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成县蔡氏一脉从定居蔡山、蔡老庄后,随着人口的繁衍、增长,现有的土地已经难以承载生存、发展的愿望,于是向周边迁出。由于年代久远,对具体的迁徒年代等都不可考,仅根据家族内口耳相传的一些传说,对迁徙情况作一简单说明。
在撰写的过程中,一是对原来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综合、分析,二是走访家族中的长者,了解有关情况。在走访过程中,不同的人所听到的关于家族内的变迁情况不尽相同。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和其他物证,所以对那一种说法可信,那一种不可信,也无法判断,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所收集资料的原始面貌,对不同的说法分别罗列出来,以便将来有了其他证据可以证明时,能更好地还原本来面目。
1
蔡山第一次分家,是与蔡山槐树背的蔡益珍家祖上分为两支,分开后,成县其余蔡氏族人是与蔡益珍祖上分家后的另一支发展而来的。
蔡益珍祖上这一脉,人丁不旺,到蔡益珍上一辈还有兄弟4人,蔡益珍为老三蔡德成的后人,到蔡益珍这一辈仅还有他一个人了。蔡益珍与蔡玉珍、蔡芝瑞是一辈。
蔡益珍后上门到双石姚家山的姚家,有一子姓姚,其子后又上门到张坪郑家底下了。至此,另一脉基本消失。
第二次分家是与蔡庄窠蔡立文的祖上分为两支,分开后,成县其余蔡氏族人是与蔡益珍祖上分家后的另一支发展而来的。
蔡立文祖上这一支也是人丁不旺,到蔡立文这一辈,仅有蔡立文一人,蔡立文有一子,都叫他孙家娃,是个瓜娃,因其父蔡立文能干为其取一正常女子为妻,生女。后为女招婿,生二子,一随婿家姓,一随蔡姓。现这一脉仅有一人。
两次分家后,都是一支人丁不旺,一支发展壮大。发展壮大的这一支,在蔡山又发展为老四门子和后院、染房院、梁山上(土窖湾)两大支。后院现在居住在蔡山的蔡生贵及其房份近的几家,还有搬到到大坪上庄的,山那前面院里的等。染房院现在主要就是蔡永峰家一门子。土窖湾里后面还有搬到南山庙场的几家子。
老四门子主要包括蔡山上院(又叫老该院)、下院(又叫底下院)、老庄,还有一门子是谁家现在说不清楚了。上院现在主要就是蔡葆华、蔡佐汉、蔡佐斌这一门子人;下院主要就是蔡春锦、蔡成瑞这一门子。
老庄发展出的小四门子。小四门子就是现在老庄住的人家、蔡家院蔡芝华家一门子、庄窠、树林下。
庄窠又分出了上王坪、山那、高桥等几处的人家。
佐龙按:根据对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的情况来看,这些传说与收集到的实际资料有不一致的地方,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老四门子是否为国治公的四个儿子奉先公(张坪)、孝先公(树林)、昭先公(老庄)、增先公(西坪),分家后分别居住在了张坪、树林、老庄、蔡院 ?小四门子是否为蔡忠魁公的四个儿子尚贤、好贤、启贤、清贤?尚贤公分家到高桥、有八子,好贤公分到上王坪、有五子,启贤公分到庄窠、有四子,清贤公分到山那,有五子。
2
从蔡山最早分出去的应该是老庄,因其早,所以叫老庄。随后,有弟兄三人同时分出去到山那坑、上王坪、蔡庄窠另立家业。传说,分到这三处的那一辈先人共有兄弟五人,分出去了三个,还有两个在蔡山居住。
蔡家院和树林是稍后从蔡山分出去的,高桥是从庄窠分出去的。
从蔡山、老庄迁往山那、上王坪、庄窠、树林、蔡院、高桥等处,都是分家迁出的,年代都在解放前。
以上是几个比较集中的蔡氏聚集居住地的迁徙情况。因没有记载,加之知道情况的老人多已经去世,现在所了解的不尽准确。
将有的传说录于后,以便追本溯源。据说分到高桥的先人,由于坝里人多匪霸,所种庄稼多有被偷、抢等情况发生,经家族内商议,就让树林的习武的先人到高桥来居住,由于其有武艺,往常欺负的那些人都不敢造次,两三年后,就再也没有人敢生事了。树林的会武艺的先人也就仍然回树林去了。
现在蔡山21户,老庄9户,山那4户,上王坪9户(包括3户迁往庄窠的),庄窠8 户,八海池3户,王庄2户,蔡院9户,树林11户,高桥 户,西山闫坪2户、何大湾2户、西山庄1户,化垭阴湾1户,南山堆子3户,连寺4户,宋坪双岐沟1户,大坪上庄3户,官场坝2户。另城关居住的有9户、东片乡镇有8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