公益,为顺德留下来丰富的财富。
林郑月娥哀悼“乐善好施,关心后辈,对社会贡献良多”
1922年,蔡伯励出生于顺德龙江南埠。昨日一早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享年96岁。
作为广东真步堂历法的第三代传人,每年销售量过百万本的《通胜》中,历法部分就是由其编纂。随着《通胜》的普及,蔡伯励也成为了堪舆学中的泰斗。
2013年,“真步堂天文历算”入选了2013年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蔡伯励获颁金紫荆星章。
昨日,香港政府新闻网发文称,对于堪舆历法专家蔡伯励的逝世,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深切哀悼,称蔡伯励一生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化,向普罗大众推广传统历书《通胜》不遗余力,并赞扬他乐善好施,关心后辈,对社会贡献良多。
香港顺德联谊总会也第一时间发出唁函,称“蔡老师名满桑梓,生前热爱祖国,热爱香港,大力支持家乡福利事业,乐善好施,对会务尤为关注”。
获悉消息的顺德市民纷纷表示哀悼。在一众熟悉或接触过的后生眼中,蔡伯励给人慈祥、亲切,乐于提携后辈的印象。同为顺德乡亲的叶中平在朋友圈晒出多张与蔡老的合照,发文称“怀念蔡老”、“蔡老,走好!”
在接受采访时,叶中平更直言“与蔡老投契”,每次他引后辈过去拜访,蔡伯励也都是热情接待。多年的相处,叶中平在蔡伯励身上获益良多,更感受到他对家乡顺德的浓浓情谊。顺德容桂总商会会长孙志恒转发了其生平事迹,称“会永记您的遗训”。
顺德区外事侨务局港澳事务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顺德将发唁电,并组织人员到香港进行吊唁。记者注意到,香港顺德联谊总会发出的唁函中称,其遗孀将于7月30日下午在香港殡仪馆设灵治丧;7月31日大殓,随即辞灵出殡。
李嘉诚信赖的玄学家
告诫后人“听天命,更应尽人事”
蔡伯励最为人熟知和敬重的是其在编纂历法上的成就。
公开资料显示,蔡伯励6岁离家到广州读书。其祖父是天文历法学专家,承袭祖业,蔡伯励成为有130多年历史的广东真步堂天文历算的第三代传人,每年都要完成一本历书。
传统历法是民间社会安排传统节日及礼仪的参考依据,长期以来,在中国人生活占有重要的地位,广泛为人使用。
在蔡伯励眼中,天文历算是一门科学,是专业性极强的一项工作。“有很多东西要计算,比如什么时刻出现日食,什么时刻出现月食,每年的二十四节气出现在哪一天。”蔡伯励说,以前用十八行的算盘计算,一般都要计算到小数点后的六位数,稍有偏差就会差之千里,因此是一项十分精密的工作。
1944年,蔡伯励掌航真步堂,增加计算准确率,推动通书精细化,并重新编订琢文堂通书。1952年,蔡老移馆香港继续营业。
蔡伯励的坚持,让堪舆历法在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真步堂天文历算”更在2014年,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蔡伯励成为该项目的传承人。现在已经培养他的大女儿接受该项历法编纂工作,将“真步堂天文历算”传至第四代。
2015年,蔡伯励以93岁的高龄获香港的金紫荆星章。在授勋辞上写着,“蔡先生作为著名的传统历法专家,对保存及传承传统历法贡献良多,是编纂历法的权威,在该项中国文化遗产中举足轻重,贡献殊伟”。
术业有专攻,蔡伯励在历法、堪舆领域的钻研,令其渐渐成为香港风水界的殿堂级宗师,并被坊间称为香港首富李嘉诚信赖的玄学家,还曾为已故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霍英东墓地堪舆。
但谈及风水堪舆,蔡伯励却更多告诫后人“听天命,更应尽人事”。他提到“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讲的就是要通过读书增加自己的学识,通过多做善事来改变遭遇,强调的是后天的努力”。
据他介绍,李嘉诚出身并不显贵,但后天十分努力,而且很有长远眼光,“别人晚上去娱乐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待在家里对着录音机学英语”。
故乡情
家乡情浓热心公益 为募善款他上台表演“龙舟说唱”
功成名就后的蔡伯励尤其关心顺德事业,并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公益事业中。
2007年春,由蔡伯励牵头策划组织的民间慈善基金会,命名为“香港顺龙仁泽基金会”。据其自己解释,基金会的名称是有含义的,香港、顺德、龙江三地名称都纳入其中,意味着这些资金用于三地的慈善事业。
基金会以“救助贫困、促进教育”为主要宗旨。蔡伯励自称自己是一个饱经忧患之人,经历少年中年的辛苦拼搏之后才有如今的现状,由于身边也有了一帮有钱的朋友,就希望能够集腋成裘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2006年,蔡伯励与李嘉诚聊天时,谈起想组织一个慈善基金会,李嘉诚非常赞同他的想法,鼓励蔡伯励尽快实施,并捐赠200万元。随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纷纷出钱出力给予帮助,至今结余已逾2000万元。
2007年6月顺龙仁泽基金在香港正式成立。基金会成立后,首先帮助家乡的困难居民。目前,基金会对每天前100名到龙江医院和前50名到龙江聚龙医院挂号看中医的病人,每人提供10元的补助。此外,基金会每年都会拿出30多万元,对龙江辖区内患有重大疾病的困难家庭进行帮扶。
叶中平依然清晰记得,在2010年的基金三周年慈善晚会上,蔡伯励穿着纯黑的无领传统衣服,在台上表演了一首“龙舟说唱”,亲自为基金会筹款,单这场表演就筹款近20万元。
因为热心公益,蔡伯励先后被评为顺德区荣誉市民和佛山市荣誉市民。蔡伯励说,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必然的,但必须规规矩矩努力做事,有了成就不要骄傲,不要争,要懂得留一些给别人。
修祖屋留岭南风情 古色古香成顺德宝贵财富
据亲友透露,晚年的蔡伯励常常会在周末从香港回到顺德龙江的祖屋居住,显示了他对家乡更多的眷恋。而多年以来,他一手设计打造的祖屋,更是成为顺德一份宝贵的财富。
蔡伯励将其命名为“仁园”,这对于从小就浸淫在传统文化中的他来说,更是流露出其立命安身的人生观。
仁园位于龙江老城区,保留着旧时镬耳屋的岭南特色,有超过70年的历史,屋内的木雕、彩瓷内饰还保存得比较完好。1995年起,蔡伯励费尽心思修旧如旧,将镬耳屋的风格保留下来,并将屋内装饰得古色古香。
后来,在祖屋周边的很多年龄相仿的镬耳屋,因为房屋改建大潮渐次难逃被拆的命运。蔡伯励感念“老建筑拆一间少一间,甚是惋惜”,便发起了收购行动,逐一将其修复整理,并渐次与祖屋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座别具岭南古韵的园林式居所。
这座仁园是一个“考心思”的建筑:宅内回廊水榭千回百转、碧池锦鳞自然雅趣、园林院合柳暗花明;并且蕴含各种玄机,比如庭院内庭院内,四座建筑围绕一方形的水池,被称为“四水入园”,如此“一年四季的好运都能被接入屋内”。
而更加令人流连的是宅子里一幅幅幽深隽永的书画题字,其中更是流露出其对后世的谆谆告诫。其中,在蔡家祖屋的中堂悬挂的对联被后辈引为格言:勿矜才勿佼气世事让三分留余地步,不怨天不尤人心田存一片恪守家规。
在祖屋基础上不断扩建的仁园,每一次的扩建,蔡伯励都极力丰富建筑内涵,尽显其护乡里风貌、存岭南风韵的热忱。2012年,在省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中,仁园荣获特色乡村民居银奖。
作者:卢凯阳 郑仲(南方都市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