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许多蔡氏家人提出来同一个问题,蔡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人说是叔度公开始的,有人说是从蔡仲公开始的,也有人说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甚至有的人说周朝以前蔡地就应该有少数人姓蔡。众说纷纭,无所适从。这些人都是怀着一颗尊祖敬宗的心在揣摩、猜度。历史终归历史,它的真实面目与尊祖敬宗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探讨历史的真实性,不应有所顾忌,更不可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历史。否则,你将会对蔡姓的起源成为永远的懵懵懂懂。
姓氏起源
在这里。我们要从姓氏的起源谈起。姓与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母系氏族时期,姓从女从生,上古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全都与女字有关,这是母系氏族的残留。姓最初是被作为族号的,并不为一人一家独有,凡是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同有一个姓,用以区分不同的部族,母系氏族时期随母姓,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后,就随父姓。比如:(姬姓的···周文王、叔度公、仲胡公···他们代代相传,子随父姓)。
姞氏是中华汉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单从“女”字旁就可以断定,姞氏是带有非常明显的上古母系氏族社会标志的姓氏。姞氏也是黄帝姬轩辕的直系后裔,据司马迁著《史记·五帝本纪》中云:“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又《国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这十二姓里的姞姓即由黄帝所赐,而姞氏后人去女傍而改成简写吉氏,才成为今天的吉姓 。
今人考证后认为,黄帝的姞姓儿子当系古代“五帝”之初“黄帝部族联盟”中“姞姓部族”的首领,黄帝赐其“姞姓”,他得姓后建立起古老的“姞姓氏族”。随着“姞姓氏族”的子孙繁衍,其后裔分支为“吉、雍、燕、鄂、密须(密、须)、阚、严、光、羊、杨、孔、尹、蔡、鲁、允、断、敦、逼、郅、虽”等姓氏。
姬轩辕氏、青丘氏等上古部落皆为姬姓。姬姓为黄帝之姓、周朝以及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的国姓,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鲁姓、魏姓、杨姓、蔡姓、韩姓、霍姓、管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蒋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从姓氏的起源看,先有姓,后有氏,姓大于氏。氏为同姓衍生的分支,本为同姓各部落的名称,后来则专指部落的首领。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别贵贱,随时更移。
顾炎武根据《春秋》,考得秦汉以前的二十二个姓,如周王室和蔡、鲁、晋、郑、卫、燕、虞、虢、吴、随、巴等封国都是姬姓,齐、申、吕、许等国是姜姓,秦、徐等国是赢姓,楚国是芈姓,殷人后裔的宋国是子姓,夏人后裔的越国是姒姓,传说中虞舜后裔的陈国是妫姓等,这大致可以反映西周至春秋时代姓的情况。
氏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随着氏族部落的人口越来越多,不可能所有人还聚居在一处,必然要有人分出去,分出去的这部分姓仍然保留,不过为了标志区分,另取一个称号,也就是氏。由于人口少,早期的姓与氏都很少,主要来源于地名、首领名号等,其作用也偏向于实用性,是为了便于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通婚,同姓不得通婚。
再接着进入家天下,社会等级越发森严,姓与氏也从当初的全族共有变成少数人的专属,姓为贵族专属,氏是有封地和官职的贵族男子专属,贵族女子有姓无氏,平民和奴隶无姓无氏只有名。
在西周及以前,姓与氏是分的非常清楚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两者的区分日渐模糊,并最终合而为一。今天我们问人姓名,指的是姓氏和名字的组合,姓与氏、名与字在现代是一种东西,但在古代,它们却是指代两种事物。
周朝一建立,就开始大规模的“封邦建国”。中国的“封建”这一概念自西周始,所谓“封建”,其实质就是赐氏封地,即在全国各地大量建立由特派姓族去管理的诸侯国。武王将他的十六个兄弟分别封于管、蔡、曹、霍、毛、毕等地,立国治民。武王的兄弟周公旦的几个儿子、周成王的三弟也随后得到了封地。
此外,随同他征战立功的同姓贵族四十人,以及部分重要的异姓功臣(如姜子牙和孙、陈、胡诸公数十人)也得到了各自的封地。为了安定人心,巩固统治,周武王又将商朝旧都地区封给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建立了子姓宋国;封虞舜后裔胡公满于陈(今豫东淮北),建立妫姓陈国;封夏禹后代东楼公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建立姒姓杞国;封神农氏的后裔于焦邑,建立姜姓焦国。这样,周朝在其所征服的广大地区,先后建置七十一个新的领地,称为“七十一国”,几乎覆盖了当时它所统治的全部领域。这些被周天子所封的诸侯,尽管大部分都是姬姓子弟,但是他们得到封国以后,纷纷建立自己的宗庙,其后代就以国号为氏,因此往往也就成为新的姓氏的始祖。
按照西周制度,得到周天子封赐的各国诸侯,又在自己的封国内如法炮制,对于自己的后代和卿大夫进行分封,赐予领地,使之成为第二层次的“氏”。他们有的以自己的爵位、官职为氏,有的以父祖名字为氏,还有许多卿大夫就以自己获得的田邑名称作为“氏”,如冯、刘、白、崔、卢、鲍、聂、费、范、蒯等。而这些卿大夫还可以再向下分封新氏。这样一来,中国的姓氏数量骤然扩大了。
“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八个字,精辟概括了“姓”与“氏”的本质区别。“姓”是血缘传承的标志,“氏”是地域区分的符号。胙土,就是封赐土地的意思。氏就是从赏赐何方土地而命名的。“因生”是生命的产生、延续与传承,“胙土”是生命赖以传承的环境、条件与方式。前者属于生育观念,后者则属生存观念。生育与生存是人类存在的两大必要条件。“姓”“氏”二字是对人类生育与生存的高度概括。
男子称氏始于何时?始于周朝。商朝尚男女姓氏不分。“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此周之通制也。”商以前女子不以姓称。“女子称姓,亦自周人始矣。”﹙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男女之别,周朝较商朝为严。“同姓不婚之制,实自周始。”“有同姓不婚之制,而男女之别严。”“此种制度,固亦由时势之所趋,然首定此者,实惟周公。”周朝制度乃道德之器械,周人为政之精髓。“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奉之谓治,反是谓乱。
平民的地位
前面讲了一大堆古代姓氏的问题,都是讲的统治阶级内部和贵族们。因为姓与氏是他们的专属,我只有讲的透彻一点,才能够弄明白平民的姓氏是怎么回事。平民有姓氏是有历史背景和时代性的。在周朝及以前,平民没有姓和氏,只有名。别人问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你只回答:我是某国人,叫什么名字就行了。周朝是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周朝时期,国家子民仍然处于“低贱”的位置。且周王朝有严格的制度,平民不得违反,否则施用酷刑。平民的义务是征役,用生命捍卫王室和各诸侯国。再就是劳作,所得收获大部分交给王室和各诸侯国,平民能够生存就算不错了,平民是没有任何权利的,更谈不上有政治地位。
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男子称氏,氏与名可以联称,但姓往往不与名联称,这也是后来氏最终演化成姓,并取代了原先姓的重要原因。在书写时,姓、氏、名、字有自己的顺序,跟我们现代人的姓名书写习惯不一样。一般来说,男子的称谓中姓不论日常口头交流还是书写都不体现,记录时为氏+字+名的格式,如春秋时期秦国大将孟明视,他姓姬,百里氏,名视,字孟明,因此记录时就是“百里孟明视”。另外,当别人的面称呼其名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不管是当面还是背后,最好称呼其字,自称时可以称自己的名。
女子则称姓,位置一般放在名、谥号、排行、家族的氏、国名等的后面。如宣姜、王姬、长卫姬、秦嬴、声子等等。至于女子为何称姓,主要是明婚姻,古人很早就明白了近亲结婚的坏处。贵族女子在婚前婚后、生前死后,有种种不同称呼的方法,无论怎么称呼,必须带上姓。举例来说,一个出生于齐国公族的女子,一般就叫做“齐姜”;若是嫁给鲁国国君,就可以叫做“鲁姜”;死后又可以用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来称呼,鲁桓公的妻子死后叫“文姜”,“文”是她本人的谥号。(以上皆指贵族及统治阶级,非平民)。
姓明婚姻
远古社会,男子外出渔猎,漂泊不定,而女子则能定居一方,从事采集工作。由于男女没有特定的配偶,其子女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到了伏羲时期,人们渐渐对直系亲属之间婚配的恶果有了认识,同时也产生了区分不同地域人群的愿望,立姓氏、别婚姻的局面逐渐形成。太昊伏羲氏带头以“风”为姓,有了姓和氏之后,伏羲氏就开始规范“制嫁娶”,《路史》注引《古史考》云“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约,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据《通志》太昊时规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从此,“姓”便成了家族系统的称号,同姓间不能通婚也成了一种无形的法律。到了周代,“礼不娶同姓”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通志·氏族略》云“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之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语》),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了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贵族甚至对买来的姬妾侍女也要进行辨姓,如果无法知道,就用占卜来确定(参见《左传 ·昭公元年》)。周及鲁、晋等姬姓封国同姜姓齐国有世代通婚的传统,无疑是维系周王朝与异姓封国之间政治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姓与贵族婚姻之间的种种规定,乃是周代礼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氏别贵贱
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源于同一父姓始祖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称呼。氏,是部落、宗族的分支,是小宗(支系)的族号,子孙分支,就以氏来区别。他们的姓不变,而以分支的国、邑、地、官、谥、字、业等各自为氏以示区别。在小宗(分支)的划分,有其基本原则,就是“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子孙分出,以其祖为祖,自为小宗。分支后繁衍后代,他就成了本支的祖,他的子孙分别为更小的宗,并且各自为氏以示区别。比如说,周王姓姬,儿子分嫡子、庶子,正妻生的是嫡子,其他妻生的是庶子,嫡子继承姓,继承王位,其他的二十多个儿子称王子某,不能继承王位,分封小国,为侯,以国名做为他的氏,称姬姓某氏(如:叔度公就是姬姓蔡氏)。小国的嫡子继承侯和氏,其庶子又被分封一地,为伯爵或为子爵,所分封地名又成为他的氏。如此等等。
到了周代,不少封国和官职也成了氏的名称。封国和官职可能世袭,氏也就随之可以世袭了。一旦封国和官职失去后,氏就开始演变成家庭的标志。在这一时期,“姓”是固定不变的,而“氏”却时常变化。因此往往出现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虽不同,氏却相同的现象,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有不同的氏。氏的这些变化往往反映了贵族的地位和职权的变更。
姓和氏的区别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氏则为由姓衍生的分支。姓的起源比较古老,形成以后非常稳定。氏却不然,相对姓来说,它是后起的,随着各种历史条件的影响出现不断的变更。《左传·隐公八年》中有一段话,清楚地揭示了姓和氏的关系:“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说,天子建立有德之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地赐姓,分封土地而又根据封地命名氏。诸侯对于卿大夫,以其字作为谥号,后人便当作族号;世代担任某一官职而有功者,就以官名为族号;也有以封邑作为族号的。(比如:叔度公为灭商朝有功,他本是姬姓,第一批封到了蔡地,建立蔡国,根据封地命为蔡氏)。
到了周代,姓氏制度已相当严密,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一生下来,姓是早就确定好了的。但只有贵族才有氏,平民无氏,因为氏是辨别贵贱而为贵族独有的标志。《通志·氏族略》云“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在周代,贵族男子作为氏族的主体和代表,只称氏而不称姓。这时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
姓氏趋同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氏族作为周王朝最基本的政治组织形式,其存在、发展乃至衰落的状况极大地左右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旧有姓氏体系也逐渐混乱,大量贵族沦为平民,而原先的平民阶层中有相当一部分地位上升,因此造成氏的下移、普及并稳定,由于稳定因此可以起到姓的基本功能“别婚姻”,出现了姓氏合一的倾向。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郡县制代替了裂土分封制,取消了世袭封土,也没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原来分氏的基础没有了,氏的代表贵贱的意义也就消失了,只剩下与姓相同的区别婚姻的意义,氏与姓就逐渐模糊,虽有区别,但已不严格,慢慢地与姓融合为一。到了汉代,姓与氏已经趋于合一。西汉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分不清先秦时期的姓和氏,甚至将姓和氏混同成一个概念。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其中甚至出现了孔子“字仲尼,姓孔氏。”其实孔子原本姓子,孔是他的“氏”。但他把屈原的姓和氏分得很清楚,“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汉末,姓与氏已经一体化了。至此,我国的姓氏体系基本上确立了下来,姓和氏完全融合不分,并且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平民也能有姓氏了。于是,人们干脆把姓氏合二为一,“姓”开始成为姓氏的总称,亦即现代姓的真正含义。《通志·氏族略》云“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蔡姓的起源
谈起蔡姓的起源,将要成为一个很敏感的话题。这就涉及到蔡国的平民了。平民有蔡姓不是某一个时期都有了的。平民始有姓与两大问题有关,第一,与国家的动乱衰落,子民迁移有关,子民迁移后要给自己留一个符号啊;第二,与春秋战国时期蔡国出现了部分平民为国立功有关,地位升级了啊。蔡国的衰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第十二世桓侯之弟哀侯开始的,公元前694年——公元前675年,他当国十一年时被楚国所虏,留楚九年,卒于楚。从这之前,即夏、商、西周没有一个人姓蔡,特别是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国家强盛,国泰民安,唯有贵族用专属的蔡氏冠名,那时候的氏不是姓,不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周代的氏。始祖叔度公是姬姓蔡氏。周朝及周朝以前的姓非常少,顶多几十个,而且是固定的。周朝自上而下逐渐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以姓氏为中心的承袭、祭祀、人际伦理、社会等级等行为规范和制度,后来被人们称为周礼,其中最核心的是分封和承袭制度的确立。周朝规定天子称姓不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须再以“氏”来划分具体的利益所在,但有权向诸侯封国赐氏,给他们划出利益区域。诸侯又有权在自己的封国内向卿大夫封地赐氏,卿大夫再在封地内分氏给子孙后代,这样就形成了层层叠叠向下伸展开来的统治网络。所说“氏”特别多,是贵族的专属,平民是无姓无氏的,平民只有名。平民不能说我是蔡氏,因为平民没有这个权利,平民只能说我是蔡国人。
蔡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还得从朝代的规定与时代变迁着手研究。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公元前455—453年,晋阳之战,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大约在公元前453年之前为春秋时期,之后为战国时期。根据姓氏研究,西周至春秋中期为姓氏制度的成熟阶段,成熟的表现即为“姓”、“氏”之二分;而春秋晚期至两汉,乃是先秦姓氏制度的没落与新型姓氏制度之形成阶段,此时的表现为姓氏的合一与姓氏的全民化。春秋时期,蔡国一度衰落,曾两次迁都。第十七世平侯(前533年—前522年)迁都新蔡,第十九世昭侯(前518年—前491年)迁都新蔡。这个时期蔡国虽有动乱,但正是春秋中期,是“姓”、“氏”之二分的成熟阶段,这还是指的贵族,而平民更没有姓氏的概念。这个时期即使有部分人迁移异乡,也只是把蔡国之国名的“蔡”字冠个名,以作纪念、符号而已。前面我讲过,古代之姓皇帝所赐,很少而且是固定的。
蔡姓的全民化要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既要尊重周朝的宗法制,又要结合蔡国的兴衰一起来讨论。蔡国第二十三世侯齐(前450年—前447年),在位四年,被楚国所灭,国之平民四处逃难,迁徙他乡。这时侯正是春秋晚期,战国初期,蔡氏足迹已经遍布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北、安徽、山东、湖南、贵州地区。战国时,蔡姓族人由湖北蔡甸出发向南进入湖南常德,并沿沅江进入贵州,与当地土著混居,成为当今苗、土家、瑶、布依等族蔡姓先民。秦汉时期,蔡姓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在豫东与鲁西一带形成了济阳蔡姓,这是蔡姓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先秦时期,蔡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安徽境内发展繁衍,也有到外地做官留居当地者。战国时,蔡泽曾取代范雎任秦国相,封刚成君。此外,齐国有大夫蔡朝,楚国有大夫蔡鸠居,晋国有太史蔡墨。这说明今北京、陕西、山东、湖南、湖北、山西境内在战国时已有蔡氏居民。我个人认为,蔡姓的全民化应从蔡国的灭亡开始,即春秋晚期战国初期的公元前447年左右。这个定论会不会把蔡姓的全民化定迟了,我个人认为并不迟,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把攻打商朝的那几年算起,周朝应该是八百年)。蔡国灭亡后,周朝又延续了192年,因为周朝的宗法制是相当严格的。《荀子·儒效》篇中:“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当时的诸侯国之多,大国吞并小国,蔡国是灭亡最早的诸侯国。国除,子民四散,迁徙异乡后,蔡国的子民全面开始以国名“蔡”冠为姓氏。许多诸侯国也是相继灭王的,他们以国或者其它的方式为姓氏也就相应迟一些。如果把蔡国的子民冠为蔡姓,再往前推,也不过是春秋中期,根据姓氏研究,春秋中期只有部分平民倾向姓氏的苗头,但没有全民化。
《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公元前 十一世纪武王克纣以后,周文王第五子叔度分封于蔡国,称为蔡叔度。武王死后,蔡叔度参与武庚叛乱,事败被放逐。叔度之子胡,率德驯善,周公旦举荐为鲁国卿士,后又复封于蔡,称为蔡仲胡。至蔡平侯时,迁于新蔡,昭侯迁于州来(寿州)。春秋后相承二十三世,公元前447年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蔡”为氏。南北朝时,后周赐蔡氏改姓大利稽(鲜卑族复姓), 至隋代复旧。” 武王封叔度于蔡地,建立蔡国,蔡国灭亡后,国人以国为姓。没有叔度公的始封,就没有仲胡公的复封。没有蔡国,也就没有了蔡姓。蔡姓的始祖应是叔度公,不要认为叔度公只是姬姓蔡氏,子民的姓氏不是他赐给的,要看到子民是以国为姓,而蔡国是叔度公建立的,是第一世君侯,想到这些就自然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