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大夫第,是一处在明清时期出过众多儒学之士、朝廷大员的官宦之家族住宅,坐落在奉新县西北五梅山下石溪街以南。
天官大夫第所属的家族为蔡姓,其先祖系福建武夷郡氏。云祥公妻王氏在云祥公亡故后,为避当时金人入侵,不顾已是寡妇之身,毅然率领三子文仲、文蔚、文坚于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由福建崇安慢亭街峰迁入奉新石溪,初迁石溪桐木高楼,后不久复移至石溪街建立家业,至今已有880年历史,是奉新山区最早由外地迁入的姓氏之一。
翻开石溪蔡姓宗谱和有关史料,蔡氏家族颇具传奇色彩:原来石溪蔡姓本为彭姓,当时连年战乱,朝廷派争激烈,彭姓一在朝为官的臣子被害,遭满门抄斩,凡彭姓家族也均遭牵连。彭云祥之妻王氏只身率子逃出闽关时,与一姓蔡名默盛的人一同出关,为路上方便,当时即将彭姓改为蔡姓。至奉新后,为感谢这位蔡默盛,遂将第三子文坚就此定为蔡姓,石溪蔡氏便是文坚之后。在石溪有彭蔡不分家之传。
蔡氏由桐木高楼复迁现在的石溪街时,这里荆棘丛生,油竹水竹遍地,多为沼泽之地。经过数十上百年的兴建开垦,这里逐渐发展壮大,蔡姓人家也由最初寡妇率子时的几人发展到明清时的几千人,插草为标,圈划地盘,整个石溪纵横15公里均为蔡氏土地,石溪街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蔡氏街。在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蔡氏家族出了一位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蔡国珍。这位天官在奉新县史上是地位最为显赫的朝廷重臣之一,他一生为官公正、廉明、爱民,与太师严嵩势不两立。蔡国珍晚年告老还乡后,著有《怡云堂集》10卷,《四库全书》也存其书目。死后墓葬石溪寅山,其事迹《奉新史话》有载。后来由于官吏商贾辈出,蔡氏门第越来越显赫,他们族中的仁人志士、商贾官吏共同建有大夫第、大宰第、中书第、儒林第等各种府第共18宅,大小祠屋4栋和宗庙一座(其中宗庙由彭蔡两家族共同修造)。相传,在清康乾期间的鼎盛时期,蔡氏家族共获宫保、宰、翰林、大夫、儒林等仕匾108块。那时的石溪蔡氏家族可谓文风蔚起,名扬天下。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时,石溪蔡氏许多有着历史价值的古祠、仕匾、宅第被日机炸毁。日机在天空盘旋,石溪街几乎被夷为平地,现仅存部分民宅和大夫第古屋。自清末至解放前夕,蔡氏也开始由明清盛世走向衰落,许多有识之士都纷纷迁居外地谋求发展。蔡氏天官大夫第现已成为石溪街办事处办公室。去年,石溪乡党委、政府投资200万元将石溪街道修缮改造一新,走出了低谷的蔡氏天官大夫第又重新成为石溪的重心。
天官大夫第原共五进深,现仅存最后两重,四周是青砖结构,屋内全由竖柱、屏风、地砖构造而成,全部用条石铺砌天井阶檐,屏风房檐雕龙绘凤,边上厢房精雕细刻,美观至极。进门处和屋内一切石料雕刻着精致花纹和石鹿、石马、石凤等等,栩栩如生。据老人介绍,被日机炸毁之前,大夫第门前和蔡氏古祠门前均有石狮、石象和仪观石列于两边,用于迎宾和显门第阀阅。
如今的大夫第随着时代的变迁,历经风雨沧桑,现只剩下残垣断壁,它见证着石溪蔡氏家族一段辉煌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