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福建莆田将投巨资修复北宋权相蔡京墓”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话题。蔡京是历史上著名的奸相,他的种种卑劣行径,使北宋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可谓“万千钱财今何在,千古留下惟骂名”。为这样的人修墓“平反”自然会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很多人认为,为“奸相”蔡京修墓,是“逐臭”行为。这恐怕是个认识的误区。正是有了这个误区,我们曾经以“破四旧”的名义,破坏和毁灭了许许多多历史遗存;正是有了这个误区,我们的地上文物遗迹几乎荡然无存;正是有了这个误区,我们在“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毁掉了难以找回的历史。
要知道,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哪怕是一堆狗屎,它依然是一面镜子。如果我们以今天的道德标准来对待历史,那么,大部分的历史遗迹或许都应该被毁灭。比如,不能因为慈禧做了很多坏事,就把她的墓刨了;秦始皇是暴君,就挖了秦始皇陵;万里长城榨取了千百万劳工的血汗,就把它推倒……如果这样,还何谈灿烂的中华文明?如果这样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我们将如何以悠久的历史引以为傲?
在尊重历史的问题上,我们确实应该向西方学习。看看意大利罗马古城的保护,看看巴黎卢浮宫的辉煌,我们不应该反思一下、重新认识一下吗?
也许蔡京确实是个“奸相”,也许蔡京在当时做了很多坏事,但是,他毕竟是北宋末年的风云人物。为这个900多年前的政治人物修墓,并不能说就是意味着给他“平反”,而是对历史的尊重。蔡京声名狼藉也好,但他的字写得是绝好的;蔡京大奸大恶也好,但他确实官至相位;蔡京贪得无厌也好,但他足以衬托宋徽宗的无能和无耻.
为蔡京修墓与前段时间争抢“西门庆故里”、黄山的“鬼子进村”旅游项目等等是有区别的。这些,明显地是对历史文化的曲解,是假冒伪劣,是臆造,是在历史的伤口上撒盐。这才是真正的“逐臭”。
至于为蔡京修墓的经费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应该量力而行。如果钱全是来自“蔡氏后裔民间组织”自然更好,如果当地政府给予适应的、一定的补贴,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征地近三十亩”,就大可不必了。尊重历史、保护文物不一定非得大兴土木不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 桂 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