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居祠陵 > 宗祠祖堂 > 内容 |
|
浙江建阳济阳堂蔡氏宗祠沿革 |
|
作者:蔡元培 发布时间:2015/1/12 |
|
建阳市麻沙是建阳蔡氏梓里,蔡氏九儒发祥之地,也是蔡氏精英荟萃之地。唐乾宁四年入闽始祖,风翔节度使,建阳县长官蔡炉公,率领中原五十三姓入闽,天复二年,择居麻沙开基以来,已有1100余年,子孙繁衍四十余代,遍布海内外。
唐天佑二年,二世祖建阳县尉、中议大夫、少保蔡銮公,在麻沙买地兴建蔡氏家祠,塑炉公像以崇杞。八世代有令德,至宋九传牧堂公起,四世出九大贤,道宗孔孟,学衍周程,注经卫道,功在圣门,百年之内先后建有西山公读书之所麻沙“显庆堂”,牧堂公著书之所武夷二曲的“永归堂”,九峰公著书之所,庐峰山下的“大明堂”。保佑三年理宋皇帝敇建的“西山精舍”和“庐峰书院”。都是建阳蔡氏九儒著书立说崇杞孔圣的蔡氏文化胜地。庆元二年,十一世孙节斋公将蔡氏家祠重修一新,并立祠堂议约。
元朝至大元年十四世孙,观文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蔡希清,追念祖德,将家祠扩大规模,前堂为讲道堂,中堂祀九峰公,配格、模、杭、权,后堂为崇儒长官祠,改名为“梓里书院”。
清康熙44年,圣祖仁皇帝崇儒重道,御书颁赐宋儒蔡元定“紫阳羽翼”金匾,悬挂后山“庐峰书院”;颁赐宋儒蔡沉“学阐图畴”金匾,悬挂麻沙“梓里书院”。钦命福建学政沈涵,以沉公号定书院名,将梓里书院改为“九峰书院”。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代,始而家祠,继而“梓里书院”又继“九峰书院”,1000余年积厚流光,地方官员多次捐银修茸,赠匾立联,当时建阳蔡氏文化名扬中外。民国之后,蔡氏各地学堂、书院倾败。到20世纪五十年代初,祭田、祖祠归公,建阳裔孙无力重建,半个世纪来,多次政治运动,祖坟荒废,祖
祠灭迹,族谱遗失,建阳裔孙象无窝之鸟,族人相见如路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建阳裔孙蔡古初、蔡建海等怀着尊祖敬宗,怀念祖德,弘扬蔡氏文化的热心,自筹资金发起并经建阳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建阳市蔡氏九儒学术研究会”和“建阳市蔡氏宗亲联谊会”。利用会刋,向海内外蔡氏宗亲广泛宣传,沟通感情,建立宗谊,增强了蔡氏族人的凝聚力。
为集古代建阳蔡氏文化胜迹,兴建一座综合性的济阳堂蔡氏宗祠。建阳蔡氏宗亲联谊会,历经两年时间的筹备工作,终于在2003年元月在麻沙水南路8号购买了古代刘、蔡两家的旧祠遗址。建海、有旺、蔡明、林顺等人,精心设计,筹划精品,指导施工,翻修装饰一新,即有古香古色又体现当代文化展览的新貌。保留数百年茶花树和古雕石人,坐东朝西,开以两堂、两廊、两厅、翼以六个厢房。
2003年2月19日动工,入门两侧新建两廊,廊内石刻九儒简迹,宗祠沿革和捐资芳名。前堂正堂为九贤堂,木雕九贤神像,悬挂皇帝赐匾和名臣立联;两边各设“报德厅”,内置捐资建祠的荣誉会长和永远荣誉会长的玉照和简迹;后堂为济阳堂,正中木雕始祖炉公像,历代祖宗灵牌,两侧悬挂古代名人画像和业迹;两翼六个厢房用以藏书、办公、会客;前后两个天井,有百年茶花树和花池。海内外各地如有要求祖先灵牌入祠,均放置在后堂,正座傍座神位。
这座综合性的蔡氏宗祠,原计划要在建阳市区买地五亩,耗资170万元兴建三堂一园的,由于财力有限,和其他原因,故而选择蔡氏梓里麻沙水南路8号,是沿袭千余年的祖祠,集“西山精舍”、“庐峰书院”的特色,结合当地政府的要求而建的。占地面积552平方米,虽是旧房翻修改建,却具有古色古香,突出蔡氏九儒业绩,又是蔡氏裔孙集居之处,耗资少,管理方便。
宗祠的兴建,是建阳蔡氏宗亲联谊会的一班领导人,怀着尊祖之心,报本之诚,向海内外蔡氏宗亲广泛宣传,恳求资助,承蒙各地宗亲集腋成裘共建宗祠,建阳裔孙世代不忘,愿老祖宗荫福,世代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
|
|
|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