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村居祠陵 更多

古宅村居

宗祠祖堂

陵园古墓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居祠陵 > 陵园古墓 > 内容 

蔡爱卿将军墓

发布时间:2022/3/13

   蔡爱卿将军墓位于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梅溪乡胥家桥村。

   蔡爱卿(1915—1978),岳阳县(今岳阳市岳阳楼区梅溪乡)人。1915年1月29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3岁丧父,由婶母抚养。读了两年私塾,因家境困难辍学。1930年6月,红三军团攻打岳州时,他找红军坚决要求参军,被破例批准入伍,当了一名通讯员。同年11月加入共青团。1933年8月转为中共党员。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参加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6年秋被派往山西抗敌决死队工作,先当炊事兵,与薄一波接上关系后,改任中队长、大队长、团长。1942年,任沁源县围困日军指挥部指挥长,为粉碎日、伪军对太岳抗日根据地的进攻作出了贡献。1945年3月,他领导全县军民先围攻后阻击,收复沁源县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称赞“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他被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升任太岳军区一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11旅副旅长、25旅旅长、豫西分区司令员、警2旅旅长,率部打了很多硬仗、胜仗。晋南官雀之战,11旅发挥勇猛作战的精神,歼灭胡宗南的“王牌”第一旅。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高炮1师师长、华南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1953年3月入武汉高级干部文化速成班学习。1956年夏毕业后,任北京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1957年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负责国防科研工作,很快组织试制成功第一枚固体火箭弹。1959年,主持“101办公室”,研制成功“202”和“203”两种型号的火箭,并试制出比苏制喀秋莎火箭炮性能更优的野战火箭炮。1960年,参加了国防科委的固体火箭发射试验,获得成功。1962年被批准定型生产,装备防空部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9年,因彭德怀、黄克诚错案的牵连,他受到批判,防空武器的研制也受到影响。他对彭、黄两位老首长坚信不疑,拒绝“揭露”,宁折不弯。1963年退休回乡。“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到残酷迫害,被关押审查9年。他刚直不阿,决不低头。1976年12月突然病倒,肺癌病变扩散到肝脏。他嘱咐夫人和子女:“我一生无愧于人民。你们无论到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都要听党的话,做一个有益于祖国的人。”1978年3月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3岁。不久后,湖南省军区党委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蔡爱卿将军墓成正方形,边长约4米。墓前有碑,碑前有“蔡爱卿同志之墓”字样,碑后为蔡将军生平简介,墓成拱圆形。未定保护级别。

·上一篇:藩府曾蔡二姬墓 ·下一篇:没有了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