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日,是丙申年端午节。久日的淫雨和连续的阴霾下,栟茶--这个有着水韵南沙之名的黄海小镇,盼望着哪怕是点点阳光,这一天终于来了!老天像是知道蔡氏一家亲栟茶蔡后裔80余人要汇聚祖地,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在黑云翻滚的天空里洒下星点阳光,照耀了大地!
连续数天的大雨和农时的大忙,丝毫没有减低宗亲们参加“栟茶蔡氏宗亲的首次聚会”的热情。我们栟茶蔡氏宗亲们一大早就从各个地方赶到了聚会点。上午8:30来自栟茶、岔河、沿南、沿口、角斜、李堡、洋口、河口、许零、东台以及还有从上海、南京、宿迁赶来聚会的宗亲,举着“栟茶蔡氏一家亲”和“蔡”字龙旗,迈着豪迈的步伐向龙舟赛的赛场走去。尽管现场表演着"丁家龙"、"浒澪花鼓",龙舟竞赛热烈壮观,但蔡氏宗亲们整齐划一的服装,兴高采烈的笑容,及为竞赛吶喊助威的热情,在上万人的龙舟赛会场内格外醒目,吸引了众多乡亲的驻足关注和询问,他们在知道是“栟茶蔡氏”的活动后都纷纷要求加入随行,其踊跃程度另我们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也所料未及,行进间队伍里说的最多的就一句话“我姓蔡,我骄傲!”
栟茶历史悠久,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蔡氏与缪、徐、于等为建设栟茶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史称一缪二徐三蔡四余。现在栟茶政府正在为恢复建设古镇特色,发动着各方力量,而蔡氏此次聚会,尽管是数十年来的第一次,但正是为激发栟茶蔡氏精神,凝聚建设古镇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组织的!
据栟茶蔡氏蔡观明宗贤主持续修的民国19年(1930年)的栟茶蔡氏宗谱记载,我们蔡氏的栟茶始祖--希古公-字子安于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移居栟茶场,至今已有721年的历史了,至今已繁衍有27世后裔了。在这些后世族人中,为栟茶古镇的繁荣,为栟茶蔡氏争光的宗贤辈出。
历史上栟茶蔡氏就为栟茶古镇的建设做出过很大的贡献。旧时的栟茶十景中,与蔡氏相关的就有二处“仓廒泛舟”和“诒园影虹”:
1、仓廒泛舟
栟茶运河有一条引河朝南弯向小镇腹地,成为内港河塘,这是蔡姓大户收租纳粮的仓廒。河港周边绿树掩映,芦苇摇曳,拐弯形成的半岛上有缪氏二贤墓群,牌坊高耸,古柏参天。留日学者蔡清述于1931年在河港中心建溯洄亭1座,使该处更显河滨园林佳境。月夜泛舟其间,清丽可人。
2、诒园影虹 晚清附贡生蔡少岚修蔡氏宗祠,设计精美,建筑考究。清光绪八年(1882),左宗棠为宗祠题写理学名家牌扁。宗祠内辟有园林。园内遍植绿树翠竹、四季花草,建有楼阁亭台、曲桥画廊,还有小溪流水、置石堆山,曲径通幽,忽宽忽窄,景致优美,清静宜人,故又称诒园。诒园溪水出东南小关不远处,流经影虹桥,桥映溪中,犹如彩虹,水天相映,大有姑苏园林情趣。这些既是我们蔡氏家族的荣誉和财富,更是我们家乡栟茶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后辈子孙,我们必须要发扬祖德,将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才能对得起祖宗先贤们在当年艰苦的岁月里打造下来的优良传统。
在苏中地区还流传着栟茶蔡孝女告御状救父的故事,真情感人,流芳千古。民国六年(1917年),程瞻庐(1879-1943年)根据康熙年间栟茶孝女蔡蕙的事迹,编写了18000字的《孝女蔡蕙弹词》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在民间广为传唱,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当时流传之广绝不亚于《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
这些传统文化既是我们蔡氏家族的宝贵精神和财富,也是我们家乡栟茶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栟茶蔡氏提出以“弘扬蔡氏文化
建设古镇栟茶”为宗旨的宗亲活动,并通过首次活动的经验积累逐步扩大规模,为复建栟茶蔡氏宗祠、为续修栟茶蔡氏宗谱打下基础。进一步为建设栟茶古镇做出我栟茶蔡氏一族的应有贡献。
为使首次活动圆满成功,省蔡氏宗亲会副会长、栟茶蔡氏宗亲蔡正国本次活动的文化衫、帽子、酒水等赞助,栟茶蔡氏宗亲、栟茶文化站站长蔡守平对本次栟茶蔡氏宗亲的首次聚会周到安排,还有我们栟茶蔡氏蔡向阳宗亲、蔡小妹宗亲、蔡建彬宗亲、蔡卫国宗亲、蔡亚建宗亲等众多宗亲无偿奉献。
活动结束后,栟茶蔡氏正在进行明确自身目标,紧跟社会潮流,为振兴栟茶蔡氏宗亲事业,建设栟茶古镇,做好自身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