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眉:河南光州固始人,蔡氏入闽始祖、开漳——先驱!唐•府兵中垒校尉、开漳一百二十三员将校之一,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己巳(669年)奉诏:随同“朝议大夫、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岭南行军总管”(唐初:福建尚未设省、隶属岭南道。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行军前沿总指挥)陈政率领五十八姓的“府兵”(唐时兵制)三千六百员将士,从河南汝南府光州固始县屯戍地,挺进岭南道故绥安县地绥靖“泉潮山民啸乱”。
唐初,岭南道的“泉”即泉州、治所在今天的福州,“潮”是广东潮州,辖界至今惠(循)州,当时的“泉潮啸乱”区域:从现在福建的福州、莆田、泉州、漳州、龙岩,江西的虔州、抚州,至广东的潮州、梅州、汕头、汕尾、揭阳的广大地区。唐高宗•仪凤二年丁丑(677年)四月,陈政将军殁,蔡长眉继续佐扶将军之子“开漳州主”陈元光荡平闽粤间桀寇,师旋不还,创建漳州,肇漳为祖。
唐高宗•永隆二年辛巳(681年),蔡长眉率部随唐军大本营的“府兵”,从龙溪柳营江,挺进戍守漳浦梁山南的“开漳”州县治所云霄山(今漳江水北的大臣山),后来分营屯戍在云霄山之西的“大峰山行台”屯兵所(今平和大溪),依险据守,建立前军营地于大峰山中、以拒潮寇。为捍卫“中军主营•开漳治所”安全、沤心沥血,做出了不可湮灭的贡献!
蔡长眉在“大峰山行台”屯兵所,指挥“府兵将士”剪除荆棘、开山取道,开屯筑堡、垦荒兴农,修建水利、发展经济,遣派当地受教化的闽越土著人当说客,说服引领诸山峒中的“避乱畲民”下山出寨,进入大溪盆地开发农耕;因而,大溪、庵厚一带村落渐密。蔡长眉的后裔,聚族居于大溪屯戍地“蔡公瓯”。殁后,塟在“蔡公瓯”,穴名“下山虎” ,开漳蔡氏后裔奉祀蔡长眉为“蔡氏入闽始祖”!
唐末的僖宗•乾符年间,李唐王朝衰乱,当时黄巢兵起,贼兵义军,处处蜂起!岭南、广南所在,盗贼作乱、兵革扰攘,“大溪屯戍地”遭到“流宼”侵扰,蔡氏家族尽以分窜外逃、各自迁居异地立族,大溪蔡氏居地旧址遂渐抛废!蔡长眉的七世孙:蔡必辑率诸子迁漳浦邑南的梁山南麓、常乐乡绥康下里•十都狮山肇基立族,为“开漳蔡氏•西山世系”;裔孙(考为八世孙)蔡元鼎避乱迁漳浦北境的嘉宾乡钦贤里•廿八都玳瑁山麓的苌坑(长卿)之西、辟地蔡坑立族,为“开漳蔡氏•蒙斋世系”;唐僖宗•光启元年乙巳(885),“王绪、王潮军事集团”受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所迫,率部众从河南光州固始过长江,经江州(今九江)入赣水、自赣州进入福建的汀州,是年七月攻陷漳浦、八月经长泰进占南安,开漳蔡氏的部份后裔,随同“王绪、王潮军事集团”进入泉州立族(时泉州包括今:泉州、莆田、厦门及漳州的长泰地区。)。现今,蔡长眉的后裔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台湾、海南、广西、江西、湖北、河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以及海外各地。
宋高宗•绍兴二年壬子(1132年)朝庭敕封:“入闽开漳将士!”(宋朝,因皇室崇道、又常年遭受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故毎逢战事,皆诰封历朝有功于朝庭者,以鼓舞士气!)。蔡长眉因:“建邦启土、剪除顽梗、咸有功力!训诲士民、劝农重本、功在民社……”而敕封:“武德将军”!
相关链接——邑志载:蔡长眉事迹
清•康熙《漳浦县志》卷十九•杂志《西湖蔡氏谱牒》载:
先世蔡长眉以中垒校尉随陈将军政入闽,克平闽广,建置漳郡,漳之蔡姓皆祀以为祖……噫!建邦启土,咸有功力。从唐候来者五十八姓,又有许天正以下一百二十三员,今所知者止此,志乘失修之过也!抑或世代相沿,子孙凌替,先叶虽有竹帛之勋,而浸以澌灭无传矣!可胜、惜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