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发布蔡氏信息

      传递蔡氏情怀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原蔡家村(东胜村)慈善联..  · 东莞蔡屋举行迎春围餐团圆宴  · 江西省永修县滩溪镇滩溪蔡斌公蔡氏宗祠举行圆..  · 湖南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开展新春拓印活动  · 福建省柯蔡宗亲总会祭祖、2024年年会暨表彰大..  · 广东湛江蔡氏宗亲总会举行辞旧迎新晚宴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蔡氏宗亲会成立  · 福建南安柯蔡氏源流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监事会..  · 广东省增城黄猄冚蔡氏宗祠暨贵台蔡公祠堂重光..  · 《爱我蔡家》歌曲首发仪式在广东惠州举行  
文化天地 更多

典故传说

蔡氏文化

谱牒文化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天地 > 典故传说 > 内容 

蔡襄故里思绪

作者:吴建华  发布时间:2014/5/10

     蔡襄故里之于我,似乎是极亲切的,也似乎是极熟悉的。想来,由它所引起的千种万般的思绪,绝不仅仅是因我与蔡公出生于同一个县城。

蔡襄去世九百多年了,仍然活在人间。《四贤一不肖》的鲠亮正直至今广为传诵,浩气长存。

蔡襄去世九百多年了,仍然活在大地。当年的“陂塘”还在“积水灌田”,使万安险渡变为通途的“洛阳桥”,遗惠无穷。

在兴化丰饶的原野上,仙游县枫亭镇锦桥岭,是极庄重的一点。蔡襄晚年病卒于此。那一片片的龙眼树林,你们听说过这位北宋名臣“罢黜守旧派、启用革新志士”的主张吗?我去问宋代遗留下来的古井,那历经风霜淫雨剥蚀的井圈,或许含泪目睹过蔡襄打过清清的井水,或许含笑聆听过蔡襄仰天颂赞“崭然安道生头角,气虹万丈横天衢!”古井默然无语。千年沧桑,岂可一语道尽?

青青的甘蔗林,艳艳的杜鹃花,请你们告诉我,蔡公八分、散隶、正楷、行书、大小草“众体皆精”,你们是否也得此灵气,才有今天特有的风韵?

那溢着香气的紫砂提壶,可曾记得《茶录》上是如何描述茶的色、香、味?介绍了多少种种茶、制茶的方法?可曾记得,蔡公是怎样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道道水进行实地考察。

呵,湍流不息的木兰溪水,可曾记得:在那云霞如画的傍晚,蔡公坐在溪边沉吟——

晚色在何处,楼高天宇低。

闲云无去住,归燕自东西。

我几乎带着顶礼膜拜的情态翻阅《荔枝谱》。它详细记载了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的荔枝品种,并对福建当时三十二个品种加以比较、鉴别,对荔枝的栽培也作了具体的阐述。它已被译成英、法文版传播世界各地。面对世界上第一部荔枝学专著,我不禁扪心自问:后来者该怎样去发扬广大?!

蔡襄公忠体国,极谏尽诤,为官清正,除奸荐贤;他既是一位卓有见识的政治改革家,又是一位蜚声朝野的书法家、散文家和诗人。他的著作有奏议六十四篇、杂文五百八十四篇,诗三百七十首,都收在《蔡忠惠文集》中。他那“道为文之本,文为道之用”的观点,他那褒贤贬邪的主题、情真、景美和辞妙统一的诗篇,为我们留下了多少珍贵的文学遗产!

蔡公一生不畏奸佞,对修政、择官、理兵等方面,都曾提出精辟的见解。他出生于“寒乡而甚贱”的“农家”,重视以民为本,所到之处,多为百姓办实事。他建议朝廷减轻漳州、泉州、兴化等地的丁口税,他的《乞复五塘札子》终得恢复古塘之举。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时间凝固为历史,都被历史凝固为图片、模型、实物、版本……这是华夏的骄傲!这是华夏的荣光!在蔡襄故里,每移动一步,每步都踩在披肝沥胆的字里行间,都踏在萦绕清刚正气的峰峦之上。

呵,锦桥岭,你可曾知道自身的分量:蔡公一生的风骨和终身的归宿!

读不懂的是故里!然而,人不能没有故里,需要读懂的是故里。故里,在文人的酒杯中浸泡过;故里,在游子的心海里激荡过。蔡襄故里,将永远随着历史的长河流淌。

物换星移,思绪依然灿烂……

(编者注:作者吴建华,福建省仙游县人,原莆田市长、福建省农业厅厅长,当代散文家。)

·上一篇:武状元蔡必胜筑浙江平阳塘河堤 ·下一篇:蔡京故乡史籍所记载的蔡京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联系网站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部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