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笔者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吉水县八都镇太山村,利用走亲访友的机会,考察了本村和其他亲友村庄的一些祠堂。总的来看,现在乡村祠堂功能单一,主要是举行祭祀祖先、婚丧嫁娶仪式的地方。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应与时俱进,承载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气息,赋予其文化新生态,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建设乡村文化祠堂应坚持以“德”为先。要注重农民群众“德”的养成,传承先辈乡贤的道德行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乡村道德模范、好人好事、“文明示范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并在乡村文化祠堂公示褒奖,全面展示农民群众身边的“最美人物”,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建设乡村文化祠堂应坚持以“法”为要。要结合时代特点,结合乡村实际,大力弘扬依法治国理念和法治思维、法治方式,通过乡村文化祠堂的文化宣传栏、在祠堂举行重大集体节庆活动等各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使村民懂法、遵法、用法,营造风清气正的文明乡风。
建设乡村文化祠堂应坚持以“智”为基。积极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进村入户,定期对农民群众开展科学知识、实用技能、法律常识、健康养生等教育培训。利用乡村文化祠堂的文化宣传栏等载体,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建设乡村文化祠堂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乡村文化祠堂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关键要以人为本。要一切从乡村的实际出发,从农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出发,广泛凝聚农民共识、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建设的合力。要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重视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动员他们投身乡村文化祠堂建设。
在赣鄱大地的美丽乡村大力实施“乡村文化祠堂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必将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江西广播电视台
王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