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会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同宗同族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关系,向着经济—政治—社会多元功能全面发展。宗亲会在政治方面的职能衰退较大,主要致力于祭祖、编族谱、建祠堂、调解、救济、奖学等活动,其社会职能大大增强。
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有许多宗亲会内部出现许多矛盾争吵,各种问题爆发,最后演变成分裂。分裂出来的会员又拉拢各地大小宗亲组织成立另外一个组织,为区分原来的宗亲会,纷纷出现一些某姓中华总会,某姓世界总会,某姓全球总会,某姓联合总会,一个会比一个会大。有的姓氏总会名称不够用又出现世界某姓宗亲总会,世界某氏宗亲联谊总会,什么姓氏文化促进会,姓氏商会,竟然还出现一些某姓姓氏联合会的不伦不类的名称。
对于近年来宗亲会的取缔,应该客观深层剖析。
传统管理束缚发展
古代中国,遍布中国乡村的宗族组织是“族长”体制。一般而言,祠堂(族长体制的办公地点)、族长及其助手、家族公田形成古代中国的宗族组织形式与阵地。现在,一些地方恢复了族长体制,但不多见,而且比较空虚。更多的是以宗亲会组织的形式出现。因此,宗亲会是对过去族长体制的一种延续和改革。宗亲会与过去的族长体制相比,前者涉及面宽广,后者涉及面狭窄。过去交通闭塞、信息传达速度极慢,而现在,交通和信息传送极为发达。这也说明,宗亲会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化是相适应的。不过,宗亲会组织比较松散,也没有实际权力,远不像族长制那样可以施用“家法”。
其实,在欧洲,宗族的影子亦相当浓重,古代中国宗族最高荣誉者、权威者不过是族长,更没有形成阶层,且不稳固,遇到社会巨变便崩溃了。而欧洲在依血缘而演化形成的贵族,产生了贵族阶层,长达几百年,甚至超千年。在中国“富不过三代”,在欧洲却得到长期延续,相互比较,差异明显,优劣自见。
动机不纯导致谋取私利
有些宗亲会变成一个谋取私利的平台。亲会通过宗亲组织的名义骗取宗亲的信任,然后通过感情绑架销售产品,让宗亲买单,或者是打着宗亲会的旗号,招摇撞骗,搞捐款捐物,做些形式上的慈善义工,没完没了地开会议,做活动,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仅没有什么宗亲文化内容,反而商业化较为严重。只走形式主义。而且在修谱建祠时,侵占公款,项目工程私拿回扣,用宗亲筹集的钱吃喝玩乐,对于修谱建祠,却选择应付了事。
以先祖为幌子,歪曲祖宗留下的历史资料,随心所欲编造资料内容,漏洞百出、世系紊乱,甚至,把一些本不属于自己姓氏的内容照抄下来,贻害子孙后代,让一些宗亲了解到错误的宗族文化。既丢了自己祖宗的脸,还造成宗谱传承文化的乱流、变体、沦亡。
领导素养是责任所在
宗亲会组织的好坏取决于一个宗亲会组织负责人的人格修养、理论认知、法制意识、掌控能力的水平高低、素养优劣。大多数宗亲会没有固定收入,往往靠本宗族有实力的企业家捐助、支撑,也有相当一部分临时集资。有的宗亲会,在尝试发展企业,抽出部分利润用于宗亲会活动的开展。如何领导宗亲会发展,是负责人的责任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